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优化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社区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满满干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

优化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社区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满满干货

 

很多人对上海的印象是这样的▽高耸入云的建筑纵横交错的交通来来往往的人群高速的生活节奏拥挤的工作环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是时候改变固有印象了其实上海的人居环境同样优秀!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 · 江风碧水白鹭栖自2012年以来上海有包括顾村公园、青草沙水库等19个项目上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项目获奖▽01宝山区顾村公园建设项目

顾村公园是沪上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休闲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最大郊野森林公园公园内水系、湿地、植物群落、田园风光相互交互,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02浦东新区碧云国际社区建设管理项目。

碧云国际社区区域内绿化覆盖率高,建筑风格充满情调,特别设计的自行车车道、漫步道、景观车行道为社区添姿增彩。03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于2010年底投入运行,原水水质达到Ⅱ~Ⅲ类,实现了上海原水供应“两江并举,多源互补”战略格局,标志着上海在加强水源地建设和保护、提高城市供水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04

长宁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项目

长宁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通过合理布局,实现了不同处理单元的集约化运行和管理,绿化率达到30%,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理念。05杨浦区新江湾城人文生态社区建设项目

杨浦区新江湾城人文生态社区着力凸显“水系网络、渗透绿化、知识社区、公交导向、环保系统、人性空间”六大特色,积极打造“国际化、生态化、智能化”的人文社区。06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

五角场地区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停车、行车诱导系统”和交通信息平台服务系统,系统的建设提高了五角场地区行车停车管理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交通信息中心的整合集聚效益,缓解了交通拥堵,促进了节能减排,优化了人居环境,大大提升了该地区的现代化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07徐汇区历史文化风貌整体保护工程

徐汇区历史建筑资源主要集中在“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占地4.3平方公里(总面积7.75平方公里),该区域历史建筑分布集中、特色完整、风格多样、底蕴丰厚。08长宁区城市网格化管理项目

作为全国首批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十个试点区之一,长宁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快速、便捷的特点,于2006年1月正式在城市管理中施行网格化管理,切实推动城市管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应急响应、快速处置09静安区。

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

静安区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同时也使老旧的优秀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修缮该项目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上海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形式,也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10普陀区长风老工业区转型生态商务区建设项目

通过十多年开发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区已由老工业区成功转型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功能特征显著、规模企业集聚”的总部型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誉为“上海老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11嘉定区新城核心区生态系统规划建设项目。

嘉定新城中心区生态网络建设项目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城区为目的,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江南水乡肌理,注重低碳、低影响开发和生态技术投入,打破传统城市功能分区,历经10余年发展,形成了绿地、水系和道路有机结合的生态网络系统。

12徐汇区滨江工业旧址改建公共开放空间项目

徐汇滨江作为昔日重要的交运、仓储和工业生产基地,相关项目的建设积极推动了区域功能结构的转换与地区活力的复兴。13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建设项目

长征镇镇域环境不断优化,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呈现出“城市建设彰显绿色生态、社会环境总体安全稳定、民生服务突出以人为本、社区治理体现自治共治”等显著特点,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城市发展特色之路14老港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基地生态修复项目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生态修复项目秉持循环经济理念,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修复了填埋场封场污染土壤,实现了废弃土地的循环利用,解决了垃圾处理设施分散建设选址难问题15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

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规模最大的外来物种入侵治理和水鸟栖息地修复工程,包括互花米草生态控制、鸟类栖息地优化和科研监测基础设施三大建设内容,将更好地服务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上海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16美丽乡村建设青浦探索实践项目

青浦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加速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和统筹“三农”工作的“总集成”,至2016年底已创建镇级达标村50个、区级示范村21个、市级示范村8个17宝山区张庙街道老旧小区综合治理项目。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宝山区张庙街道是上海典型的老旧社区:一是小区“老旧杂”;二是居民“老弱密”;三是环境“脏乱差”2015年以来,张庙街道以社区环境综合治理为牛首,以“十小工程”(绿地、座椅、亭廊、步道、扶手、坡道、停车、充电、监控、亮灯等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源头治理环境“脏乱差”,以补足社区硬件不足,推进城市更新步伐。

18宝山区后工业景观示范园项目(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后工业景观示范园是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中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项目,它位于“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原上海铁合金厂)核心区内,占地面积5.3公顷。

后工业景观示范园利用场地内废弃的厂房、除尘塔、仓库及堆场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元素,加以改造和利用,体现历史文脉,同时开启了一种在老工业基地上通过生态重塑建造园林景观的新模式——后工业景观模式19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

北区海绵化改造项目(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该项目是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打造的绿色低碳园区示范工程2012年底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区开展了雨洪控制和利用方案研究,并充分利用世博会期间的“成都活水公园案例”、雨水管网,因地制宜地完成了世博实践区海绵化改造,实现了全场地雨水收集和利用。

与此同时,实践区还搭建海绵项目信息管理监控平台,实现了计量监控后评估,成为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海绵项目项目成功经验已在上海市中心城区高密度街区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和管理中复制和推广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上海人居奖获奖案例内容!

什么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为了表彰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和单位,积极推广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0年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评选,可促进各地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力度,引起全社会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广泛关注,促进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杨浦区新江湾城生态走廊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定量指标1.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3m22.城市燃气普及率:≥92%3.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65%4.城市供水普及率:≥98.5%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5%

6.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20%7.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m28.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标台9.城市绿化覆盖率:≥35%10.城市绿地率:≥30%1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m21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m2

13.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65%定性指标1.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已依法编制、审批并公布;2.各层次城市规划的编制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规范的要求;3.规划区内各项建设实施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

4.严格依法管理土地,合理安排土地使用;5.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大,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6.保证城市用水有效供给,水质达到国家标准;7.已形成覆盖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快速网络;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功能完善、状况良好;

9.城市路网结构合理,道路通行能力高;10.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科学规范;11.房地产市场活跃、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以及高、中、低档住宅比例比较合理;12.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基本解决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家庭的住房问题;

13.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了物业管理,绝大多数的旧住宅小区经过整治后实施了物业管理;14.已编制完成城市空气污染的控制性规划;15.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制度;16.采取切实可行的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17.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8.采取有效降噪措施,治理城市噪声污染;19.有效控制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实行达标排放;20.规划区内的河、湖、渠已全面整治改造,水体环境质量达到相关标准;21.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22.全面实施污水处理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23.行政区域内森林、湿地和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24.城市周边地区植树造林工作成效显著;25.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完好;26.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制度健全;

27.市民广泛参与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28.社区内生活、文化、卫生、教育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29.社区治安情况良好;30.社区公益性活动开展较好;31.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32.积极开展改善人居环境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

相关条件1.已被命名为节水型城市;2.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

美不美?这些项目你看到过哪些?期待未来上海会有更多项目获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