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地理研究生后悔(人文地理旅游规划方向研究生)快来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登高望“院”- CCNU -人生是一段段勇攀高峰的过程十年寒窗欣闻学子登上又一高峰前方路途俨然展开未来之路由你掌握极目远眺我们在桂子山上这个盛夏期待与你相遇第一眼

人文地理研究生后悔(人文地理旅游规划方向研究生)快来看

 

登高望“院”- CCNU -人生是一段段勇攀高峰的过程十年寒窗欣闻学子登上又一高峰前方路途俨然展开未来之路由你掌握极目远眺我们在桂子山上这个盛夏期待与你相遇第一眼——“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1 学院介绍

学科实力强劲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设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和旅游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立项建设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为湖北省一流本科立项建设专业。

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另有地理教育博士点,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旅游管理5个学术学位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地理)、农村与区域发展、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开设有区域旅游与环境(MTM)和自然旅游与生态保护(MPPM)两个专业。

获批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家公园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院是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地区代表处、湖北省及武汉市地理学会的挂靠单位和武汉地区旅游教育培训定点单位优秀的师资队伍学院已经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有教授21人,副教授36人;其中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计划第二层次人选2人;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3人,博雅学者1人,桂子学者1人,桂子青年学者5人。

课程成果卓越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00多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多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课程1门,省级精品网络视频课程1门,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课程2门。

获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竞赛成果丰富学院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不断探索“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方案,以全面锤炼学生品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扩大学生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近年来,城环学子在“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全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等各级各种竞赛中获得200余项奖项。

科研实力强劲学院以地理学科为主导,聚焦长江中游地区,形成经济地理学与城乡网络化发展、历史地理学与健康可持续发展、土壤地理学与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过程模拟、旅游地理学与资源开发利用五个优势学科方向。

拥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两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地理研究所、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土地科学研究中心、城乡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近五年来,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9000多万元;申请或授权国家专利1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3区及以上SCI和SSCI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9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

六十多年来,学院秉承“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重的原则,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的目标,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行为文明、信念执着、个性完善”的地理专业人才,为国家输送了众多杰出毕业生,他们在教育、科研、政府和实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成绩,是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骄傲。

02 院长说专业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03 专业巡礼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发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信息科学的品牌优势,培养具有地理学基础知识与空间分析素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空间定位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学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运用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与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为地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编程、地图学、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空间数据库原理、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WebGIS、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测量学、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理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三维GIS与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空间数据挖掘、软件工程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城乡规划、交通管理、测绘工程、系统开发、数据管理、信息服务、农业规划与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海洋资源利用等企事业单位、通信公司、IT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研究、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报考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地理科学、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工程、测绘、资源管理、通信、规划设计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成绩优异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发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的品牌优势,利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中国高校设立的唯一一家分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的平台支撑,基于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以新文科理念为统领,以国际化和多学科融合为特色,为学生全面成长和进一步读研深造创造优质条件,使学生成为人格完善,拥有理想信念,具备优良专业素养,能在各类文化和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目的地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等工作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地理学、数字文旅技术与创新、旅游教育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社会学等。

【升学及就业前景】本专业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培养体系,就读学生可选择本校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3.5+1.5五年旅游管理、自然旅游与生态保护本硕免试连读直通车,本科期间可享受攻读本校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2旅游管理本科双学位政策,赴美学习期间提供每年不少于1万美元奖学金。

学生还可保送或申考到国内外优秀大学和研究机构文化和旅游相关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办学已近三十年,学生就业范围广且质量高,就业范围包括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和事业单位,各类大中专院校,旅游规划院、跨国及国内著名文旅集团、各类在线文旅企业、旅游金融、旅游地产、主题乐园、航空交通、相关大型集团企业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综合素质突出,具有人文地理学的深厚学科功底和依托地理学等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扎实技能,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视野开阔,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能力兼具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有影响、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开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地理学、中国地理、城市规划原理、设计基础、区域分析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地学统计分析等专业课程。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3—4个月的专业实践课程,有机会在中国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实习,也将开展2周以上的野外综合实习及更多的课程实习,切身体验国土空间规划实践,还将提供丰富的实验课程,学习空间分析、空间计量和绘图制图等技能。

【就业及升学前景】本专业主要为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培养专业人才,为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优质生源,成绩优异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直接攻读本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

本专业教师全部拥有国内外著名高校博士学位,基本都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能够为学生在国内外的升学深造提供便利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地理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优质生源,为自然资源开发、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候学与气象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水文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计量地理学、地理数据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在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地理信息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统一招考等方式进入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科学、土地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成绩优异的本科毕业生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立足华中地区、面向全国,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需求,能达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备崇高的师德、浓厚的教育情怀、科学的教育理念、扎实的地理学科专业素养、良好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规律,掌握学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出色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能够跟踪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动向并进行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善于沟通与合作,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具备未来教育家发展潜质,引领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素质中学地理教育师资。

【主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通识类教育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专业主干课;地理学科教学论、地理学科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技能训练、地理课程与教材研究、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宜昌地区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教师教育技能训练、地理教育实习研习等实践课程。

【就业及升学前景】重点高中或初中的地理骨干教师公费师范生毕业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非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可选择到中学任教,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04 风采一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旅游管理本科生参加大学生世界遗产论坛暨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提案大赛总决赛并获奖

旅游管理本科生参加大学生世界遗产论坛暨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提案大赛总决赛并获奖

三峡大坝野外实习

野外河流断面水速测量实验课左右滑动查看05 优秀校友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庄军庄军,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99级,200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目前担任神州旅创文旅集团董事长兼CEO,湖北欢乐空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MTA导师,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商贸学院管理学院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负责人,武昌职业学院特聘楚天技能名师(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商学院旅游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酒店业十大培训师、旅业培训特殊贡献奖,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

桂子山求学经历: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期间,不仅强化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社会实践经历的提升,先后担任过班级班长、学院旅游协会会长、学校校医疗协管会干事等等职务,从一个不会讲话的乡下小子变成一个面对上千学生授课的双师型企业负责人、大学教授。

在校期间,华中师范大学的各类荣誉几乎无一落下,如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三好学生等等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我的母校,给予了我最宝贵的人生经历和专业给养,让我在后来的工作当中,如沐春风,如虎添翼。

我学习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我把这个作为了一辈子的事业,已经为之奋斗小20年

李瑞浩李瑞浩,男,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8级本科生,学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先进事迹:在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等专业顶级赛事中斩获一等奖与最佳选手,作为高校参赛选手登上CCTV《中国地名大会》舞台,发表SSCI期刊与省校级论文5篇,荣获学校最高荣誉校长奖与国家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标兵等荣誉,入选《人民日报》2020-2021学年度国家奖学金百名优秀代表。

桂子山印象:四载求学路,万里桂子情,在华师求学的四年,是我最难以忘怀亦是最收获满满的成长记忆,是桂子山给予了我成长的动力、学习的平台与实践的沃土“习地理以怀家国,善规划以谋未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具备了以空间的视角透析社会发展,用地理的维度分析人文变迁,借规划的工具统筹空间资源的能力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将融入到每一位专业学子的职业追求与人生发展中,受益终生。

魏东魏东,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1级本科生,2015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2022年于武汉大学获得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目前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入选2022年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全国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者仅有2人入选)。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顶级期刊(中科院SCI一区)发表3篇论文,在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CF A)发表1篇论文,在国内领域重点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本科与硕士期间荣获中国大学生ESRI软件开发竞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荣获国家奖学金。

博士期间荣获武汉大学王之卓学术创新人才奖一等奖、武汉大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  华师求学七年,开始对专业知识懵懵懂懂,在恩师们耐心与细致的引导下,一往无前扎入感兴趣的研究与学习领域回想过去虽有颇多遗憾,但我从未后悔进入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选择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因为在学院能遇到这些优秀的专业导师,他们对学生热心而负责,对学术热情而专业;因为从博雅广场到三峡大坝,都留下了我们测绘与制图的脚印,从江汉平原到阿拉斯加山巅,都打下了我们遥感分析与观测的波束,从1972年Landsat卫星升空到2023年珞珈三号卫星完成在轨智能处理,都记录了我们对全球进行多时相信息提取的时间戳。

不知不觉,“忠诚博雅,朴实刚毅” 这八字校训已经铭刻于我心间,也会推动我们华师人砥砺前行

戴梓萱戴梓萱,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已保送至武汉大学攻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获“国家奖学金”两次,在地理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篇,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以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特等奖。

桂子山印象:在桂子山上求学的四年,是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回望这四年,华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引领着我,培养着我的华师气质;“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桂子山精神激励着我,奠定了我的人格基石在华师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无穷的回忆,浸润在包容而严谨的学术氛围里,漫步在浪漫又雅致的校园风光中,我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成长,自信且沉稳地向更远的目标奋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06 风的寄语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赵俊彦我想对你说:无论身处高山或是低谷,请不要放弃希望,请相信梦想的力量!

党洋洋我想对你说:星光不负赶路人,前路漫漫亦灿灿!

赵睿一我想对你说:愿心系华师的你,在夏末秋初的清爽中,与桂子山相遇,续写未来的故事上下滑动查看更多07 学院信息联系电话:027-67861443网址:http://ccnucity.ccnu.edu.cn/。

微信公众号:

封面丨胡翌编辑丨郭奕寒审核丨闻婧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