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关怀活动实施方案(重症医学科人文关怀实施方案)干货满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全面讲解ICU护理人文关怀规范化实施内容,包含基本要求、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前、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和出重症监护病房等内容...

人文关怀活动实施方案(重症医学科人文关怀实施方案)干货满满

 

Jair Lazaro © UnsplashICU成年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将危重症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最佳救治效果的医疗单元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因病情变化快,部分患者治疗预后不佳,同时由于相关要求患者家属探视受限,患者常伴随着极大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

人文关怀是指护理人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治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ICU患者及家属体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为推动ICU患者人文关怀管理的规范化,特组织

全国8个省市13所医院16名具有丰富ICU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与管理经验的护理专家,共同撰写《ICU成年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要点如下:

Element5 Digital © Unsplash01建立制度科室建立人文关怀相关制度,将人文关怀纳入工作规划和计划,并定期总结,持续质量改进02组织培训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动态进行人文关怀系列培训,强化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03建立人文关怀链管理者对下属给予关心;工作人员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并能自我关怀04对患者及家属实施人文关怀每班责任护士采取科学多样化的方式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生活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需求,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关怀举措与动态评价;在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技术中融入人文关怀。

重视患者家属参与并体现对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

CDC © Unsplash01主动介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ICU环境及探视制度,对于无法进行语言沟通的患者,可以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同时告知患者家属需准备的生活物品等02了解需求倾听患者及家属对于入住ICU的需求与担忧,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与个人喜好,可让家属共同参与;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想法,并在职业允许的范围内尊重患者个性化需求,给予及时回应。

Alexander Grey © Unsplash01与患者建立关怀性关系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尊重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时主动热情并礼貌称呼,对于无法进行语言沟通的患者,可采用语言或非语言交流方式,积极建立信任、关怀性关系。

1护士每班主动问候清醒患者,礼貌称呼,向患者介绍自己的身份与职责对于昏迷患者,每日轻声呼唤患者姓名;对于深度镇静患者宜实施每日镇静中断,轻声呼唤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2每日告知患者日期、时间点及所在位置等;特殊节日表达节日祝福。

3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语言表述有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通过患者的表情、口形、手势、眼神及身体动作等肢体语言,判断患者所表达的需求;向患者提供图片、患者沟通代码卡、写字板、纸笔等,便于及时了解患者所传达信息。

4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了解其个性特征及生活习惯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照护;对患者的特殊需求和关怀措施,进行登记与交接5规范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并履行对患者的承诺02尊重患者尊严与隐私1无论患者神志是否清醒,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影响自尊的话题。

不与无关人员谈论患者的病情,不在床旁汇报患者病情的不利变化2对神志清醒的患者要尊重其知情权,执行各项操作前介绍方法、目的,取得患者配合3在进行需要身体暴露的操作时,用隔帘或屏风遮挡,减少身体暴露时间和范围,避免无关人员在场。

03提供人性化环境1病区干净整洁,病房光线柔和;维持ICU室温22~24℃,保持湿度50%~60%;每天定时通风30min,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及时关闭或移走患者床边未用的仪器,减少听觉、视觉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3墙壁上可张贴温馨宁静的壁画或令人安心、鼓励等标语4护理人员宜着适宜颜色的服装,服装干净整洁5对患者态度主动、热情、耐心、友善;医护之间相互协作,营造和谐融洽的病室氛围04协助满足患者生活需求1保持患者面部、口腔、头发(胡须)、皮肤、会阴、指甲清洁,无异味。

2关注患者的饮食与营养,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及进食情况对于能进食的患者,联系家属或营养室准备合适的饮食不能自理者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经口进食3患者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擦干会阴及肛门等部位,及时更换浸湿或污染的床单被套等。

05舒适护理5.1减轻口渴不适1每班责任护士评估清醒患者有无口渴,如有口渴,评估口渴程度2机械通气或禁食禁饮患者主诉口渴时,可用冰水擦洗、喷洒口腔等方法湿润舌头、口唇,湿润口唇后涂抹凡士林或润唇膏;吞咽功能正常、配合度好的口渴患者,可口含冰棒、冰块;张口呼吸及高流量吸氧的患者,应使用具有加温、加湿功能的氧疗装置并增加雾化频次。

5.2减轻疼痛不适1每班评估清醒患者有无疼痛,如有,则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患者主诉疼痛时应重视并及时处理2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听音乐、阅读等分散注意力;也可采用冷敷、热敷、按摩、活动肢体、呼吸调整、经皮电神经刺激等非药物疗法减轻疼痛。

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药物镇痛5.3卧位舒适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目的及患者感受,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根据需求,放置软枕、体位垫等;定时变换体位;必要时进行身体部位的按摩及协助肢体活动5.4减轻其他不适1评估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恶心等不适,采取适当措施减轻症状引起的不适。

2妥善固定各种管道,松紧适宜,减轻因管道导致的不适3减少约束导致的不适在约束过程中,动作轻柔,约束带宽度及松紧适度约束后定期观察,定时更换约束部位并进行约束侧肢体按摩06促进患者休息与睡眠1患者休息时间,灯光宜柔和,可为患者提供眼罩。

及时评估患者对室温的感知,根据患者需求增减床被3合理设置仪器报警限值,将仪器报警声调至安全的最低限度;控制治疗性噪声,白天噪声控制在35~40dB,晚上不超过35dB,酌情为患者提供耳塞3在不影响患者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下,操作集中化,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07心理社会状态评估与支持7.1心理社会情况评估1通过观察患者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如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动作等方式,耐心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恐惧、无助及绝望等心理2了解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有无亲人与之联系及探视等。

7.2心理社会支持措施1采取握手及床旁适当陪伴患者等方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及在ICU的安全感2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处理,并保持镇定邻床患者抢救或死亡时,宜拉上隔帘或屏风遮挡,如条件允许,可转其他房间,及时抚慰。

3及时用恰当的方式告诉患者病情好转与康复情况;对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谢与肯定4做好患者与其家属的沟通联络协助患者与家属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进行交流指导家属探视时保持情绪稳定,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进行亲情抚触和呼唤。

08患者家属人文关怀1尊重家属,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情况;听取家属的想法和心声;鼓励家属参与决策2优化ICU家属等候区环境3在不违反医疗原则和疫情防控规定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身心状况及需求实施预约探视;可适当延长探视时间,或增加探视频次。

09评估人文关怀有效性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性,可以采取询问、观察、多方评估等方式,确保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对于未达到预期目标者,可以采取PDCA法,不断改善人文关怀措施10保持人文关怀连续性定期对ICU患者及家属需求进行动态评估,特别是病情突发变化或是采取特殊治疗期间,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并评价人文关怀效果。

Romain V © Unsplash01转出前准备转出ICU前,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对于疾病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的疑问,告知患者即将转往科室的情况02患者转运由医生或护士亲自护送患者到转科病房告知病房护士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情绪反应等。

03转出后回访对转出患者进行电话或现场等形式的回访,给予关心,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与帮助了解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建议04患者离世后的关怀举措对离世患者及时进行尸体料理,维护其尊严,对家属进行安抚。

Attila Ataner © Unsplash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文献及专家经验和意见等,从基本要求、患者入住ICU前、ICU住院期间和出ICU4个方面,对ICU成人患者人文关怀措施及管理策略等进行规范和统一,为临床护理工作及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引。

由于不同地区、医疗环境及文化差异性,在使用本共识前,需要预先评估临床情况和患者及家属需求,以便制订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护理方案文章来源:*内容节选自《护理学杂志》2022年第37卷第18期【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精选阅读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国外护理专业如何开展人文关怀教学?精选阅读丨如何构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护理人文培养方案?精选阅读丨和谐护患关系 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精选阅读丨工作这么多年,4大人文关怀经典理论,你知道几个?

精选阅读丨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AD人文关怀赋能临床护理实践研修班(三期)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孙宏玉教授领衔专家团队共同设计开发,将于2022年11月26日-27日举办,快来报名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