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隔离点人文关怀实施方案(人文关怀病房建设实施方案)居然可以这样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苏州支援湖北医疗队围绕感染防控、医疗救治、人文关怀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苏州方案”助力“决胜武汉”苏州48人,江夏48天,患者“清零”日前,我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4

隔离点人文关怀实施方案(人文关怀病房建设实施方案)居然可以这样

 

苏州支援湖北医疗队围绕感染防控、医疗救治、人文关怀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苏州方案”助力“决胜武汉”苏州48人,江夏48天,患者“清零”日前,我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42名队员整建制接管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病区,在经过48天夜以继日的治疗后,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这支队伍中有来自苏州的首批48位医护人员,在江夏顺利完成支援任务后,这批医护人员也平安“回家”截至目前,苏州仍有301位医护人员坚守在战疫前线

当前,湖北和武汉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文关怀工作的通知》。

,从感染防控、医疗救治、人文关怀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立体管控策略,为“决胜武汉”提供行之有效的“苏州方案”。目前各队工作有序进行,人员稳定。

规范防护策略,筑牢“感染防线”有条不紊地完成摘除手套、流动水冲洗;伤口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流动水冲洗至少3分钟以上,后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3月10日,在武汉协和江南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急重症六病区,一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演练在这里进行,来自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理组长梁梅兰,沉着冷静地完成各项应急动作。

我们模拟了在隔离病房救治工作中常见的针刺伤和呼吸道暴露的场景,这些应急演练在平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但在隔离病房举行还是第一次苏州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路先锋”行动支部书记苏大附二院感染管理处处长施晓松表示。

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医用防护口罩和双层手套、戴着防护眼镜或者防护面屏的情况下,人的感知会明显减退,互相之间的交流也会困难,特别是在抢救重症患者或者工作忙乱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基于这种特殊的环境。

院感组为了尽可能保护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安全特别讨论并制定了各种意外情况下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苏州349名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至今保持着医护人员“零感染”这和每一位院感人的努力和每一位医疗队员无条件执行是分不开的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临床工作以来,苏州院感组的全体专家投入到“院感检查—发现问题—集体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检查”的持续改进过程中去,完善各项流程、各种预案,并在临床救治工作中不断实践。

医护人员的安全是更好地实施救治的前提“当时我所在的病区面临收治近百位新冠肺炎病人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所有队员进入高度紧张状态”苏州市立医院院感科主任张骏骥记得清晰,2月9日抵达武汉当晚,他就立即来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实地查看。

在接管病区之前,张骏骥多次深入病区“勘察”防护环境和装备,抓重点、抠细节当发现控感流程有所欠缺时,他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前后将防护流程修改五版,每修改后都实地再走流程,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筑牢院感防线苏州医疗队还引入视频监督“在一次脱卸防护服时,一队员因身体不适造成轻微暴露于是,我们便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每个病区,从隔离区去往清洁区的区域内安装上视频探头,用来监督医护人员脱卸防护服是否规范、是否有潜在污染、是否有其他意外情况等。

”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一队队长、苏大附二院副院长孙亦晖说同时,医疗队按照“统一管理,分组负责”的原则,确定专门人员每日询问掌握医务人员暴露情况,监测是否有发热、咳嗽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以及是否存在皮肤损伤、腹泻等其他导致感染的情形,一经发现便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驻地休整下的防控管理也至关重要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中将驻地宾馆分为三个区域:公共区域为潜在污染区房间为清洁区房间进门区域为缓冲区,用于更鞋、更衣、沐浴等按照规定,外出衣服及鞋子进入酒店时在酒店一楼大厅先脱下,用75%酒精喷壶喷洒消毒(注意防火)后再进入大楼,有条件的驻地应按照感染防控流程合理设置紫外线消毒间,专用于外衣消毒,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明确“治疗”关键,形成“苏州方案”“首先切开甲状软骨下缘,暴露气管;再切开气管前壁,迅速插入气管套管,将硅胶内管从套管植入并固定,接上呼吸机……”“50,67,88……”床边监护仪上的动脉血氧保护度迅速回升,患者生命体征重回稳定,整个过程用时仅60秒。

3月9日13点30分,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二队队长、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强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气管切开术患者是一位78岁的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多天,但血氧饱和度很低,亟需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手术可以说是新冠肺炎病人抢救最高风险的手术,手术时,大量分泌物气溶胶会喷出,患者肺内沉积的病毒颗粒也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这对医护人员来说是很大的威胁。

重症救治犹如悬崖救人,时间以分秒来计算第一例深静脉穿刺,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床边超声,第一例胸腔穿刺……都是在郭强亲自操刀或主导下顺利完成的,这些ICU里的常规操作,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里,都是极高暴露风险的“地雷”。

“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没有成熟的诊疗方案,尤其是老年患者还有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救治需全方位考虑”郭强说

针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合并基础性疾病的特点,苏州医疗队发挥多学科联合优势“入院时,这位83岁的老人的情况非常糟糕,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下降开始的治疗也并不顺利,病情未见好转”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成翠娥当机立断,向心内科、肾内科团队发出会诊邀请,牵头组成由消化科、呼吸科、感染科等多个条线组成的MDT多学科协作团队,为老人制定针对性救治方案:抗感染、控血糖、肺康复多头并进,并配合抗病毒、融入“吴门医派”温病学说的治疗。

近一个月的诊疗后,患者明显好转,符合出院标准老人在出院时写下感谢信,“在你们日夜精心医治护理下,把我从濒临死亡之谷挽救回来,衷心感谢你们!” 

苏州武汉“一线牵”,苏州医疗队利用后方强大的智囊资源,远程视频联合讨论疑难病例不久前,在苏大附二院急救指挥中心,一场连接两地的远程专家会诊在苏州与武汉之间展开,身处苏大附二院的专家与援湖北苏州医疗队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联合讨论重症新冠肺炎疑难病例。

双方围绕如何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了集中讨论借助文献分析,双方排除疑点,明确思路,就疾病治疗方案、有效药物的选择达成共识

“这段时间,苏州医疗队队员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焦点或重点问题进行完善,并形成制度建设,以此指导整个医疗队”苏州援武汉医疗队领队、苏州市卫健委综合监督处处长刘日记介绍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医疗队定期开展科级、积极参与院级疑难危重病例与死亡病例讨论,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实施“另辟蹊径,保护肺外,早期预警,精打细算”的NCP治疗方案;实施医疗质量PDCA,从医疗核心制度管理、把握重症患者治疗关键、优化护理资源方面,形成了前线战役的“苏州方案”。

凸显“人文”关怀,传递“苏城温暖”“今天感觉怎么样啊?”“我感觉出院这五六天比前面十几天的效果要好一些”“现在病毒是阴性的,康复期间要把药物随时做一些调整”在苏州医疗队“苏武沐阳”微信群里,每天都有这样的医患沟通,让出院患者倍感温暖。

苏州医疗队发扬吴文化人文关怀,建立出院患者“苏武沐阳”微信群,寓意苏州武汉共同沐浴阳光,追踪患者愈后情况并开展延伸医疗服务“现阶段,痊愈出院的患者愈来愈多,当他们抵达集中化防护点或是返回家里后,怎样开展康复也很关键。

在微信群里,我们会叮嘱出院以后的消毒事项,做好生活上的防护工作;有些患者还有些基础性疾病,药物要做相应的调整;有些人会担心会不会复发,医生也从科学知识方面做一些普及”苏州二队“医路先锋”党支部书记、苏大附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锐介绍,自2月18日“苏武沐阳”微信群建立以来,已经累计收到并解答了数百条咨询。

二十四小时全方位,每个问题有问必答,让康复人员也有安全感

“楚地群雄抗新疫,苏城百姓祝安康”“春来冬去沐暖阳,医患携手谱新章”……苏州医疗队把制作苏式出院卡、设置心愿墙等人文关怀纳入病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苏州的医生为每位出院的病人送上苏州园林卡片,上面写着励志的话语。

这些薄薄的纸片承载了我们吴楚两地之间深厚的情谊,我切实感受到来自苏州的温暖”患者龚兰兰在经过悉心治疗后康复出院,拿着凝聚着各方祝福的卡片,她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苏州温度”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照顾上,还体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关怀上3月16日是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张丽慧来武汉的第37天,也是她31周岁的生日一大早,她便收到心内科微信群里大家的“轮番”祝福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党支部送来生日蛋糕与贺卡;前方的同事全员休息为她过一次完整的生日;后方的同事传来录制好的祝福视频……看到这些惊喜,张丽慧红了眼眶:“大家带给我太多温暖了,让我在武汉这座城市没有一点孤独。

对医务人员进行风险和压力评估,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和疏导;添置简单的运动及健身器材,鼓励队员积极开展因地制宜的身体锻炼;密切关注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状态,建立每日报告及抽查制度……在苏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人文关怀工作的通知》中,医疗队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轮休、调休,采取更为灵活的排班方式,保证医疗队员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避免过度劳累。

苏州医疗队在前方的工作受到了当地医护的“好评”“逢苏之同仁来冶兮,犹雪中之送炭;感苏医之慷慨兮,多青年而才俊……”湖北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许文松以诗词形式,感谢苏州医疗队的医者仁心“你们的出现给武汉带来了希望,谢谢你们!”不久前,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名护士长治愈出院,这位患者也曾在一线战斗过,护士长承诺,等修整好就回来和她们一起战斗。

来源: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记者 王俊杰编辑:时光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