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的意思(人文关怀意思与举例子)原创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就是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就是对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关怀、就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人文关怀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复旦王德峰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启凡心理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分享视频,时长26:340/000:00/26:34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26:3426:34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高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人文关怀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复旦王德峰 观看更多转载,人文关怀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复旦王德峰启凡心理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我想借助这样一个我认为非常宝贵的机会,来跟我一样的为人师者,也就是我的同行谈一谈这几年我对中国教育的一些思考。
我以为,当下我们这个民族,应当对本民族的教育事业进行一种非常根本的反思我今天讲这样一个题目,就是在我看来,为人师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文关怀教育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非常的根本,如果说我们看全世界各个民族,那么最关心下一代的民族恐怕是中华民族。
我们这个民族把自己的下一代看成是“命根子”,所以对下一代的这个培养和教育恐怕就是关系到“命根子”的活动由此也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民族,因为关心下一代其实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把下一代看成是“命根子”,其实就是寄希望于未来,一个寄希望于未来的民族,它一定是充满理想的民族。
所以教育在我们看,我们如果思考教育的根本精神,它的内在精神是什么?就是理想主义有许多朋友跟我讲,今天的教育要适应一个新的时代,一种变化了的社会需要,要成为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他应当有的贡献,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这样一种功能主义的教育观。
我面对这样的观点,我向来持反对的态度我认为教育不是一个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在我看来,教育是表达一个民族的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的事业,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人文关怀在我看来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学术讨论,。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就是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就是对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关怀、就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人文关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健康的、有生命力的、并且充满希望的民族,它的各行各业都应该具备人文关怀。
假如这个民族的各行各业都缺失人文关怀,我们可以简单说,这个民族就没有了文化生命,这个民族只有一种话语体系叫“功利主义话语”,无论是个人功利主义还是集体功利主义,仍然是功利主义的,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失去了他的生命理想。
我们举例子来说:假如你投资开一家饭店,当然你是资本利润的目标,这无可非议,但你千万别忘了在你饭店大堂的墙上写下四个字—“童叟无欺”;假如你投资办一家民营医院,当然也是资本利润作为你的目标之一,这无可非议,但是你千万别忘了在你医院大厅的墙上写下四个字—“生命至上”;假如你办一所学校,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总不应当忘了在你的教学大楼的墙上写下四个字—“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我们中国先秦时候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所说,中国人尽人皆知,但是我们今天遗忘得很久了因为遗忘的缘故,居然在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话语当中出现一个单词叫“差生”在我看来,只要我们领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真精神”,那么在一个中国的教师的辞典里边,不应当出现这样一个词叫“差生”。
请问“差生”如何被衡量出来?第一,你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说文化知识课的成绩,你拿了这个标准判断出一部分学生为“差生”,请问你拿这个标准作唯一的标准,是否能够成立?人与人之间确实千差万别,有的人也许数学学得并不好,但他是另外的天赋,他完全可能是一个能工巧匠,一个未来的能工巧匠已经在今天的学校里预先被判定为“差生”了,假如他数学或者其他知识课程的成绩不够好,这是一种判断“差生”的标准,它是否能成立?“差生”还有可能是另一种含义,比方说这个孩子,这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非常的顽皮,或者还经常有恶作剧,在品德上有一点问题,你仍不可把他判定为“差生”,因为他作为受教育者,这就是你的责任。
你已经先判定他为差生,那你就抛弃了他人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成长,所以“差生”这个字眼,应当在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的辞典上永远地抹去,只要一天存在这样的“差生”的字眼,中国教育的那个“病症”我们就看到了,这就是我讲的人文关怀。
无论是经营商业,那要童叟无欺;还是开办医院,那要生命至上;那么从事教育,那要有教无类,这就是我讲的人文关怀的含义那么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活动教育是两种精神的相遇,一种是正在成长的精神--即我们的学生;一种是已然成熟的精神--即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队伍。
我说他们已然成熟,并不是他们已经拥有了全部的真理,而是说他们凭借着思想的传承,比起正在成长的精神,他们是比较成熟的那么在学校的教育活动当中,这两种精神相遇了,我们要在根本上认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活动,就是精神的相遇。
我们不可把来到我们学校的学生看成一种空洞的容器,好像我们教师、学校可以任意地在其中装填什么东西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他所处的社会中,都生活在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中,他的生活给他带来种种的疑惑,或者给他某些领悟,所以他是正在成长的精神。
他携带着他的迷惑、困惑、他的领悟来到了学校,包括来到小学的小学生我们切不可把学生看作是空洞的容器,我们切勿以为这样一种来到我们学校的学生是有待于我们按照某种标准制造出来成功的将来的一种产品假如这样看待教育,我们错失了教育的本性,我们错失了教育的真正的人文的维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再看我们为人师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我今天不想在这里讨论我们应当怎样才算得上一个优秀的教师,而我们只是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怎样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未必一定要经过师范的训练,我们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也就是说我们未必一定要用教育科学、或者教学心理学理论把自己武装起来,我们才能站在讲台上,这不是必要条件。
但是我认为首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就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首要条件什么是人文精神?它活动在人文学问的领域里人文学问有哪些?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理论等等,在这样一个领域当中,从中我们获得的不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我们从中获得什么?是思想和智慧。
所以,人文学问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的载体,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对于有些民族来说,这个精神家园的核心是宗教,对中华民族来说,它的精神家园的核心是哲学,这个哲学当然是中国哲学所以我想一个合格的教师,他的首要条件要懂一点中国哲学。
比方说我刚才举的例子,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先秦时候的思想家,对教育有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我们应当记下:一个叫有教无类,一个叫因材施教,也是不可忘记的我们要必须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是如此的巨大,我们永不可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成长中的孩子,这叫因材施教。
这一些都表明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它的第一前提是什么?人文修养!我们未必一定是在哲学专业里面受到过训练,我们未必一定要读过多少哲学的经典,或者人文经典的知识,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一开始就认识到教育的活动,如唐朝时候的大学问家韩愈所说:“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尽人皆知的关于为师者三条。
第一条是什么?传道!传道一定在授业前面,它是首位的今天我们似乎更关注授业,我们想要把那些知识和才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这个目标是很好的,但它一定是第二位的为什么说它一定是第二位?我们现在来看我们今天教育出现的一个普遍的“病症”---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总把人才制培养看成一个基本的目标,听上去是很不错的,似乎无可怀疑,但是教育的第一件根本要紧的事情或者它的内在精神,不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某种人,首先不是这个目标。
所谓某种人,就是在将来在一定的职业中的人,或者医生,或者工程师之类,律师、银行家,我们说这叫成才?那叫人才?它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是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这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韩愈一定把传道放到授业前面。
人的培养,就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这件事情就是传道的事,而后才谈得上授业,而后才谈得上解惑然后我强调这一点,不能引起误解,不能引起某种误解,以为我主张在学校的课堂里天天高头讲章,对孩子们对学生们从事道德教育,不能这样理解的。
传道的事情绝不是只空谈宣律,传道其实是贯穿于一切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因为我们一定要知道,每一项知识,无论它是如何的专门,甚至仅仅具有应用的价值,比方说计算机科学传授给我们的比如软件的、硬件的、IT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的传授课堂上,我们不要忘了,计算机科学的每一种知识,都有它思想的来历,都本身包含着精神的价值。
比方说,如果没有欧洲近代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的思想,哪会有今天的计算机技术?所以人类在技术当中的每一种提高,它有思想的来历,它是人类智力的伟大的探索的结果当我们在传授技术的时候,我们把这些知识和技术的思想的来历和它精神的起源给它抹去了,结果我们传授知识很像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把每一种知识都看成是现成的货币,可以把它放到学生的口袋里边,然后学生走到社会中可以取出来,具有兑现价值,这就是今天许多学校从事教育的知识传授的一个基本状况。
比方说我们重视的许多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比方说我们讲这个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手段等等这一些,我认为它给我们在教学工作带来了方便,不错的,我们需要PPT,我们需要各种媒体手段,甚至包括远程教育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是一个知识简单传递的问题,哪怕是这个讲计算机科学的课堂上,一个合格的计算机教师应当让计算机科学的精神弥漫在这个教室中。
学生在听这门课的时候不仅是学得了技术,而是领会了计算机科学的精神,以及它对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未来人类生活的怎样的前景,这一切都应当在一个看上去非常具体的应用性的技术的课堂上展示一个合格的教师,当他在讲课的时候,逐渐地在聆听他讲课的学生心目中,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精灵,他在那里游荡,你看不到他的boundary(边界),这一切真正的教学活动,哪里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取代的?
教学必须面对面,必须老师可以面对学生随时的疑惑,并且在他们表情当中看到了某种光彩或者困惑这不是远程教育可以取代的,除非我们愿意现成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简单地使用和消耗知识的所谓专家假如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创造知识的话,而不是简单地获知知识的话,所以这一切表明什么?就是说韩愈讲的传道与授业其实两者不分,传道之目标,传道之方式,传道之精神,应当贯穿于整个授业的过程,这也是我讲的关于人文关怀在我们教师身上的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不会去要求一个教算术的老师天天讲人文的学问,那他不称职了,但是教数学的老师他可以在数学的探讨当中展示人类精神的这一个重要的方面比方说能不能告诉我们的孩子在传授那一条勾股定理,也就是西方人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时候,能不能告诉学生们,这件事情在古希腊是多么大的一件事。
因为毕达哥拉斯是什么?数论的创立者,同时研究几何学,在几何学的研究当中,他发现了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勾股定理是吧所谓勾股定理就是两个直角边,一斜边的长度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之和再开根号,假如这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分别是1,那么它的斜边的长度是什么?根号2!他很快发现根号2是开不尽的,它这个小数点后面可以无限延长的数,虽然它是一个无限的小数,同时又是个确定的数,这件事情让整个毕达哥拉斯学派极为惊讶。
于是,数论有了一个新观念,叫无理数,无理数的观念来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庆典,这是人类理性的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果我们在讲算术课、数学课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数学之思想、数学之精神,借助数学的历史教给我们的学生们?所以这就是说,一个只是数学老师的人,他并不是人文学问的教师,他的讲课照样可以贯穿什么,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再比方说当时我在中学学习化学的时候,我被一件事情深深的震撼了,什么事情?居然有一个叫门捷列夫的化学家,他发现新的元素的方法不是在实验室里的,他就是一张纸和一支笔在他的书斋里面,他推算出了未来一定会被找到的元素,他们的原子量也被他计算出来了,它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这位化学家在实验室里面盲目地寻找新元素的努力,被一种理性的伟大的努力取代了,这让我极为震撼,人类思维的骄傲和光荣所以我们每一种知识,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科学的知识都有它精神的来历我们怎样的教我们的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呢?是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递给他们,然后在考试的时候还给老师,然后口袋里揣着文凭出去?所以这样呢,我们必须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必须来回答一个问题: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如果失去了对人类生命价值的关怀、失去了对人生意义的关怀、失去了对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关怀、失去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那么他也许会成为某种人才,但他不再能成为我们的民族可以寄希望于他身上的那个未来。
人文学问英语当中叫humanistic,人类的学问如果做最基本的分类,就是三大类,第一类叫自然科学,第二类叫社会科学,那么第三类英语当中有一个词叫humanistic,我们怎么翻译这个词?许多学者都把它翻译成了人文科学,那么我认为翻错了。
因为这第三类学问不是科学说它们不是科学,就是我刚刚讲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理论、语言学等等都不是科学,说它们不是科学当然要有一个前提—先得给科学下一条定义科学可以这样来定义,科学就是对外部世界正确的描述和客观规律的揭示。
那么第三类被称为humanistic学问并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和客观规律的揭示,那么它们给我们什么?给我们是思想和智慧所以我非常计较这个词的翻译,我反对把它翻译成人文科学,我主张把它翻译成人文学问或人文学科,总而言之别把它翻译成科学。
因为把它翻译成科学会产生出误解,以为人类所以的学问都是科学,都给我们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计较这个词的翻译是因为我们必须来区分知识和智慧,必须来区分科学和思想在科学中不等于在思想中,在知识中不等于在智慧中无论你教怎样一门技术性的学科,作为为人师者,应当有一定的思想的境界,应当有智慧,然后你才能教好你那门非常专门的课。
在今天之中国,当下教育充满许多困境的情况下,我们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要从生活中去反思为什么人文关怀是为人师的第一前提?为什么在无论哪一个科目的课堂上都要传达人文的精神?为什么?我们大概都知道,复旦医学院某学生给自己同学喝的水里下了毒,酿成了一个巨大的悲剧,这件事情我们都知道。
我一开始以为这两个同学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后来调查的结果表明并无深仇大恨,只是平时个性不合,真有那么一点小摩擦我心里就想何至于如此?我对这个事情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认为这个给同学喝的水里下毒的那位学生,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肯定没有读过伟大的人文经典,至少没有读过伟大的悲剧作品,他的灵魂没有受到过震撼,他的心灵没有受到过洗礼,他不懂得敬畏生命。
他智商不会低,考取复旦大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他马上就要直升医学院博士了,他一定是高材生他的父母曾经一定这样的来评价自己的这位孩子---这个孩子他成长得非常成功,他成了复旦医学院的高材生现在我们再回过来看究竟什么是成功?他的成长究竟成功了没有?
所以这个例子足以使我们反思了,因为这样的例子并不只是复旦医学院有这样的事,对吧?前几年其他大学也出现过类似的事它足以向我们整个这个民族敲响警钟,我们的今天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我们重新来追问教育的精神,我们重新来发扬教育本应有的人文关怀,教育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的活动,人文精神的活动,是人面对人,而不是人面对容器。
所以从这个意思上,我想,我对一些想法以及我希望的全体中国的教师都来反思,我们今天中国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责任,然后如何尽可能地在我们自己的无论哪一个科目的教学当中,让人文精神贯穿其中我总是想要坚持一点,只要一个真正地关注教育的民族,总是把教育看成理想主义的事业。
为什么教育一定是理想主义?因为教育是指向未来的,指向未来就是这个民族在指向它的理想所以在教育里边这样一个讨论当中,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拒绝任何功能主义态度、工具主义态度假如工具主义态度,我们终将把中国教育仅仅搞成一种产业,他作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体系的一个成员,它不能跟整个社会的利益体系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个民族将没有希望。
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个民族充满了希望,因为它向来重视教育,并且有一部分家长已经“斗胆”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现在所谓正式学校里学习,他们开始关注我们孩子的人文精神的成长,精神家园的最初的建造,这些活动是少数人在去进行,但是我们为人师者看一看这本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学校的责任,是我们所有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假如我们简单地把他们打造为在教育体系之外的那种活动,所谓什么违背了教育义务法的话,那么我首先要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身是我们现在正式教育的shame—耻辱!
人文关怀是教育的重要前提 --复旦王德峰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小学生相声台词(小学生相声台词搞笑)越早知道越好
这个儿童节我们即将毕业。甲: 人家生日还没到呢!甲: 不会吧,你连今天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呀?乙: 噢,我知道了,是国庆节!…
-
英文绕口令(英文绕口令peter piper picked)学到了吗
作者:小雅和英美友人
- 人文环境什么意思(人文环境好什么意思)难以置信
- 人文环境什么意思(医院人文环境什么意思)新鲜出炉
- 人文环境怎么写(日本的人文环境)这都可以?
- 人文环境怎么写(澳大利亚人文环境)学到了吗
- 手机经典台词(电影手机里的经典台词)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