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知识点)这都可以?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惊悉王恩涌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三十多年来与先生交往的种种,一时间都浮现在了眼前。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知识点)这都可以?

 

惊悉王恩涌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三十多年来与先生交往的种种,一时间都浮现在了眼前1992年的5月,我在带学生到西安进行人文地理学实习期间,与史念海先生约定,暑期后来跟他进修历史地理学谁料实习归来后,收到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的一份通知,暑期后王恩涌先生要举办一个文化地理培训。

班。我很早就对先生十分景仰,恰好当时又正给学生讲授《人文地理学》,便立刻给史先生去了一信,史先生复信鼓励说,能去北大学习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便开始做外出学习的各种准备。

9月初,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来到久已向往的北京大学,到城市与环境学系报了到,见到了和蔼可亲的王恩涌先生。因为我去得早,他便安排我到研究生刘沛林那个宿舍先住下,吃饭、上课、洗澡,诸事都一一交代。

王恩涌老师听王先生的课,才知道什么叫如坐春风!每次他都从家里抱来一大摞书我原来以为,是他年纪大了(当时已经65岁),怕上课时有些东西记不住,用来翻阅的后来才发现,他是告诉和提醒我们,所讲的知识点来自哪里,还有哪些书籍可供参考。

上课时,他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有好多我们不能肯定地回答,先生便鼓励和启发我们,给出一些思路有两次我的回答让他比较满意,事后听一位年轻的硕士老师讲,王先生曾单独跟他们说,你们要向孙天胜学习,多看些书我听了既高兴又惶恐,其实自己还差得太远太远。

王恩涌先生手迹一次上完课,先生笑眯眯地说,今天中午我请你们吃北京烤鸭!我们几个受宠若惊不仅仅是有好东西可吃,要紧的是能跟先生一起用餐、聊天于是先生在前面走,我们几个在后面小声议论:到哪个地方去给先生买点礼品?所以走在后面就磨磨蹭蹭的,先生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转身回来:不要胡思乱想了,赶紧跟我走!没奈何,我们就这样两手空空去吃了先生一顿美味的北京烤鸭。

先生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还给我们以地理人应该胸怀世界的感召他说他平时只要出门,外衣兜里都会装两小本地图册,左边是中国地图,右边是世界地图,一旦碰到相关的新闻事件,他就会立即拿出来查找相应的地点我们虽然没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重视地图的观念却铭记在心。

课堂上先生常常纵论天下大势,他的预言往往成真当时我便觉得,先生最理想的职业,应该是国际时事评论家吧?

王恩涌先生荣誉一次闲聊时,先生说前几年他有个研究生毕业,面临三个就业机会,一个是国家部委,一个是著名出版社,一个是新华社驻外记者学生拿不定主意,跑到学校征求他的意见,先生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驻外记者!当时我有个奇妙的感觉,先生是想让学生实现他未竟的梦想吧?后来那位研究生工作很出色,发回大批高质量的报道,成为一位优秀的新华社记者。

去系办公室拿取信件的时候,我们经常借机到先生的办公室去瞅瞅,请教他一些问题,无论多繁忙,先生总是放下手头的事,耐心接待这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我们深受感染从他办公室的窗台上,看到我送他的两瓶兰陵美酒一直放在那里,才知道先生看重学问,对物质的交往不感兴趣。

先生跟陈传康先生共用一个大办公室,一人一半一次我路过陈先生的书架,看到有一本新出的著作,便想索要一本,又不好意思张口,先生看出我的心思,便说:老陈,你这书就送我学生一本吧!结果让我喜得而归

王恩涌老师进修返校后,受大家庭中从医者较多的影响,受初中同学中医博士高思华的影响,有一段时间我对医学地理颇感兴趣,尤其是传统医学中的医学地理思想,便写成一篇论文,寄去请先生指教先生看后认为很不错,便直接推荐给了《人文地理》杂志发表。

那时杂志还不收版面费,杂志社还寄来十五本当期的《人文地理》给我的学术研究以很大的鼓舞离开北大后,我与曹诗图教授曾三次到先生府上探望,每次聊天,先生最关心的就是我们又有哪些进步最好玩的一次,是我们先到先生家附近的一家大超市想买点礼品再登门,可巧在超市门口迎面碰到先生出来,他把自己买的东西递到我们手上,然后一手推着我们一个:走走走,回家回家!结果我们一点礼品也没买成。

虽然相处仅有半年时光,但先生却记住了我这个学生的名字,每有新书出版,便立即给我寄来一册每册的扉页上,他都工工整整地写着“请孙天胜先生指教”几个字,让我感佩莫名我至今还保存着先生寄书的每一个信封,上面优雅的字体,让我时时想起他给我们上课时候的样子。

王恩涌先生科普著作《地理学是什么?》

王恩涌先生著作《政治地理学》

王恩涌先生著作《中国政治地理》1996年秋天,我收到一份来自北京的会议通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全国地理教育改革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不收会务费,还管吃住我一时有点蒙:怎么会邀请我参加这样的会呢?转念一想,可能跟先生有关吧?便电话询问先生,他笑着说:“你出来开个会也不容易,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参与主办这个会,就让他们也给你发了份通知!”结果等我报到后发现,与会代表共有三类,一类是重点大学的,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一类是重点师范大学的,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还有一类就是全国有名的重点中学的,如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乌鲁木齐中学……来自师范专科这个学校层次的就我一个人!有一天午饭,先生还特意把我拉到主桌,跟国内几位顶尖的学者坐在一起,就是那次,健谈的李吉均院士在饭桌上说了一句让我十分震惊的话:什么师范教育?纯粹是吃饭教育!。

那次会议,对未来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教育,众多学者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从各路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一本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回来后时时翻阅,对我后来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年前我跟曹诗图教授去先生家看望时,先生虽然体弱,但头脑清醒,思维还敏捷,不料在这疫情的尾期,竟然离我们而去我不由得想起臧克家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敬爱的王老师,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