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英文翻译)新鲜出炉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这本译文出版的书非常有趣,每个字我都能看懂,但通读完根本没明白在说什么。想来我也是认真读完邓辉老师《世界文化地理》书和视频的,有一点基础知识打底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英文翻译)新鲜出炉

 

这本译文出版的书非常有趣,每个字我都能看懂,但通读完根本没明白在说什么想来我也是认真读完邓辉老师《世界文化地理》书和视频的,有一点基础知识打底了世界文化地理讲的不是世界是它的范围,地理学是它的研究方法,文化是它的对象么?不是用地理学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世界上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与空间分布的特点吗?如果说世界文化地理是用美国的方法作为标准,那么在邓小南老师讲的宋朝历史,也是从地缘、气候开始观察宋朝的。

为什么一本叫地理学的书不提地理知识呢?这位当代美国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到底想给大家讲述一个怎样的人文地理呢?

当读到后记,看到段老爷子的自述才明白过来,书中是这样记录的:“我的方法是描述性的,其目的是想有针对性详实而清晰,以尽可能新的方式审视世界,在随笔中,事实和观察以富于想象却可以来的方式罗列出来并进行细节考察。

我认为,以社会科学的方式理解人了现实有弊端,遵从严格分析方法的研究会变得机械枯燥”这种方法统称为“描述的心理地理学”。

难怪我一边读文字,一边脑海中有阻抗声音盘旋,你在说什么,你在说什么,我熟悉的基础地理专业知识在哪里?感觉这是本看不懂的哲学书,书里讲的内容也是偏心理学的方法,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心理学家在自己闭环的世界切开了一个口子,让意识飞了出来,获得了一种仙界新视角的技能,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和联结方式。

判断不出段老的写法是不是属于精神分析,但是,当你合上书会发现,你已经被他的思想所影响,改变已经发生,你会重新思考如何定义地理,定义地理的边界和知识新旧。这样的旅程又很像一次认知行为的治疗。

正如书中最吸引我的文字是第四部分,关于人的能力与潜能,感官能提供什么,心灵能提供什么段老提到的“动觉”非常有意思:因为生命就是运动,是一种运动美学,我的理解是运动平衡美,重点在平衡,在感官与心灵中获得一种平衡,就像是跑一场马拉松,用脚丈量感知了解世界一样。

他在书里也提到感觉的五个分支机构: 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是我们捕捉自然场景的接收器,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大数据中心,负责处理、分析以及反馈那他提到的辨别湿度的能力是一种独立的感觉吗?疑惑

有时他的文字也让我产生幻觉,以为看了一部科幻科学纪录片,他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是质疑了地理学的研究体系,这与普通的质疑问题假设还不同,他像是按下了津巴多未来时间观的通道,重启了人类的出厂设置,建立新个体与旧世界的链接。

其实,学习的本质不就是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吗?教育的本质不是告诉你新知识,而是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验,产生新行为。厉害的人文主义地理学。

读书小札后记:这本书绝对不是武功秘籍,不是学招数的,是上乘武林心法看完会质疑自己不懂文化地理,是因为自己的感官系统老化出问题了,堵住了即使一键植入所有人文和地理知识也没用,都是死的、旧的知识,你拥有一切没用,因为首先你要有感知能力。

在段老的知识体系里,地理知识首先也是人学。最近看关于marketing、小说的书都提到都是人学。可是什么是人学呢?是人类学吗?还是人的问题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