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地理纪录片(云南卫视人文地理纪录片)难以置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人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去探访火星,究竟是为了什么?今

人文地理纪录片(云南卫视人文地理纪录片)难以置信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人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去探访火星,究竟是为了什么?今晚21:39,敬请关注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

人类在最初仰望星空的时代就注意到了火星。中国古人在观测火星时,发现它红色荧荧,亮度不一、轨迹不定、令人迷惑,于是将它命名为“荧惑”。人类对这颗夜空中最独特的星星,既有探索的向往,又满是未知的恐惧。

二十世纪下半叶,航天时代来临,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苏相继向火星发射了十多颗探测器1975年,美国发射的维京一号和维京二号探测器,于1976年先后抵达火星,并成功向火星释放了着陆器因此,人类首次获得了从火星表面发回来的照片。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探测器始终没有发现火星人的存在,甚至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痕迹

2003年,美国的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踏上了火星之旅。2004年,这对孪生火星车,不负众望,成功地在火星上找到了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

火星车的发现,证明了红色的火星也曾呈现过蓝色的光芒那么,新的疑问又来了,火星到底经历了什么?它的河流、湖泊、海洋又去了哪里呢?牛津大学行星科学的研究团队解开了火星水流消失之谜:这一切其实都和火星的“发育不良”有关。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娇小的火星,既无法储存住星球形成初期的热能,又无法提供足够的放射性元素,在星球内部衰变产生热量先天的不足,导致火星的内核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冷却失去了水分的火星,就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红色死星。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以正中靶心的成绩,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到了地火转移轨道的入口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一小时零1分后,五星红旗在火星展开。

从夜空中漫游的荧荧火光,到可以拜访的红色邻居人类怀揣着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精神,一点点揭开了火星的神秘面纱但科技的不断发展,一定会为人类探秘火星,创造更多的可能在未来,人类或许可以真正地踩在火星的土地上,可以自由地穿梭在浩瀚的星辰之中!。

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火星计划》今晚21:39播出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