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地理是什么专业(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居然可以这样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邹逸麟\x0a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x0a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1 月/26 日/第 014 版\x0a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是什么专业(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居然可以这样

 

历史地理学并非仅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我眼中历史地理学的现实意义      唯其人文地理因有传承性、沿续性,故列于地理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中的一个分支,属三级学科我认为这种观点,不是误解,也是一种偏见。

       客观地研究西部和中部在近千年来逐渐衰落的自然和社会人文原因,对我们今天开发西部而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历史地理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历史学的重要辅助学科。

因此,历史地理学在历史学界比较受重视,因为史学家都知道,地理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门径,所以在学科分类里,历史地理学是一级学科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而在地理学界,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已经流逝了的古代地理现象,而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今日工。

业社会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与当代地理关系不大唯其人文地理因有传承性、沿续性,故列于地理学下二级学科人文地理中的一个分支,属三级学科我认为这种观点,不是误解,也是一种偏见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有沿续性。

今天的地理环境是由历史上发展演变过来的不了解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很难对今天的地理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全球变暖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自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被确认后,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研究历。

史气候变化问题1973 年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 5000 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历史气候学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有两千多年连续文献记录的中国,被国际上认为是不可替代的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迁研究不可或缺的地区。

于是我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研究,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课题而历史气候的研究,又必须与历史植被、水文、沙漠变迁研究相印证由此可见,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有着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边疆民族问题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和地貌条件复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      在这三大自然区域内,先民们根据自身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形成从事农耕、畜牧、采集和狩猎。

等不同的生产方式在长期不同生产方式下,逐渐形成了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语言文字的不同族群清代前期统一帝国的形成,使农耕、游牧、采集和狩猎经济区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因此,我们在研究历代疆域变迁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今天我国的疆域是多民族共同。

缔造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可见,研究我国历代疆域变迁,不仅仅是讲疆土的伸缩,还牵涉到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这对于今天对多民族统一疆域的维护、民族团结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以来,凡是一个政权在立国之初,社会经济生活在一个恢复过程中,政务比较单一简要,往往采取郡县(或州县)两级制如秦代和汉代前期,隋代和唐代前期两级制的优点,是上下政情容易通达,减少层次,也减少管理成本。

但是当时全国一级政区(汉郡唐州)数量较多(百余甚至数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政务繁多,内乱外患的增剧,兼之吏治不清朝廷很难直接管理为数众多的地方一级政区,往往在郡县(州县)两级上增加监察一级或防务一级,以察吏治,以卫地方。

以后随着军政事务繁重,逐渐演变成三级制, 如东汉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唐后期的道(藩镇)州县的三级制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着意推行州(府)县两级制,但在实践中还是不行,于是中叶以后实行都布按三司分权的三级制。

元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实行行省制,当时省区极大(一省相当今两三省),一省多至数百县,省不可能直接管县,于是实行路府州县三级或四级,在古代交通条件下,省直接管路府,仍有困难故不得不在省以下设置道一级,代表省级分区管理。

明时省区有所调整,但省区仍大经清代调整,大致同今明清两代明确为省府(州)县三级制,并仍在省以下设道一级,协助省级领导,分辖部分府(州)县可见我国历史上中央朝廷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在两级还是三级问题上多有反复。

我国目前的省区范围仍然很大,各省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一省之内区域差异也很大一律推行两级制,可能在不同省区、省区内不同地区会有不同反应从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演变来看,如果地方行政管理上不同时进行改革,地方省县分权不明确,政务不简,一律两级。

制可能会产生不便之处因此,研究我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原因和利弊得失,对今天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可能会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

课题但历史上西部和中部曾经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汉唐时代的关中,宋代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长江流域的两湖、江西都曾经是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的地区,为什么自明清以后西部和中部会逐渐衰落?除了纯自然的因素外,人类活动的因素究竟占多少权重。

?比如汉唐时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曾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洛阳、开封都城宏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在汉唐宋时期又是我国国防前线,因此,都城建设、高消费人群的集中和移民戍边屯田,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的过度开发,最终引起的环境恶化,以至难以逆转。

 两宋以后长江流域的人口骤增和明清时期围湖造田等等,固然使两湖地区成为全国粮食基地,但同时也因水域缩小,洪水无处蓄泄,引起灾害频发我们今天开发西部、崛起中部,是否应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当前西部人才和劳动力大量东移,对西、中部的发展会带来何种影响。

?均需研究因此,客观地研究西部和中部在近千年来逐渐衰落的自然和社会人文原因,对我们今天开发西部而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地理学并非仅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与当前许多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都有密切的关系如以其许多具体课题的研究中,必须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爬梳、考订,为的是恢复历史原貌,非此不能真正认识其原因、探索其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它属于基础性研究的学科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假借历史经验,为今天我们人类的活动如何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其现实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邹逸麟教授,上海人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副主编。

从事国历史经济地理和河渠水利研究撰有论文《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中国运河的历史作用》等,合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