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特征)干货分享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一节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11、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5、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第三节民族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1、南北气温的差异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3、我国气候特点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4、我国气候的影响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⑴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⑵分布: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②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发展中国家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称之为“南方”①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②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⑷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印度的软件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
国际合作⑴经济联系:发达国家需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⑵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⑶重要的国际组织①联合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由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目前的联合国秘书长是来自于韩国的潘基文。
②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在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国家和地区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⑶分类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⑷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⑸重要概念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
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④我国的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陆地)+300万平方千米(海洋)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2、降水的季节变化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⑷分布特点: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及其存在形式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2.5%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水资源是有限的各国水资源比较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A)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且年份变化大B)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1、利用水资源中的突出问题: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A)节约用水B)防止污染,保护水源C)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多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耕地类型旱地水田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
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特征)干货分享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贵州人文地理特征)燃爆了
千团雪,一片涛声,冷光夺目,悬河地欲穿”。**这是一首描绘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壮阔美景的诗词,诗境虽美,实景更是震撼你的心灵!…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澳大利亚人文地理特征)满满干货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速看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学会了吗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非洲人文地理特征简要概括)不要告诉别人
-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概括(非洲人文地理特征简要概括)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