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奔走相告梧鼠之技(梧鼠之技,不过于五是什么意思)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8-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词性褒贬色彩上看,这些可全是贬义词语。老百姓日常所说的话中有“一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

奔走相告梧鼠之技(梧鼠之技,不过于五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姚海涛讲《荀子》人生智慧系列(四)丨荀子谈鼠:鼫鼠五技未若专精一技作者: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姚海涛若按中国的干支纪年法,2020年是庚子年适值鼠年,有人曾做《鼠诗》云:身材小小色灰灰,白日潜遁黑夜行。

名家笔里曾容身,十二生肖排第一。鼫鼠五技亦有穷,螣蛇专一方能精。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本已遭弃不见爱,何必寻影喊打追。参赞天地造化功,缘本在人定是非。

一、老鼠为何不受待见一提到老鼠,人们往往马上想到诸如胆小如鼠、鼠目寸光、猫鼠同眠、投鼠忌器、首鼠两端、无名鼠辈、蛇鼠一窝、梧(鼫)鼠五技等成语从词性褒贬色彩上看,这些可全是贬义词语老百姓日常所说的话中有“一颗老鼠屎,坏了满锅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

歇后语中也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些书面用语与民间言语足以说明,老鼠这动物真不受人待见这刚一出场就要喊打喊杀的这得对老鼠有多大仇恨呐其实,这都是老鼠天性,它表示很冤枉,也很无奈老鼠本为天地所生,当然有资格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

记得小时的儿歌中有一首《小老鼠上灯台》其中有“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的句子其中的那只小老鼠非常可爱这是我能想到的描写老鼠可爱的文字了客观地看,老鼠有着灵敏的嗅觉,小巧的体型,昼伏夜出,来无影,去无踪。

善攀爬,能游泳,有着超乎寻常的智力和发达的生育能力,是一适应性极强的杂食动物其实对老鼠如此痛恨的文化形成是有诸多原因从根源上看,当源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老鼠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因为它打洞,会破坏堤坝,极不利于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带来隐患;又因为它喜欢不劳而获,钻到老百姓的粮仓里偷粮食吃。

还因为老鼠传播疾病,是为鼠疫,杀人于无形,夺取了多少无辜人的性命啊所以,老鼠在老百姓眼里是四害之首

二 、十二生肖中“鼠”的简单思考十二生肖最早的记录是在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物势》篇中十二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你看,老鼠可是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

为什么要将老鼠这种看上去对人类无益的动物来充当十二生肖之首呢?原因有好多版本,有传说的版本,有神话的版本,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根本的原因当是思想方面一方面是源于图腾崇拜、动物崇拜人从动物中走来,当然会有对动物的好感甚至依恋。

老鼠作为动物中一种,虽不至于到达崇拜的程度,但毕竟也构成了人类生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动物另一方面,在中国思想家看来,世间一切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大小、好坏、美丑、善恶都存于天地之间若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对照。

从人类的观照视域来看,世界上不能只有好的动物,没有坏的动物,只有美的动物,没有丑的动物以十二生肖来说吧,既有管降雨的龙,又有嗜血的老虎,既要有看家的狗,也要有打鸣的鸡等等整个世界虽然是充满矛盾的,但还是和谐、统一的世界。

这就是中国思想家的伟大,他们有着兼容并包的思想,强调包容、和谐、统一、制衡最终邪不压正,正义必胜

三、《荀子》“鼫鼠五技”的考察其实在十二生肖之前,我们的先秦经典文献之中就有一些关于鼠类的描写和思考《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鼠”,往往借老鼠以喻人如《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从老鼠有皮,联想到人要有礼仪。

《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从老鼠的贪婪想到自身生活的境遇 后来,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永某氏之鼠》,苏轼写过一篇《黠鼠赋》,都对老鼠、类鼠之人进行了讽刺。

这种写法可以追溯到《诗经》写鼠之法爱讲故事的庄子曾给惠施讲过一个“鸱得腐鼠”的故事,以讽刺他看重功名利禄,竟然为了魏国“相位”对自己试图加害《庄子·逍遥游》中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还有“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庄子·应帝王》中有“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庄子对老鼠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只是借老鼠传达出了道家崇尚自然、不为名利、重视生命的一些思想。

再来看看《荀子》中的“鼠”《荀子·解蔽》中有“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对于这一句,有不同的解释杨倞认为其中的“‘是’盖当为‘视’”所以可以解释为,看看这个庭院寂静得可以捉老鼠,怎么会允许我唱歌呢?。

也有人解释为,唱歌的时候看着那打节拍的棍棒而心想可以用它来打老鼠,又怎么能和我一起唱歌呢?结合上下文,似当以后一种解释为是不管解释何是何非,完全可以说,荀子留下了较早的“搏鼠”,也就是打老鼠的记载《荀子》中论“鼠”最让人称道的当是《荀子·劝学》中的“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意思是说,总是徘徊于十字路口,不能下决断的人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两边都不能讨好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

螣蛇无脚却能飞行,梧(鼫)鼠有五种技能却穷途末路就让我们花点时间来看一看这句关键的话“梧鼠五技而穷”这可是荀子论鼠最为精彩之笔首先,梧鼠何义?“梧鼠”一词让人摸不着头脑,根本不得解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云:“诸子中亦惟《荀》与《管》两家最多奇字”。

《荀子》一书多奇字,历来难解根据杨倞注释,“梧鼠”当为“鼫鼠”,盖本误为“鼯”字,传写又误为“梧”耳“梧鼠”一词是后人误写的,其正确的写法当是“鼫鼠”杨倞认为,是因为字形相近而导致后人误将 “鼫鼠”写为“梧鼠”。

但卢文弨《群书拾补》中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曰:《本草》云:“蝼蛄一名鼫鼠《易释文》及《正义》皆引之,崔豹《古今注》亦同蛄与梧音近,杨说似未参此”卢氏不认同杨倞之注,认为这里“梧鼠”不是鼠类,而是“蝼蛄”,是因与“蝼蛄”音近而误。

王念孙认为卢氏之说大谬,其言曰:《本草》言“蝼蛄一名鼯鼠”,不言“一名梧鼠”也今以蝼蛄之蛄、鼯鼠之鼠合为一名而谓之蛄鼠,又以蛄、梧音相近而谓之梧鼠,可乎?且《大戴记》正作“鼯鼠五技而穷”,鼯与梧音不相近,则“梧”为误字明矣。

当以杨说为是所以,后人在理解 “梧鼠”时就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鼫鼠,有人认为是蝼蛄,有人甚至还认为是松鼠从这种鼠的五种技能来看,那就应该排除蝼蛄与松鼠之说综合来看,当为鼫鼠,亦称“大飞鼠”或“五技鼠”。

接下来看看,鼫鼠之“五技”——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在这里,荀子给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鼫鼠五技如今这个成语往往写作“梧鼠五技”,实则应当是“鼫鼠五技”这个成语应该是属于积非成是的典型。

从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精益求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既是生存之道也是个人的立身法门你如此做企业,企业才能在商海沉浮之中保持不败你如此做人,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附作者代表性论文:《以礼治孝与从义从道——荀子孝道观及其启示》刊发于《甘肃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荀子对鲁文化传统的批判与熔铸发微——学脉承继与礼乐重构的视角》刊发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荀子对齐文化的接受:隆礼、重法与尚术——稷下诸子批判与熔铸的视角》刊发于《江汉学术》2017年第2期《荀子“积”的思想视界》刊发于《江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荀子“辨”的思想视界》刊发于《临沂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批判熔铸与汇通转化——论张祥龙对孝道哲学的新推拓》刊发于《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3期《荀子生态哲学探赜》刊发于《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3期《文化批判与理论熔铸——荀子在齐鲁文化合流中的作用研究》刊发于《江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明“分”使群与尚“术”利生——统类视域中的荀子政治哲学》刊发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天生人成与礼术合一——荀子养生之道诠论》刊发于《江南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荀子答谢书索隐》刊发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拨开历史迷雾方识后圣荀子,姚海涛讲荀子人生智慧系列一古之学者必有师,荀子之师问是谁,姚海涛讲荀子人生智慧系列二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缘遇荀子深味荀子俯首荀子荀子礼学的海外研究荀子漫议二十四荀子论战十二子(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