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是什么(高中人文地理选择题)墙裂推荐
人文地理类问题是高考地理选择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5年全国I、II、III卷及甲乙卷中均接近半壁江山。
人文地理类问题是高考地理选择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5年全国I、II、III卷及甲乙卷中均接近半壁江山纵观近5年全国卷该类题目,半数题目在情境选择及考查视角上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试题在情境选取上,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直面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并将热点转化为考点。
如2022年乙卷4-6题,该组情境的选材背景是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超大、特大城市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导过度集中的资源要素逐步有序转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并与周边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等联动发展等政。
策的基本思路,材料鲜活、内容翔实,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2019年全国I卷1-3题,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岀的“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创造新经验”指示要求,坚持做好统筹城乡发展,选取浙江省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考点。
“粮改饲”是我国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
结构,该背景被引入2022年甲卷4-6题情境中,考查其经济和生态意义考查视角方面,试题深化应用性考查,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致力于促进教学通过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 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对所学知识僵化、套路化、脱离现实的理解与记忆,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能力的迁移性,进而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与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新问题。
知识考查内容均为课标要求的核心必备知识,凸显高考基础性的考查要求人文地理选择一个题组2-3个设问,从近年的难度系数看,题组中的最后一问,经常成为全卷选择题中难度系数最高的题提高该类问题的得分,要避免生搬硬套所学知识,打破思维僵化,换个视角解决。
以全国卷近年真题为例,介绍该类问题的策略
一、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及改革方向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立德树人,地理科考试通过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和重大发展战略,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学会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事象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对高考试题时,可站在这一视角解决问题。
2022年全国甲卷4-6题,考查农业改革中的粮改饲问题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梁、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
据此完成4-6题5.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采用从知识视角逐一分析选项,在玉米产区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B选项容易误选。
如果从农业改革本身去思考该问题,粮改饲是“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粮改饲的目的就是要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答案清晰明确为C选项2019年全国I卷第3题,考题如下:。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该题的情境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战略,第3题几个选项的内涵和概念会给学生解题带来困扰,但是跳出每个答案的解读,从发展战略结合题目情境,A选项城乡统筹创新的正确答案较容易选出。
二、应用地理学科核心价值及核心思想核心价值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在很多实际的地理问题中,都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及核心思想,也可以成为解题的重要思路以2022年乙卷第3题为例说明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表1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表1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本题得分率极低,在某省份仅0.12分。
正确答案为选项B,错选D最多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容易误解为集聚容易出现城市问题,题中城市中心人口向外扩散,应从聚聚到均衡,错选率高如果换一个视角,应用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地制宜去思考D选项,地理环境的分布在不同空间存在差异,不是均衡分布,推断出人口的分布也不能均衡。
于是在两个选项中正确答案便可得出
三、深度理解试题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作为考查内容的载体,地理科高考的试题情境分为生产生活情境以及学术探究情境,人文地理选择题的情境以生产生活情境居多解答该类问题时,需要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对情境进行深度理解。
以下面两题为例2021年全国甲卷第3题,题目如下: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
据此完成1-3题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增加产品产量 D.
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学生对于此题的分析多数是按照下面的思路:丽水为山间小镇——环境比大城市好——玻璃管生产对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丽水建厂生产质量好从而错选A选项这个解答思路,忽略了该情境所描述事件即玻璃管生产的一个重要事实——在车间中生产,那么无论该地区环境好与坏,车间内的生产环境都需要满足环境要求,在环境好的地区,车间不需要进行环境净化或简单处理,但在环境较差的区域要投入更多净化费用,。
因此选项D为本题正确选项2022年全国乙卷第3题,如果能将生活实际与题目情境结合,可大大提高正答率,思考过程如下:我国目前大城市新区建设(如雄安新区、西咸新区等),都是在疏散城市非核心功能,承接城市人口转移,这些新区都是城市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而非均匀分布。
结合这些生活实际案例,有助于对此类问题的深入理解
本文作者 个人简介
鲁婷,交大附中地理教师,地理学科中心主任,碑林区高中地理兼职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省市区三级教学能手,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西安市骨干教师获得西安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多次为省、市、区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进行示范课展示及各类教师学生培训报告主持、参与多项省市区及课题研究参与编写陕西省中小学生态环境读本(高中段)等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成绩突出,多人考入清北等顶级名校END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陕西省中学地理贺辉名师工作室文案:鲁 婷编辑:杨金轮审核:贺 辉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高中人文地理是什么(高中人文地理选择题)墙裂推荐
人文地理类问题是高考地理选择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5年全国I、II、III卷及甲乙卷中均接近半壁江山。…
-
高中人文地理是什么(高中人文地理思维导图)硬核推荐
高中地理怎么学?看看这些思维导图吧。
- 高中人文地理是什么(高中人文地理考点)越早知道越好
- 高中人文地理是什么(高中人文地理答题模板)干货满满
- 人文地理是干什么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以后干什么)越早知道越好
- 人文地理是干什么的(人文地理专业毕业后干什么)没想到
- 人文地理是干什么的(人文地理能干什么)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