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虽然地理没有天理,但还是有理可依!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高一、高二、高三的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没想到

 

虽然地理没有天理,但还是有理可依!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高一、高二、高三的同学都适用!电子版可识别文末二维码领取哦~自然地理01地图专题1.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 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 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1. 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

12. 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 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02地图专题

1. 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 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 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 月球:①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②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③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5. 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7.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8. 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

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10.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 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12. 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 时区: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15.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 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 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①太原:技术力量强;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9. 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20.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四季的划分: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气候的形成: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①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②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③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 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24. 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出时间是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日落时间是18:0025. 昼夜现象的出现: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地球自转的——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球倾斜的公转——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因篇幅限制,更多水环境、陆地环境、大气专题的知识点,请文末获取完整电子版~人文地理01人口与城市1. 人口变化: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2.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3. 人口发展模式: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4. 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5. 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阶段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6. 人口迁移迁出区:

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7.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8. 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9. 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10. 城市化: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12. 城市地域结构: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12. 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因篇幅有限,更多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内容请下载电子版!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如何获取下载版?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乐乐同步学堂”的后台

点击后台左下方小键盘图标发送消息 2566即可获取▍图文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