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云南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速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x26quot;211工程\x26quot;和\x26quot;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x26quot;建设高校。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云南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速看

 

基本概况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现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博士点。

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4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土资源部金佛山岩溶环境野外观测站

参考资料以下链接资料包括硕士的培养方案和指定参考书目哦 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自然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教育硕士(2014年6月修订)

区域经济学硕士培养方案免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第四纪地质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无法打开连接请猛戳:http://geography.swu.edu.cn/viscms/geogidex/peiyangguanli9361/)福利(真题)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2001年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三、填图题(图)在图上填出(15)1、统一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

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30)

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0)2002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部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方(区)、十三个经济地域(要求划出各地方、各经济地域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其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出东京、大阪、北九州、札幌四个城市。

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3、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而已的影响四、论述题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2004年

一、名词解释(5*6=30)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位商品性二、简答题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主要有哪些?(15)

2、试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10)3、试述对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5)4、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三、填图题(15)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里底群岛、泰晤士河、奔宁山脉

三、论述题(25*2=50)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区的认识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2005一、名词解释(40)1、按劳动地域分工2、京津唐工业基地3、主导产业

4、经济地域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二、简答题(60)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3、简要评析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4、试对我国能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三、论述题(50)

1、论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工旅游区域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试用经济地理产业布局和区域开发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你对“统筹区域发展”的认识。

2006一、名词解释1、西电东送2、全国性商品粮基地3、马六甲海峡4、巴拿马运河5、生产要素禀赋论二、简答题1、简述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2、简述地理大发现3、简述企业增长的动因及企业空间扩张的基本规律

三、论述题1、论述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区域优势与经济发展重点2、试析战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条件和特征的新变化3、试述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2007一、名词解释(25)1、经济区2、旅游环境

3、区位理论4、第三次科技革命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二、简答题(45)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

3、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三、简述题1、联系我国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25)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25)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欧盟的发展(30)。

2008年一、 名词解释(30)1.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2.   雁行形态说3.   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4.   黄淮海农业区5.   美国的“制造业带”6.   黑海海峡二、简答题(45)1.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2.   简述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3.   简述地理大发现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三、论述题(75)1、论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举例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3、试述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

2009年一、名词解释(30)1.   区位和区位条件2.   倒“U”字形假说3.   深圳经济特区4.   第二条“欧亚大陆桥”5.   西欧工业地带6.   霍尔木兹海峡二、简述题(45)1.   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   简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及其振兴3.   简要回答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四、论述题(75)1、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其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2、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及其问题

3、分析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并阐述我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2010年一、 名词解释1、杜能圈与逆杜能圈2、区域创新网络3、环渤海地区4、成渝沿线综合工业基地5、第三次科技革命6、“三湾一海”地区

二、 简答题1、简述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及其最新变化2、简要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3、简评日本的地理位置三、 论述题1、试述梯度推移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2、对比分析南欧、北欧的经济地理特征3、2009年,重庆市向国务院提出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设想,谈谈你对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认识。

2011年一、名词解释(30)1.   交通网的连接度2.   配第-克拉克定律3.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4.   鞍、本钢铁基地5.   苏伊士运河6.   鲁尔工业区二、简答题(45)1.   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2.   简要回答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简要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三、论述题(75)1.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实,如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试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3.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试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013年西南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 1 功能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  2 空间近邻效应 3 政治空间结构 4 同质区域 5 农业景观的主要形式6 实在想不起来了  简答题 1 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2 区位理论在不同时期发现的特点 3 语言传播和扩散过程的主要特征 

4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的一般规律 5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6 人文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任务 论述题 1 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人文地理研究体会 2 用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结合某区域,说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主要思路 

3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政府行为的不同影响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

(2001)一、解释下列名词及概念(3×10=30)1、气团和锋2、哈德莱环流与沃克环流3、河流、水系和流域4、崩塌与滑坡5、准平原与山麓面6、生物的适应与指示作用7、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8、地域分异规律                                                                                                                      9、风化作用与风化壳

10、土壤与土地二、简述(10×4=40)1、什么是行星风系?全球行星风系包括哪三个盛行风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影响气候形成的主因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现阶段气候的形成?。

4、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型的主要特征三、论述(15×2=30)1、以我国为例,试述土壤的成土因素与主要成土过程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试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002)

一、名词解释(3×10=30)1、地壳2、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3、生态系统4、河流阶地5、对流层6、潮汐7、坡立谷8、土地评价9、钙化过程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10×4=40)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3、试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4、何谓地质大循环?何谓生物小循环?二者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关系如何?三、论述题(30)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20)2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 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地理学怎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作用?(2003)一、名词解释(4×10=40)1、风化作用2、土壤肥力3、岩溶作用4、地质构造5、季风6、水循环

7、自然区划8、植物群落9、锋面10、自然环境二、简述(15×4=60)1、气候对土壤发育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与作用2、地球表层的组成、结构状况和基本特征3、河川径流的形成与变化4、森林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论述(25×2=50)1、试述气候变化及其成因2、应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2004)一、名词解释(3×10=30)1、沉积岩2、季风3、冰斗4、滑坡5、潮汐。

6、土壤诊断层7、富铝化过程8、太阳高度角9、植物群落10、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二、简答题(15×4=60)1、简要分析地貌成因2、举例分析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影响与作用3、比较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的特征与差异。

4、简要分析人类活动对现代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三、论述题(30×2=60)1、对比分析欧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2、自然地理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分异。

(2005)一、名词解释(3×10=30)1、地域分异规律2、生物多样性3、气压4、土壤胶体5、冰碛物6、岩相7、黄壤8、潜水9、断裂10、洋流二、简述题(15×4=60)1、简述地质构造和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简述地球上的水分循环过程对地球环境的影响3、简述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植被带和自然土壤的分布规律4、全球划分为哪几大板块?简述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特征三、论述题(30×2=60)1、对重庆与昆明两地的下述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两地气候上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图略)2、试述我国地貌外营力的区域分异,及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的区域地貌特征(2006)一、名词解释(5×8=40)1、顶级群落2、基座阶地3、径流系数4、气团与锋5、丹霞地貌6、土地7、温室效应8、雪线。

二、简答题(15×4=60)1、简述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的特征2、简述岩溶地貌发育过程及岩溶地貌的地域分异3、简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4、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三、论述题(25×2=50)1、什么叫自然区划?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2、根据自然地理学的任务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试述GIS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应用(2007)一、名词解释(3×10=30)1、冻融作用2、生物多样性3、副热带高压4、流域5、洪积扇6、大洋水团7、沉积岩。

8、灰化过程9、演替10、自然环境二、简答题(15×3=45)1、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影响因素2、地层的三种接触关系及其形成过程3、举例分析侵蚀基准面变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三、论述题(25×3=75)1、山地系统退化及其成因与恢复重建对策。

2、分析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其控制和影响下我国气候突出的特征是什么?3、试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008)一、名词解释(4×10=40)1、气团和锋2、河流、水系和流域3、风化作用4、天气与气候。

5、潮汐与波浪6、滑坡与泥石流7、准平面与山麓面8、土壤与土地9、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0、地域分异规律二、简要分析并回答(10×8=80)1、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有哪些?如何影响?

3、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4、地貌的形成因素有哪些?5、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各有哪些?6、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是什么?7、自然区划的原则有哪些?8、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三、论述题(15×2=30)。

1、以我国为例,从北到南共包括哪些气候带和相应的土壤带和植被带是什么?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情况,试分析论述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009)一、名词解释(2×10=20)1、地域分异规律。

2、生物多样性3、洋流4、喀斯特地貌5、季风环流6、阶地7、山麓剥蚀面(准平面)8、气旋9、土壤10、食物链二、简答(6×10=60)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储存条件各分为哪几类?。

4、什么是地震?我国的地震带分布在什么地方?5、风化壳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其基本特征是什么?6、理想状态下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7、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8、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并简要加以说明。

9、从雨滴到降雨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主要的降雨类型有哪些?10、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三、论述(15×3=45)1、南水北调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要工程,请分析实施这一工程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关系。

2、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3、请说明绿色植物在综合防止大气污染中的作用有哪些?四、分析(25)试以我国为例,分别讨论气候影响因素对区域气候形成的作用(2010)一、名词解释(6分/题 共60分)。

1.大陆岛2.地域分异 3.气温垂直递减率 4.南方涛动 5.波浪 6.径流模数    7.滑坡  8.河流袭夺  9.沉积建造   10.生物群落 二、简答题(10分/题 共40分) 1.简要论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简述气候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发育的3.简述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特征4.简述风化类型及其机理三、论述题(25分/题 共50分) 1.试述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与圈层间的相互关系 2.试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地理学背景与意义

(2011)一、    名词解释(10*5)1.温室效应2.准静止锋3.河口三角洲4.雾凇5.侵蚀基准面6.准平原7.自然区划8.径流量9.脱硅富铝化作用10.群落演替二、   简答题(5*10)1、影响岩溶地区碳酸盐沉积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对西南地区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简答河流泥沙运移的主要类型?4、试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5、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哪些方式和措施?三、   论述题.(25*2)1.试述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的表现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试述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前景

------ACKNOWLEDGEMENGTS------致谢:感谢云南大学王琪同学提供相关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