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文地理日本遗孤(经典人文地理二战日本)奔走相告
建国后的1953年,新中国搞了一次人口普查,顺带完成了一次民族识别。统计上报的民族居然有四百多个,单是云南一省就有二百六十多个。
建国后的1953年,新中国搞了一次人口普查,顺带完成了一次民族识别,统计上报的民族居然有四百多个,单是云南一省就有二百六十多个,贵州也报上来八十多个,经过仔细甄别、排除重复和分支、统一名字,后来确定为56个。
其中,对高山族的定位,由于远隔海峡,无法调查到位,被称作高山族的高山地区的原住民其实是有阿美人、泰雅人、布农人等十几个民族之多,现在的台湾早已弃用高山族这个概称56个民族中,人口少于1万人的有鄂伦春、赫哲、珞巴、塔塔尔族等7个。
除了与汉族融合较多的民族之外,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体其实都在国外,他们在国内的聚居区也基本是与他们国外主体民族所在国接壤比如,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与朝鲜半岛接壤地区,俄罗斯族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这两个省区也与俄罗斯联邦接壤,同样性质的还有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其中蒙古族是个例外,国内的蒙古族人口远多于蒙古国人口。
还有一种情况,国名与民族名称并不一致,比如越南主体民族是京族,京族作为我们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也是居住在与越南接壤的广西、云南两省区。
可以说说日本了,首先日本的性质与越南是一样的,国内没有一个叫越南族或日本族的民族,而是主体民族京族和“和族”,所以即便是确定少数民族名称属性,也不可能叫做“日本族”,只可能叫“和族”前文说了,本身我们已经有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万人以下,人口少不是“和族”的独有特色,在中国历史上滞留中国境内的“和族”人肯定不止1万人,那么为什么当初在确定少数民族时没有把“和族”单列出来?。
个人觉得有如下三个原因:一、最大规模的“和族”移民现象出现在伪满东北时期,日本战败后绝大部分被遣送回国,日本统计有两到三万人滞留在了中国,其中遗孤有4000多人,仅方正县一地就达千人之多,后来他们都被中国人抚养,分别融入中国家庭,也有很多日本遗留女性嫁给了中国民众,改为使用汉语。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对日认同感较高的在日本政府资助下已经回国,对日本认同感比较低的仍然留在了中国,他们和他们的后裔已经把自己当做中国人的一部分,不会认同自己是别的民族从相貌来讲,他们同中国某些少数民族一样,与汉族没有本质差异,很容易被汉族同化。
与汉族融合度高、分散居住、改用汉语、自身认同中国身份,这几个要素,决定了他们没有主观形成其他民族的意向二、抗战带给中国人民的心理创伤严重,当时的国内民众不认可他们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出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不把他们定性为一个新的少数民族也未必不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和保护。
三、民族的确定与历史的渊源是分不开的,这五十六个民族只有极少数没有在中国国土内生活千年以上,最晚的俄罗斯族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隋唐时日本人虽然频繁造访中国大陆,但滞留未归的人口基数太少,没有达到形成民族的标准,而且迅速被同化。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有那么多非裔人士滞留、但却远远未达到一个少数民族标准的原因通过俄罗斯族的前车之鉴,我们大概可以推断,未来三百年内,国内不会出现“和族”这样一个民族。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经典人文地理日本遗孤(经典人文地理二战日本)奔走相告
建国后的1953年,新中国搞了一次人口普查,顺带完成了一次民族识别。统计上报的民族居然有四百多个,单是云南一省就有二百六十多个。…
-
经典人文地理二战全纪录(经典人文地理马骏二战视频)这都可以?
据台湾《中国时报》12日报道,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计划从本月18日起,在屏东九鹏基地向外海执行4天号称“最大弹道无限高”的火力…
- 经典人文地理二战全纪录(经典人文地理二战太平洋)速看
- 经典人文地理二战迷全集(经典人文地理二战谜中谜)这样也行?
- 经典人文地理二战迷全集(经典人文地理二战日本)快来看
- 经典人文地理二战迷全集(经典人文地理 全集在线观看二战)太疯狂了
- 经典人文地理二战迷全集(经典人文地理彩色二战全集)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