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孝庄(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难以置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咖号APP签约作者:江郎不语孝庄文皇后便服像轴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天降贵人”31岁称圣母皇太后孝庄,姓博尔济吉特氏,公元1613年3

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孝庄(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难以置信

 

大咖号APP签约作者:江郎不语(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视为侵权,必究!大咖号:每天可以领现金红包的APP)

孝庄文皇后便服像轴 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她二扶幼主,是顺治的母亲、康熙的祖母大清危难之际,都是靠她,以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一路撑过她雄才大略,却不贪恋权位,不争名分,一心只为儿孙,仁慈护下,堪为大清国母。

“天降贵人” 31岁称圣母皇太后孝庄,姓博尔济吉特氏,公元1613年3月28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即今天的内蒙古通辽她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名叫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贵族世家使她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尤喜读史书,兼通蒙文满文。

在努尔哈赤时代,科尔沁蒙古即已归附后金,蒙满世代联姻1625年,34岁的皇太极迎娶13岁的本布泰在兄长护送下,本布泰一行快到辽阳城时,大金汗努尔哈赤亲率众妃、贝勒及大臣出城迎接,入城后,“设大宴以礼成婚”,本布泰从此成了皇太极的侧福晋。

清太宗崇德皇帝(皇太极)朝服像1636年,皇太极盛京(今沈阳)称帝,本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后妃五宫中,最年轻的庄妃排在最末,其姑哲哲被封大妃,受皇太极专宠的,则是后来进宫的庄妃的姐姐宸妃聪明多慧的庄妃,入宫后一连生下三位公主。

虽在闺阁深帷,她也常对国家政策上的失误提出建议,还经常被皇太极采纳1638年,孝庄再次怀孕其时,宫女和太监们经常看见孝庄浑身被红光缠绕,衣帽上似有龙盘绕临产前一天晚上,孝庄梦见一神仙抱一小孩塞进她怀里,对她说:“此一统天下之主也!”孝庄觉得很奇怪,醒后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大喜,认为此子日后必建大业。

第二天,孝庄身上的红光更加明显了,照耀得满屋通红,宫女们以为失火了,都跑过去看,很快出生了一男婴,就是皇九子此婴孩刚生下头顶中间就有一撮头发,高高耸立,有龙凤之姿,婴孩起名福临,即“福从天降临”之意小福临秉赋异常,神智宛若天授。

1643年,51岁的皇太极突然暴病驾崩痛不欲生的孝庄,誓以死相随,在诸王大臣一起请求下,她才没有舍身而殉皇太极驾崩后,出现了激烈的皇位之争,最后诸亲王及大臣折衷决定,让6岁的福临继位,改元顺治,由多尔衮摄政。

于是,31岁的庄妃成为孝庄太后,因皇太极谥号“文”,称孝庄文太后,她与其姑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辅佐顺治 实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遗愿1643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燕京,明朝灭亡闻知消息的孝庄,当机立断,建议摄政王多尔衮率大清所有兵马,大举入关,问鼎中原。

她告诫多尔衮:入关后必须严明军纪,赢取民心清军入关,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遗愿

孝庄文皇后便服像轴 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九日,孝庄携6岁的福临及文武百官,离开盛京,迁都北京,进入紫禁城,孝庄入居慈宁宫为了让福临当好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孝庄选择最有学问的满汉大臣作为福临的老师,尽心培养小皇帝,“令翰林官直宿备顾问,经书史策,手不释卷。

”福临每次到皇太后宫问安,总是“长跪受教”孝庄和摄政王多尔衮一起辅佐福临她采纳明朝降清汉官洪承畴等的建议,任用明朝文臣武将,减轻农民税负在内对王公大臣普施皇恩,在外实施满汉联姻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十万大军,攻克了镇江,围困了南京。

一时间朝野震动,顺治惊慌失措,想要退守关外孝庄斥责他:祖先以勇武得到的江山,怎么可以如此卑怯放弃?少年的顺治,血气正盛,当他激动地要“亲自出征,或生或死”时,孝庄又对其轻率鲁莽给予劝阻在反清势力的纷乱烽烟里,在幼主临朝造成的诸王大臣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孝庄以超人的智慧、淡定果敢的气度,左提右挈,抚内安外,终于使清政权平稳过渡。

清 佚名《清世祖顺治皇帝朝服像》顺治十八年,顺治患天花病危考虑继位人选时,在清廷任职的德国人汤若望说:“玄烨出过天花,有免疫力,适合继位”孝庄听取了谏言,说服顺治改变由皇弟继位的主张,坚持立皇三子玄烨为帝。

顺治依从母后,立诏由玄烨继位顺治病逝后第三天,年仅8岁的玄烨继位,改元康熙,48岁的孝庄,成了皇太后圣祖母太皇太后为防止外戚干政导致亡国,清初就有后妃不许临朝乱政的规定将玄烨扶上皇位后,孝庄严守国制,让四位大臣辅理政务,问政而绝不擅权。

当时有人上书,劝孝庄垂帘听政,都被她拒绝严格教养孙子康熙玄烨10岁时,生母就亡故了,照看他的一直就是祖母孝庄孝庄严格按照帝王的标准,亲手调理小皇帝的生活,“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训练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才能。

晚年的康熙,曾以切身体会训导儿孙:“朕自幼年登极以至于今日,与诸臣议论政事,或与文臣讲论书史,即与尔等家庭闲暇谈笑,率皆俨然端坐,此乃朕躬自幼习成,素日涵养之所致”孝庄让康熙学习蒙文;请汉族老师教授他儒家经典,且“必使字字成诵”;在祖母亲选侍卫的教练下,康熙还每日习武,练得一身好武功,“弓马娴熟,箭不虚发”。

孝庄不仅使康熙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还让他学习西方的科技她聘请洋人,教授康熙天文、数学、地理、绘画和医学等课程当时给康熙上课的有德国人汤若望、意大利人利类思、葡萄牙人安文思、比利时人南怀仁等玄烨让南怀仁设计的轻型火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显示出巨大威力。

在祖母的教导下,好读书的康熙,嗜书法,专研典籍,勉力学习,以至于过劳,但即使痰中带血,也不稍作休息。

《康熙帝便装写字像》帮助康熙擒鳌拜、平三藩专横跋扈的辅臣鳌拜,目无幼主,妄图篡权年少的康熙难以应付,孝庄帮助康熙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一举铲除了鳌拜及其党羽,使康熙顺利亲政之后,孝庄放手让他理政康熙十二年,吴三桂等发动“三藩之乱”。

在孝庄的支持下,康熙力排众议,坚决撤藩,发兵平叛三藩事变过程中,内蒙古布尔尼趁机兴兵叛乱,威胁京师出于对群臣的了解,孝庄向康熙举荐大学士图海,于是康熙任用多罗信郡王鄂礼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率军平定,使清朝摆脱了南北受敌的困境。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及群臣要给孝庄加徽号,孝庄将平叛的所有功劳归于康熙,她谦逊地说:“予处深宫之中,不与外事,受此尊号,于心未惬”康熙全面亲政后,祖母不再出面参政,但康熙每遇到难处理的国家大事,必先征求她的意见。

远见卓识的祖母一点拨,康熙便能顺利解决难题垂范后宫孝庄厉行节俭,凡事能省即省,宫中的器物损坏,能修补就继续用,所以每年花销极少,宫中开支之少为前代所未有顺治时期,每逢天灾,百姓流离失所,孝庄就把宫中节省下来的大笔银子,拿出来赈济灾民;康熙擒鳌拜,平三藩,孝庄又将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悉充饷”,犒赏出征士兵;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时,后宫的私房钱又成了赈灾的救命钱。

孝庄一生都没有要求为自己建园囿以供享乐,避暑她到塞外的喀喇城;洗沐休闲,她要乘车马长途跋涉,到远在赤城和遵化的汤泉孝庄的为人处世,与她自幼笃信佛教有很大关系,她勤于佛事,发愿写造了《龙藏经》,平时经常参禅修行。

孝庄所住的慈宁宫后殿,就是皇宫里最大的一处佛堂

孝庄所住的慈宁宫的匾额祖孙情深 康熙至孝康熙是帝王孝行的典范,“天性纯孝,古帝王未之有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晨昏定省”的礼节,子女每日要向父母请安,清宫内也是如此每天上朝前、下朝后,康熙都带着欢娱的心情,到慈宁宫请安,有时一天多达三次。

陪孝庄太后巡幸五台山时,路遇上坡,康熙便下轿为祖母扶辇祖母每次出行,康熙都体贴入微地亲奉祖母登辇,扶前围后康熙出巡,沿途几乎每天派人驰书问候祖母的起居,报告自己的行踪,在给祖母的信中,他称呼自己为臣康熙还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脂封,与地方鲜果驰送京城给老祖母尝鲜,在外狩猎亦如此。

康熙在外时,祖母也惦念牵挂他,常差人专程给远行的孙子送去乳品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岁的孝庄病危处理完政务,康熙立即趋至慈宁宫,衣不解带,昼夜守侯在祖母床边每次进药,康熙必先亲尝,再亲自喂服。

祖母入睡,他“隔幔静候,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孝庄心疼孙子,多次让他回宫休息,康熙不肯稍离,“唯恐祖母有所欲用而不能备,故凡坐卧所须以及饮食肴馔,无不备具”,就连米粥都准备了三十多种。

康熙一心企盼祖母转危为安,他虔诚默祷多日,并下诏大赦十二月初一日凌晨,在刺骨的寒风中,康熙率众臣从乾清官出发,步行到天坛为祖母祈福34岁的康熙跪地祈求上苍:愿以减少自己的寿命为交换,尽可能地延长祖母的生命。

在场的王公大臣,无不感泣落泪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弥留之际,孝庄特将身后之事嘱托康熙:“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遗诏中,孝庄还写到,自己盛年丧夫、中年丧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遗嘱康熙帝“勉自节哀,以万机为重”孝庄离世后,已经卅五昼夜侍疾的康熙,水浆不入,号痛不止,以致吐血昏迷康熙自认难报祖母恩德,大办丧事时,破了许多祖制和旧例。

他违反祖制,不遵祖母遗旨,毅然割辫;宫中丧服全部使用高等白布服丧期间,康熙不仅节制自己,还禁止王公贵族的各种娱乐后来康熙遵遗嘱,将祖母安葬在遵化东陵附近的昭西陵

清昭西陵遗址孝庄去世三十年后,每言及祖母,康熙还是哀不自胜,涕下如雨,他感怀祖母的教诲深恩:“如果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孝庄一生荣光,却也含辛茹苦清宫62年,她躬助三朝,两扶幼主,在顺治和康熙危难之际,都是靠她以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一路撑过,满族入关、灭明朝和巩固对汉族的统治,她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雄才大略的孝庄,却不贪恋权位,不争名分,一心只为儿孙,仁慈护下,堪称大清国母@*参考文献:《清代内务府档案》《康熙朝实录》《东华录》《圣祖仁皇帝圣训》《清世祖实录》《明清史料》《清圣祖实录》《清史稿》《康熙起居注》

魏特《汤若望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