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国家人文地理杂志中的状元及第扁)深度揭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谈文绎史】作者:黄传庚 邹亮卢肇是历史上江西地区首位状元。他以文翰知名海内,为人高风亮节,有不少流传后世的美谈。公元818年,卢肇出生于现江西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国家人文地理杂志中的状元及第扁)深度揭秘

 

【谈文绎史】作者:黄传庚 邹亮卢肇是历史上江西地区首位状元他以文翰知名海内,为人高风亮节,有不少流传后世的美谈公元818年,卢肇出生于现江西省分宜县一个落魄的书香家庭他的先祖卢植是刘备的老师,曾祖父卢挺在唐德宗时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至其父卢华廷时家道中落。

卢肇幼时,“家空四壁,夜无脂烛,则热薪,苏醒恨冥顽,亦尝悬刺”与李白“出大匡山”一样,年少的卢肇也有“出钟山”的事迹《洪武图志》记载,卢肇读书台在(分宜)县东十里,地名钟山钟山即今仙女湖钟山峡景区,该地邈若仙境,卢肇在此隐居读书。

在宜春城东,建有状元洲文化公园自卢肇成为江西第一位状元开始,状元洲文脉就延续不断明代,状元洲上建立“卢洲书屋”供子弟读书;万历年间郡官倡建“三元阁”,后又在阁后建“文标阁”为纪念卢肇,宜春城区有一条“卢洲路”。

除此之外,宜春城西南龙髻岭、樟树石溪寺等地均有卢肇读书台址卢肇14岁时,宜春县令看了他的文章后赞叹道,“其为文,驰骋上下,伟丽可观”,并预言:“异日其闻乎!”笃定他日后名扬天下外出求学,卢肇把家里的重担托付其弟,写下一首《送弟》的七绝诗,鼓励其家贫不忘致学。

诗曰: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在咏物诗《杨柳枝词》中,卢肇写有“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唐代名相李德裕与卢肇有师徒之交卢肇的文才和书法为李德裕所赏识,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公元843年,卢肇进京赶考,高中状元,成为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唐朝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有限,与卢肇同榜进士者仅22人关于卢肇入京夺魁之事,还有一个令后人乐道的故事当年和卢肇一起进京应试的还有一个同乡。

他家里富有,而卢肇家境贫寒郡里太守只给同乡设宴饯行,而不理睬卢肇卢肇写了一首《别宜春赴举》诗,誓要夺取功名诗曰: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

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卢肇考取状元后回到宜春郡里太守赶快为他设宴接风当时正是端午节,太守请他一起观看龙舟竞渡,他看到其中一条龙舟夺得第一名,便有感而发,当场吟诗一首诗曰: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诗的最后两句,旁敲侧击,暗指诗人在世态炎凉中亦要有“夺标之志”分宜人以身在“状元之乡”为荣,学习卢肇“苏醒恨冥顽,亦尝悬刺”的苦读精神,在分宜三小、杨桥中心学校立有卢肇雕像,以“状元之志”砥砺分宜学子致学奋进。

卢肇状元及第后,恩师李德裕已从淮南节度使任上被召入朝为相卢肇却疏于与他接触,宁可闲居山野多年,也不求助恩师后来,卢肇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等地任刺史据当地史志记载,在歙州任刺史期间,卢肇勤政爱民,为百姓拥戴。

各地史料均评价卢肇是江西籍廉吏,足见其为官之清廉卢肇为政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甚多,《全唐诗》存其诗近30首,《全唐文》存其文15篇《新唐书·艺文志》辑录其《海潮赋》一卷,《通屈赋》一卷,《大统赋注》二卷;《郡斋读书志》有《文标集》三卷;著有《愈风集》《庙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等一百余卷。

著述中比较著名的有《海潮赋》《天河赋》《汉堤诗》《海潮赋》中有“夫潮之生因乎日也,其盈其虚系乎月也”,他认为潮汐与太阳有直接关系,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卢肇深感世事之艰、知音难寻,以田园之乐抒发心中苦闷,写下《牧童》诗。

诗曰: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卢肇病逝于家中,终年64岁归葬于江西分宜文标乡(今杨桥镇)观光村卢肇后代居于分宜县分宜镇芦塘村,现存文标堂为纪念其“清廉之气”,分宜县杨桥镇建有“状元桥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廉政亲民”理念勉励为官者。

卢肇一生辗转多地,深受百姓爱戴,诗词文章流芳后世,文人风骨代代相传《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8日16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