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公司人文关怀体现在哪方面(体现公司人文关怀的文章)新鲜出炉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8-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城市公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公司人文关怀体现在哪方面(体现公司人文关怀的文章)新鲜出炉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城市公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好服务人的各方面需求是新时代公交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建设“人文公交”已成为新时代公交企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本文剖析了“人文公交”的具体内涵,介绍了“人文公交”的研究现状,研究了“人文公交”建设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济南公交在“人文公交”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以期为公交同行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公交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人文公交;实践探索;高质量发展

引 言人文的核心是“人”,即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包含人类关怀和生命关怀“文”是人文的另一方面,主要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心态文化人文不但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和法律。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

[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之一。在当代,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1 “人文公交”的内涵1.1 “人文公交”的概念与内涵“人文公交”核心要义是公交发展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要内涵是要更多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文品质,提供文化产品,丰富公交形象,营造城市绿色出行文化,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与竞争力,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积极向上,更加注重人的需求,更加关怀公交乘客及企业职工,形成积极乐观、鼓励向善、鼓励创新、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企业氛围,更好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更好满足市民百姓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更好促进全体职工的发展与进步。

“人文公交”是公交发展的高级阶段,体现公共交通发展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艺术品质,是城市交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特点,反映城市的人文气质,是文化赋能公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公交企业无微不至、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让平等和尊重自然流露,更好满足市民需求的公交服务、更好满足职工工作的设施条件、更好促进职工成长发展的企业氛围、鼓励职工立德向善的企业文化等都是“人文公交”的内在含义。

1.2 “人文公交”研究的现状楼宇烈[4]在《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一书中指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的概念,“文明以止,人文也”,所以人文的特征就是“文明以止”,即用“文明”来让我们知道应该停在什么地方、站在什么地方,在那个地方做什么、怎么干,体现人的自觉与自律。

陆化普等[5]阐述了人文交通的定义与内涵,提出一切城市问题的解决,美好城市环境的营造,最终都一定伴随城市文化的建立与发展,都将有赖于城市文化的最终发展和完善交通系统的服务对象是人,要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陈奎提出公交企业要以文化凝聚人心和加强管理,企业的发展需要职工的持续成长,企业管理中必须坚定人本观念,在满足职工需求的过程中更好服务乘客[6]姜辉认为人文公交建设应提升公交驾驶员文明素质水平,保障公交职工合法权益,树立行业劳模和先进典型,关爱特殊乘车群体,提高公交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保障驾驶安全,改善候车条件。

[7]上述研究中虽然有对人文交通的阐述或对公交企业人文关怀的分析,但并未详细研究“人文公交”建设的时代背景与重要作用,缺乏对“人文公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1.3 “人文公交”建设的意义“人文公交”主要关注人与文化,内容包括企业文化、体制机制、乘客职工人文关怀及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将人文理念贯彻在公交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发展创新及服务社会等全方位的企业职责中,塑造一只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职工团队,形成一批感召人、激励人的制度文化,产生众多服务好、口碑优的企业产品,彰显出传播爱、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实现文化赋能公交高质量发展。

2 “人文公交”建设的作用2.1 “人文公交”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至2021年底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达70.94万辆,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75770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59.38万公里,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489.16亿人次

[8]我国公交基础设施和运营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却在持续下滑,全方式公交分担率不足17%[8]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小汽车、网约车、轨道交通、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迅猛发展,分流了常规地面公交的客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公交发展速度较慢、服务品质不高,难以满足居民高品质的出行需求,同时叠加疫情深刻影响,乘客出行观念及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公交乘客不断流失。

城市公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是要强化公交的人文属性,以“人文公交”建设助力公交服务高质量发展2.2 “人文公交”是提升吸引力的必然要求随着私家车、网约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等个性化出行方式的快速发展,加之疫情影响,市民出行习惯发生深刻改变。

面对公共交通供给资源紧缺背景下集约化出行供给与个性化高品质出行诉求之间的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加快出行服务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济南公交把“以人为本”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中,不断丰富“以人为本”含义,一方面以乘客的需求为本,按照“一线一工程”方案科学安排调整运力,更好满足乘客需求;另一方面高度注重对员工的关爱,提升驾驶员服务能力和质量。

济南公交坚持“市民有需求、公交有响应”的工作导向,形成以“让市民乘客满意、让党委政府放心、让员工快乐工作、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2.3 “人文公交”是提升软实力的必要前提进入后疫情时代,提升公交行业的影响力,壮大公交行业的话语权,提升行业“软实力”是必由之路,而提高公交“软实力”,建设“人文公交”是必要前提。

提高公交“软实力”,首先要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城市道路时空资源的有限性与约束性决定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必须创新交通发展方式,引导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提高公交“软实力”,既要求公交企业转变理念开门纳谏,又要注重专业性与前瞻性,把智慧交通应用到具体实践中,还要统筹协调乘客、交通及城市之间的关系,实现交通、经济、人文素养的融合统一。

[9]。实现上述要求,均需要“人文公交”提供支撑。

3 “人文公交”建设实践“人文公交”是未来提升公交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最持久的力量、最靓丽的名片济南公交紧紧围绕“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的相关要求,持续深化“人文公交”建设,擦亮济南公交名片,推动新时代“人文公交”建设,打造济南城市名片。

3.1 挖掘“人文公交”的“根”和“魂”,将公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倡导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公交车打造成市民的私家车,把公交驾驶员努力培养成老百姓的专职司机”,让市民乘客乘坐公交车更加放心、舒心。

一是弘扬以“日行一善、及时行善、与人为善、崇德向善”为核心的公交“善”文化,激发职工“存善念、发善言、做善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0]持续打造“公交榜样 温暖泉城”文化品牌(图1),设立董事长奖励基金,完善榜样基金发放办法。

二是把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论语》普及,出版《公交论语》及《公交车厢论语》,让其精神融入每一位职工心中三是结合公交特点深入挖掘廉洁文化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充分利用公交车厢、公交候车亭、BRT站台等资源,打造139路“泉城清风号”线路(图2)、廉洁公益宣传候车亭,成为弘扬清廉文化、涵养清廉思想的流动宣传阵地。

3.2 传扬“人文公交”的“形”和“神”,将公交文化与城市精神融为一体积极打造亮丽流动风景线,利用公交载体为泉城文化代言,形成公交文化与城市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度共生的发展模式一是积极将泉城文化内涵植入十米公交车厢,形成“一车一亮点、一线一主题、车车有文化、辆辆皆不同”的特色公交车厢文化。

深挖济南历史文化底蕴,开展“七十二名泉系列、泉城印象系列”等主题宣传,推出国学车厢、名人名言车厢等主题车厢,2022年完成红动泉城、泉城印象·泉水叮咚、泉城印象·老建筑、公交论语·行而有礼、创建文明典范城等8个车厢主题上线工作,针对“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推出首条红色教育专线。

二是打造“爱心车厢”,把公交车打造成流动的城市展厅在星级服务、星级线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提档升级,推出一批“爱心车厢”,完善爱心低踏板、爱心专座、爱心服务箱等爱心设施,为乘客提供爱心服务三是将公交场站打造成宣传济南文化、传递社会文明的重要阵地,建设经七路“泉城八景”特色候车亭(图3),打造汉峪公交首末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22年10月济南公交集团入选全市首批十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名单。

四是讲好公交故事,传播公交声音,展示新时代公交人的使命、责任与担当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媒体矩阵,整体呈现出多点开花、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五是培养职工人文精神,树立社会大爱济南公交开通32条乡村振兴公交线路,170多个村庄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坐着公交车进城,架设起乡村振兴的“桥梁”。

3.3 延伸“人文公交”的“枝”和“叶”,将公交艺术文化与城市历史及精神特质融为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让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济南公交积极参与文化产业,挖掘公交“城市文明流动窗口”属性资源,用艺术点亮城市公共交通空间、传承和弘扬公共交通文化一是成立了山东交通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交通设施形象设计、文创产品开发与文化活动策划等业务,建立“城市交通+文化艺术”创新融合新模式。

二是构建具有济南公交特色的文创体系,形成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文创产业链,进一步传播公交品牌文化,结合公交发展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底蕴,打造了“朝花夕拾”公交纪念徽章、“纵横济南”公交书签等42款富有公交品牌属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图4),实现公交文创从无到有的新跨越,对济南公交导视设计、公交车身涂装设计进行了优化升级,对公交员工服装进行集行业化+个性化、创意性+完美性为一体的独特设计及面料工艺提升。

三是建设了黄岗公交场站公共交通主题文化公园、泉城公共交通展览馆和世界无轨电车博物馆建设(简称“一园两馆”),打造泉城公交文化艺术新阵地,提升市民文化视觉新观感,增强文化推广新体验 

3.4 守护“人文公交”的“纲”和“本”,将职工关怀与开展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注重人文关怀,让员工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关心与关怀,从而产生集体归属感,增强企业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形成攻坚克难的向心力,营造出和谐的企业氛围与企业文化。

一是持续开展“5.20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关心驾驶员的全方位发展,从公交驾驶员“调节力、发展力、向心力、凝聚力”四线发力,形成济南公交“家文化”品牌,有力支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关爱释放亲和力,对职工思想情绪定期进行“保养”。

推行员工情绪管理体系,以“部室包队、管理人员包线”形式,引进“人体生物钟”三节律观察和防控机制,引导职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运营服务中三是实施“暖心工程”,改善职工工作条件,为车队配建了食堂、澡堂和活动室,满足职工就餐及生活所需,并配置空调、电视和取暖设备,让职工更好休息;建立健全帮困扶贫机制,对困难职工实行动态帮扶,切实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开展退休纪念活动,为退休职工颁发纪念章和纪念品,强化退休职工人文关怀。

四是开展建功立业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安康杯”竞赛等活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五是组织开展职工“五小”竞赛,汇聚全员创新动能济南公交自2020年起推动开展了以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五小”竞赛活动,引导、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推动实现公交高质量发展(图5)。

4 结语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公交企业只有涅槃重生,才能创新发展,只有革故鼎新,才能有所突破,只有集聚人才,才会跨越发展人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向度,“人文公交”体现的是企业价值观及规范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包含了人的因素和企业的因素。

企无人则止,任何先进的管理都离不开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充分肯定通过打造“人文公交”,以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成就人为本,清晰愿景和使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公交从优秀走向卓越未来,济南公交将持续发力“人文公交”建设,努力实现“四个融为一体”,即将公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让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境界与社会主旋律同频共振;将公交文化与城市精神融为一体,让企业精神面貌与城市发展形象相得益彰;将公交文化艺术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及精神特质融为一体,让公交文化艺术发展汲取城市文化的精髓;将职工关怀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让职工更多感受企业的温暖,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宝贵力量。

参考文献:[ 1 ] 吴光章, 吕忠贤, 龚映丽.关于人文文化的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8(07): 36-41.[ 2 ]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 3 ] 钟廷勇, 许超亚, 李江娜.行业进入壁垒与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还是抑制? [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2, 23(01): 59-72.[ 4 ] 楼宇烈.中国人的人文精神[M].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5 ] 陆化普, 余卫平.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6 ] 陈奎.浅谈公交企业文化与人文管理[J].人民公交. 2013(02): 74-76.

[ 7 ] 姜辉.关于推动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  实施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的探讨[J].城市公共交通, 2020(03): 10-12.[ 8 ] 许中志.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J].人民公交, 2022(10): 10-19.

[ 9 ] 刘大山.创建“公交都市”重在提升“软实力”[N].南京日报, 2016-01-19(3).[ 10 ] 周建国, 国涛涛.融合“公交+艺术”, 联动“公交+人文”  开创“公交+文化”宣传新格局[J].城市公共交通, 2022(07): 12-13.

[ 11 ] 赵东云.文化就是力量——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品质[J].人民公交, 2016(08): 84-87.[ 12 ] 赵东云.风雨兼程, 与乘客市民同行——写在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成立70周年之际[J].人民公交, 2018(09): 69-75.

作者:李峰、孙庆军、武德、王逢宝作者单位: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文章发表于《城市公共交通》2023年第6期END

扫码关注我们来 源:交通研究所供 稿:孙庆军校 对:牛风田审 核:王逢宝监 制:周 欣

关于我们我中心主要从事公共交通规划、公交线网优化、数据分析及交通调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提升、标准化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安全技术咨询、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施/建设/运维、文化艺术创作、交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交通微观仿真、交通影响评价研究、公交都市与绿色出行城市创建技术咨询、会议承办及业务培训等业务。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