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风情(西藏人文风情)速看
跳宣舞,绣唐卡、吃藏式火锅、看鸟观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放眼拉萨的河谷平原、沟域你会发现一幅绝美的自然风光画卷冰川、花海、星空应有尽有另一方面藏戏、刺绣唐卡、高原河谷农业藏式火锅等人文风情同样熠熠生辉
拉萨河穿拉萨城而过形成拉萨河谷可以看到拉萨城区与农业景观交相辉映摄影/谢罡山川江河、大陆性冰川的水源细润着拉萨千万的生灵干净透明的星空是无数摄影、星空爱好者的向往之地神奇花海、日光之城等因素造就了典型的沟域拉萨
在这里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实激烈碰撞迸发出了许多精彩的人文风情宣舞的庄重华丽刺绣唐卡,藏香技艺的精美绝伦别样的自然环境加之科技的支撑造就了独特的高原农牧业今天的拉萨与“老知青”时期相比一切都是新的新速度、新科技、新技艺
……拉萨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人文景观一起来看看吧非遗拉萨在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的拉萨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琳琅满目它们代表着拉萨的文化之美代表了拉萨鲜活动人的生命力舞蹈:多姿多彩的舞步文化在拉萨非遗舞蹈并不“高冷”
拉萨的民间歌舞总是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普堆巴宣舞一种庄重华丽的千年古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曾一直是拉萨大型庆典上的专属表演
“宣”即歌舞之意,起源可追溯到古象雄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摄影/万春林宣舞与我们常见的藏族民间舞蹈不同它融合了说、唱、跳多种表现形式其服饰也极尽华丽尤其是女性的装扮跳舞时必须佩戴两个绿松石的装饰一个在头顶,一个在后脑
前围彩色围裙,背后披上彩带式披肩宣舞节奏缓慢,层次分明女性的动作恬静舒缓,男子则昂扬豪迈犹如叙述藏民族从远古走来的故事
热振羌姆兴起于林周县热振寺这种宗教舞步形式内容多样其独特的服饰、昂扬的舞步、悠长的腔调受到各地民众的欢迎摄影/卓·丹增曲培同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牛皮船舞是拉萨曲水县俊巴村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
舞蹈由边唱边跳的“阿惹”和身背牛皮船并击船发出声响为节奏跳舞的船夫合作表演整个舞蹈铿锵有力,粗狂朴实是船夫们独特的娱乐方式
牛皮船舞摄影/谢罡作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藏戏是西藏艺术的集大成者参与人数众多,演员服装复杂在表演的高潮阶段观众往往也加入歌舞,场面热烈成为观众与演员的一场大联欢
尼玛江热乡羊日岗村的藏戏队正在拉萨霍尔康庄园表演藏戏摄影/万春林手工:灵活的指尖艺术刺绣唐卡、布制面具、锻铜、藏香……这里拥有丰富多彩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与木雕密不可分拉萨木雕技艺
包括藏式建筑木头构件藏式家具等雕刻出来的图案有花叶、龙凤、鹏鸟等浮雕、镂空等各种技法更是历代木雕匠人文化理念和审美的积淀
木雕是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建筑、家具和其他各类装饰品上都有广泛应用摄影/王宁在拉萨河畔的达孜区内一位师傅正给藏戏面具用咖啡色的“泥”进行修饰屋里的几个工匠,或制作泥模或给脱了胎的面具刷上白底这便是西藏自治区“
贴布脱胎面具”传习所它的建立使这项历史相传已逾千年的面具制作技艺得以发扬光大
泥模晾干后脱胎成型最后打磨上色,不仅用于藏戏表演中其本身也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摄影/万春林唐卡是藏文化中另一张绚丽的名片在墨竹工卡县有着独特的刺绣唐卡如今这门技艺已突破家族限制并且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学习刺绣唐卡手艺
堆绣唐卡,拉萨的另一项非遗手工艺人们用各色布料剪切、堆贴、绣制出美丽而立体的唐卡画面其画幅通常十分巨大,颇为震撼摄影/普布次仁乡土拉萨拉萨地处西藏中部北靠念青唐古拉山,南依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穿过市区和郊县
在郊县中,高原农牧业景观绚丽多姿北部草原绿色茫茫,牧歌悠扬在河谷中,拉萨河孕育了拉萨独特的农耕文明农业:神奇的高原河谷农牧业这里是我国三大牧区之一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将西藏分为了藏北、藏南和藏东南
西起阿里地区狮泉河东抵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这是西藏农牧区的重要分水岭以北是广袤的羌塘高原和牧区以南则是“一江两河”河谷地带的农区
每到春播秋收时拉萨乡间的藏族乡民进行望果节的仪式在翠绿的田野间增添了一丝厚重的农业文明气息摄影/普布次仁拉萨以北100余公里就是平均海拔4300米的藏北当雄草原这里水草丰美,是拉萨传统的天然牧场拥有地热、温泉、雪山、冰川、湖泊
河流、湿地、草甸等众多景观这里组成了拉萨北部独特的草原生态环境以及高原游牧文化
农牧业的交汇带给了拉萨富饶孕育出了拉萨独特的历史文明摄影/格桑次仁辽阔的草原景观和多民族融合的元素让当雄草原独具魅力每到4月下旬时候当雄的阿热湿地便开始热闹起来草原的主人之一黑颈鹤便会从林周县澎波河谷飞来
它是藏族人家十分喜爱的仙鹤作为全球15种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在当雄草原上欣赏黑颈鹤也是这里独有的景观
青稞是拉萨主要的农业作物群山环绕下,绿油油的青稞田为高原增添了一抹亮色摄影/林文生活:乡间生活的新风尚在拉萨的农村你既能看到传统的农业劳作景象又能看到现代化的收割方式既能领略到藏族传统的节气民俗又能感受到新时代的时尚气息
拉萨的乡村处处充满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元素
现代化生活正在成为拉萨乡间的新景观摄影/周伟以唐古村为例历史上曾是拉萨市的贫困村现在当你走进唐古村时看到的并不是落后的面貌而是一个个整洁干净的温室大棚甚至还有马术体验中心等现代化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唐古村的蔬菜大棚更是为林周的农业产业
增添了一抹亮色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村正在秋收摄影/贡嘎来松牦牛养殖是拉萨的重要产业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牦牛养殖也在向科技养殖发展在林周县,一排排新式的养殖厂以及从内地引进的奶牛养殖成为拉萨郊县的新景观不止林周县,其实在拉萨的许多村县
既有靠挖虫草致富也有依靠直播而成名还有靠藏绣、唐卡等技艺赢得市场的手工艺者他们在保持传统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社会让拉萨成为了传统与现代并存之地
在拉萨乡间处处可见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生产生活摄影/朗加鸟兽:拉萨周边的观鸟佳地宗角禄康、拉鲁湿地、药王山以及墨竹工卡县、林周县等地的湿地都是拉萨周边看动物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自然爱好者来日光城看鸟观兽他们为拉萨旅游探索开辟着新路线
宗角禄康公园坐落在布达拉宫的后面水面正对布达拉宫日出时龙王潭中落满了飞来的斑头雁和赤麻鸭摄影/刘璐在拉萨城区的街巷中戴胜、山斑鸠、灰背伯劳是极为常见的鸟因而也被观鸟者称作“拉萨三宝”事实上,戴胜是拉萨城中
既漂亮又好认的鸟即使它离你很远,只要看到黄脖子细长嘴和头顶的一撮毛便可以大胆地确认它是戴胜如果在雪域高原观看海鸥听着像是段子其实这是最没有悬念的事实在布达拉宫背后的宗角禄康这里有许多栖息着的棕头鸥它们慵懒地等着游客的投喂
罗布卡林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这里不仅有拉萨常见的花木还有来自喜马拉雅的奇花异草非常独特的是这里还生活着成群的大紫胸鹦鹉此景在其它城市很难见到摄影/刘璐曲水县的雄色寺是观看藏马鸡的好去处林周县湿地则是
黑颈鹤的乐园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明显的鉴别特征是颈部三分之一的羽毛为黑色2003年林周县就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成群的黑颈鹤飞来这里越冬主要食物是田里收割后残留的青稞
忙着吃青稞的黑颈鹤、斑头雁和赤麻鸭摄影/刘璐食在拉萨千百年来的汉藏交流与种植交通、仓储水平的发展拉萨人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食谱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甜茶、青稞酒依然盛行的同时藏餐也在不断变化革新更有国内外的美食汇聚在这座高原之城
美食:汉藏交流的汇集地如今的拉萨不再是只有藏餐的高原孤味之城而是一座敞开怀抱的美食聚集地大家都知道青稞是藏民族饮食的火种它养育了先民使人们来到如今蔬果丰硕的时代从一粒青稞开始一条全新的拉萨美食之路正在崛起
这些食材经由拉萨人的匠心转化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美食
藏地传统食材的新吃法——青稞啤酒摄影/张静拉萨是农牧区交汇的地方其不同的饮食风格也在此交流融合1727年清政府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起各地饮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传入西藏藏式火锅就是其典型代表它用的是类似老北京火锅的铜锅
先把所有食材整齐地放在涮锅里加汤炖熟汤底是牦牛骨汤,食材丰富口味偏淡。强调原汁原味以牦牛肉为主的肉类上锅后便可以直接吃,也可配以各种蘸料
藏火锅摄影/南木加或许对于拉萨人来说一壶甜茶、一碗藏面、一份酸萝卜以及一张牛肉饼是开启新一天的最佳选择而遍布八廓街大街小巷的茶馆便是品尝这类美食的绝佳选择地这里不仅有藏餐、尼泊尔餐还有西餐、咖啡厅更汇集了串串、手抓肉、陕西面等南北美食
就算是凌晨三四点来这里也总能找到饭吃
藏式烤土豆牛排摄影/张静蔬果:高原上的“菜篮子”和“果篮子”考古发现在青藏高原缓慢隆起过程中至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拉萨河谷地带的气候还相当温暖湿润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拉萨地区的人类先祖就利用山前
广阔肥沃台地从事农耕到了松赞干布时期青稞糌粑、牛羊肉、奶酪这时已逐渐成为高原居民的主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对藏地农业发展和饮食习惯都带来影响拉萨曲水县的才纳乡据说就是文成公主最初种菜的地方时至今日,这里的农业示范园
已成为西藏最具示范作用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今天拉萨人的“菜篮子”和“果篮子”品种多样摄影/许阳拉萨地处高原植物自然生长期短但从现代农业的视角观察也有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地理和气候如太阳辐射强、紫外线丰富气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夏季雨水丰沛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适宜发展太阳能温室和大棚农业“拉萨夜雨”美妙无比而日温差大,这使喜凉作物单产高品质优,比如萝卜、白菜等实践证明,拉萨这座日光城只要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采取保温防寒、浇水施肥通风换气等措施都可以生产出蔬菜来,一年四季皆可轮作
墨竹工卡的蔬菜大棚摄影/阿旺洛桑故事拉萨1200年前,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西藏和平解放后拉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众多新兴企业和新时代的“拉萨人”成为了拉萨发展的新标志他们为这座高原新城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老知青:拉萨全面发展的前辈们上个世纪60年代来自于北京、山东、江苏等地的200多名知情抵达林周,他们开荒地、修水坝在这里开启了他们几十年的拉萨故事
西藏和平解放后十八军开垦林周的荒地变农田拉开了林周农场建设的序幕供图/冼德刚解放军进藏之初从内地到拉萨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不要说汽车交通就连骡、马、牦牛行进起来都费劲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解放军提出了“开荒生产、自力更生
站稳脚跟、建设西藏”等战略方针经过一代代的艰苦奋斗公路修了、铁路通了“拉萨粮仓”建成了拉萨也终于迎来了新发展
被放生的金丝牦牛站在山岗上远处则是拉萨的现代化新城摄影/吕宇理新拉萨:新目标、新跨越、新发展2016年,在江苏援藏项目支持下雪鹰航空成立拉萨拥有了第一批藏族女飞行员从拉萨到苏州从牧区到江南从当雄草原到黑颈鹤气息之地
现在的“雪鹰”不仅为拉萨输送大批人才还为拉萨的空中救援和飞播造林贡献着力量
雪鹰航空培育出了第一批藏族直升机飞行员摄影/南木加科技的发展才能带动拉萨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鱼跃制氧到藏源科技都体现了科技兴,经济才能发展的道理除此以外藏族许多的传统工艺在援藏干部的鼓励下一些藏族手工艺者走出高原
把藏族艺术品介绍给更多的人这也成为了他们致富的新途径
因为高原氧气稀薄鱼跃制氧利用科技手段专门从事氧气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推动拉萨成为全国最大的氧气制造基地之一摄影/沈云遥观星之城,赏花秘境辫状水系,非遗之花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沟域之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高原日光城
使得拉萨的生命力在非遗中精彩绽放布制面具、木雕等技艺重焕新生新时代,拉萨的高原农牧业有了新发展果蔬更齐全,美食更丰富从“老知青”的年代开始一步一步走来拉萨正在以崭新的面貌焕发新生机迎接新发展、创造新未来
偌大的拉萨到底还有多少美?等待着你去发现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你不知道的拉萨特刊”点击封面或阅读原文免费领取今天起到国庆假期结束共1000本先到先得
话题你还知道拉萨的哪些美丽风情?- END -编辑 | 堃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号:dili360)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风情(西藏人文风情)速看
跳宣舞,绣唐卡、吃藏式火锅、看鸟观兽……
-
人文风情(西藏人文风情)这都可以
四川,一个毕生必去的地方,这里拥有九寨沟、稻城亚丁、海螺沟、都江堰、青城山、四姑娘山、乐山大佛、峨眉山等经典景点,更有川藏线31…
- 人文风情(西双版纳人文风情)满满干货
- 人文风情(人文风情包括哪些方面)一看就会
- 人文是什么意思解释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
- 中国人文地理课程的意见人文地理精编八年级电子书
- 人文的通俗解释人文题库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