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关怀是什么(人文关怀是什么意思近义词)硬核推荐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星教师主题巡讲陈宇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全国著名班主任【本文整理自陈宇老师在班主任育人方略及带班艺术——“星教师”

人文关怀是什么(人文关怀是什么意思近义词)硬核推荐

 

星教师主题巡讲

陈宇南京第三高级中学全国著名班主任【本文整理自陈宇老师在班主任育人方略及带班艺术——“星教师”创新主题巡讲的讲座实录,内容有删减】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面向集体的教育”,重点和大家探讨一下教育学生有哪些基本原则。

规则约束,人文关怀

我认为,管理中一定有刚性的成分,但教育学生更需要“柔性”,所以第一个原则就是“规则约束,人文关怀”先说刚性的部分在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会抱怨:“很多同学就是不遵守班规,还是屡屡违规”由此得出结论:学生难教育,听不进道理。

无奈之下,一些班主任放弃了规则教育,代之以简单的处罚事实上,规则的教育确实有难度,而且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历经反复的工作但是,规则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班主任的重要本职工作,切不可因为难度大就轻易放弃。

我在教室里借鉴了日本的“5S”管理办法(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词的缩写),意在通过对个人物品的整理和室内环境的清洁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培养好习惯最终实现人的素质提升因此我对新生的要求总是很“简单”,但说到就要做到,比如,每天下午放学前要求学生要做好几件事再离开教室:。

①将桌面收拾干净,不留任何物品;②整理好抽屉,不留垃圾;③椅子推入课桌下,把课桌按照坐标摆放整齐;④低头检查你座位周边,如有垃圾纸屑,请捡起带走同时,我的班级也有两条高压线,一是任何侮辱老师的言行(不管有什么原因,请找班主任说明情况,寻求帮助);一是欺负同学。

不管谁触碰了,都会受到严厉处罚,原则问题不能谈判但是学生就是学生,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如何让学生更加愿意听从我们的教育和劝导,我觉得人文关怀少不了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霍桑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而且当一个人被关注时,其表现将更加优异。

受此启发,我长期坚持大面积和学生谈心为了不遗漏学生,我坚持按照学号的顺序和学生进行谈心,也通过周记和学生笔谈,还重视通过QQ群等方式和家长保持沟通现在我们说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也无外乎这三种方式:语言交流、书面交流、网络交流。

所以建议老师们用好这三个武器给学生人文关怀还有很多具体、有效的方式,比如我在班级里坚持办集体生日会,为每一个孩子过生日在我的办公室的墙上,贴的不是规章制度、计划总结,而是每一个学生的生日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我们欢聚一堂,为这个月过生日的孩子庆贺成长。

我也会为孩子送上生日贺卡,还经常会在贺卡里藏东西,比如一封信:“今天你长了一岁,老师有些话想跟你说……”平时可能孩子听不进去,但是在过生日这一天,老师对他说了什么,为他做了什么,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一直到了高三,所有的活动都被取消,但孩子们坚持18岁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日,还是要在校园里度过。

我曾经在一本书里面写过“把班级变成一个家”,家里面最重要的不是电器、家具、房子,而是家人之间的亲情。一个班级要有浓浓的人情味,要互相之间有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决策之前,调查先行

有一句叫管理就是决策,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所以我给大家送上第二条建议:决策之前,调查先行学生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我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该怎么办”?这是在寻求策略但我觉得我们的思维起点要向前移,去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当我们不断问自己:他为什么总是迟到?他为什么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他的作业为什么总是交不上来?我们就在一步一步接近教育的本质而用于掌握学生情况的调查方法有很多,比如谈话法、调查问卷法、座谈会法、书面交流法(周记、书信、纸条)等。

我们班里就有各式调查问卷,给学生的、给家长的、给老师的……以家长调查问卷为例,给家长发放问卷,是因为老师只能看见学生的在校表现,得到的学生信息不是立体的,因此需要家长提供更多信息帮助我们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当然,不是一份调查问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我们应当去追根溯源我们会在问卷中询问家长的职业,因为家长的职业直接决定了孩子的生活的社会层次然后询问孩子在家里的具体情况,比如家里谁管孩子、孩子的居住条件如何(是跟父母一块儿睡,还是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每天怎么上学、早餐怎么吃、每个月给多少零花钱,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等,这都需要家长跟我们如实反映。

在问卷的最后,我们还会问家长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待,希望老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等尤其是问到需要老师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帮助时,不管家长文化程度如何,回答得专不专业,他们其实都会对班主任油然升起一种感觉:这个老师非常用心,他很关注我的孩子,也尊重我们家长。

而在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的同时,这也会让我们反思: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如果不了解,我们教育的底气何来?三公原则,阳光管理

今天听李教授提到“阳光”这个词,“阳光管理”是民主、进步的管理理念,是班主任带班的重要战略思想班级阳光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公平、公正、公开1公平:不偏不倚我觉得一个老师在班级里最起码要做到公平,不偏不倚从技术层面讲,就是如果有两个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一定会受到同等程度的处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形式。

但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公平并不容易,因为班主任和不同学生的感情和关系是不一样的这种“人情”,对班主任的决断和处置会造成一定影响有个简单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按章办事,规则面前一律平等班级规则不仅对学生是约束,对教师也同样如此。

所以,如果在班级里遇到需要反复处理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地方肯定需要建立规则规则会帮助我们避免一遍遍的说教,也避免目前老师和学生就一个问题反复“纠缠”,大量消耗双方精力的困境需要注意的是,规则的设定一定要明确,对行为有客观准确的描述,不会因人而异。

比如针对“迟到”,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老师会根据心情不同做出不同的判断,那我们就商定,以第二遍铃声结束的时刻为准,如果铃声停止后,你还没有进入教室,就认定为迟到2公正:正义、合理光公平是不够的,因为公平的行为不一定都对,所以还要强调公正。

什么叫公正?它有个近义词,那就是正义,所以说班级管理其本身还必须正义合理那什么才是合理的?我认为有两条线需要注意:底线是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高线是引导学生向上向善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当中所有的效应都是暂时的、局部的。

所以我们在班级的每一个做法,我觉得至少要经过两个考验,第一个是良心的拷问:做这件事情我亏心不亏心?是不是为了达到效果用伎俩蒙骗了学生?第二个是时间的考验:我们的做法在今天来看有成效,但在5年、10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是不是依然有好的效果?。

正义的制度是“善的制度”,只有善的制度才能把人变善也给老师们看一个大数据,这是2014年我做的一个关于学生眼中最应该具备的职业品格的调查,78.3%的学生选择“公正”,而排名第二的“教育技能”的支持率才6.7%,这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所以我讲,公正是老师的立足之本3公开:正义、合理班级管理不搞暗箱操作是阳光管理的基本要求,各项工作都需要公开透明,让班级管理细节暴露在阳光之下,经得起质询、推敲而且主动公开到家长层面,也对家长是一种尊重,保证了他们的知情权,反过来对老师自身也是一种保护。

4发扬民主,尊重权利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别人,所以我把尊重权利列为第四条原则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面,不管成绩高低、表现好坏,都有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投票权等,尤其要和大家强调隐私权,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不尊重学生的隐私,对学生的物品随意毁坏、没收扣留,就有可能出问题。

举一个尊重权利的实例我们采用了班级两会制,班里的所有重大事项都交给班级两会,我从来不一个人说了算,但我会做引导工作同时,班里也有小组座谈会这样一个对话平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小组座谈会可以讨论班级事务,可以展开头脑风暴,提出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对班级管理问题“吐槽”。

我希望老师们也经常把讲话的机会让出来,听听民声民意,让学生把话放在台面上说又比如在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上,我觉得应该把在班级工作的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所以我们建立了岗位招标制度招标很好玩,既可以发现人才,又能做到公平。

比如说安排值日生的问题,我从来不安排值日生,而是设置岗位,让学生自己去投标、领标,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服从者,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老师也不再是独裁者,而是变成策划者当然,不是说大家一定都要在班级搞招标制度,而是希望大家要有放权的意识,放权就是分责,这样,每个孩子都为班级承担责任,都在为班级付出。

多元评价 重在激励

问我怎么把班级带好,我觉得我就靠两个东西,一是靠人心,教育是以心换心的事业,心被我们收服了,一切都OK第二就是靠评价评价是指挥棒,我们应该很清醒地意识到,抓在我们手上的有力武器,不是权力而是评价智慧的班主任不是用权力做事,而是能巧妙借用资源,比如说利用评价来调动学生。

但我们知道学生是不同的,那只有用多元的评价才能所有孩子得到一定的认可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同意,关键是方法跟老师们推荐我在班级进行评价的三个方法第一是有岗位就有评价,第二是所有的制度一定有评价,第三是评价要触及到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一个人,这三点希望老师们把握住。

任何评价制度如果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就不是好制度,因此谈到评价,我觉得这个硬评价要有,比如说量化评分以及配套的奖惩,但很多问题是不能量化的,所以更多的还要有软评价,如班级的舆论、价值观、集体氛围等我们班有全套的量化评分制度,但我不靠它“吃饭”。

我特地提出来,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大家共同形成、又共同遵循的,对一些事迹的主流的看法,所以学生不扔垃圾,不是因扔了垃圾要罚款,而是因为我们班级是全校最美丽、最干净的班级,这个环境,我们班共同创造的,引以为豪,这就是价值观在行动。

我们要让学生从不敢犯错到不好意思犯错,敢犯错是靠制度来约束的,而不好意思犯错是价值观引导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班级正义、健康的氛围上我们班每周有“班级之星”的评选,每月有“风云人物”的评选等,强调寻找正能量,树正面典型,鼓励阶段性的好表现,让更多的学生有被认可的机会。

学生就好比是一颗一颗的星星,我们要擦亮那一颗一颗的星星,让他们发光,而不是让他暗淡

我们班级最高规格的奖励不是“三好学生”,而是感动班级“年度人物”,因为一年才评一次,每次评下来,只有一个年度人物和四个提名奖,很难得的所以我们会班级年度人物获奖者制作奖牌,颁发独具匠心的礼品这是我给2012年度人物赠送的奖品,看上去很普通,但这是我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学校领导奖励给我的,我珍藏了,然后送给我的学生,所以意义完全不一样。

老师们,我们这是在做什么?就是在做影响学生成长的大事件!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大事件”的概念:一个人一辈子会认识很多人,会经历很多事,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有几件?学生时代有没有这样的“大事件”? 但是“大事件”关注的是“小人”,因为班级是由一群普普通通的孩子构成,我们要通过很细节的地方来发现这些孩子。

往往一个劳动岗位背后就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可能成绩不怎么好,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班级变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优秀我们班主任的任务就是让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活得有尊严“时间四象管理法”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时间四象管理法”班主任们问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摆脱出来?首先要会规划,规划就要赢得时间“时间四象管理法”就是我们要学会对事件分类,提高你的效率“时间四象管理法”只将事情归为四类:很重要,又很紧急;不重要但马上要办;很重要但不紧急;既不重要又不紧急。

我特别跟老师提出第三类事情:很重要但不紧急一个人或一个班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得抽出时间做很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比如你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将会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你每天要和孩子谈话,你每天要和家长沟通,这个事情不紧急但很重要。

又比如老师评职称的时候拿不出论文,写文章很重要,但它不紧急,正因为不紧急,被很多人给忽视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跟老师们互动了,非常遗憾带着一颗分享的心,感谢老师们聆听,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原创声明 | 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欢迎朋友圈分享,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邹雪平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