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渊薮什么意思(人文渊薮怎么读什么意思)不要告诉别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位于邵东县北部,东连廉桥镇,南邻黄陂桥乡,宋家塘、大禾塘街道办事处,西接牛马司镇,北与新邵县陈家坊镇、太芝庙乡交界。

人文渊薮什么意思(人文渊薮怎么读什么意思)不要告诉别人

 

【邵东地名辞典】黑田铺镇,位于邵东县北部,东连廉桥镇,南邻黄陂桥乡,宋家塘、大禾塘街道办事处,西接牛马司镇,北与新邵县陈家坊镇、太芝庙乡交界黑田铺镇历来为宝庆府重镇,明清时居宝庆府四大名铺之首,曾有“东路黑田铺”的美誉。

黑田铺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南距邵东新火车站2公里通过绿汀大道、建设北路、明珠大道、衡宝路、金龙大桥与县城两市镇相连,娄邵铁路、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223省道东西方向穿境而过

(资东书院)  邵阳至长沙的古驿道,俗称宝庆府大东路从邵阳城出发,东行七十里,抵今邵东县北部与新邵县交界之处,有驿站叫黑田铺  邵阳自西汉置驿,至明清时期驿道逐渐完备从邵阳城通往四方的驿道上,东路的黑田铺、南路的五峰铺、西路的岩口铺、北路的巨口铺,号称“宝庆四大名铺”。

驿道上的商旅穿梭,带来了黑田铺的繁荣,时人有“日过千位客,夜宿八百人”之说清代文学家李宗瀚留宿黑田铺时,亦曾写下“黑田人静起残更,徒旅成行夜不惊”的诗句史料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黑田铺就有南杂、布匹、药号、饭店、客栈等商铺54家,是当时大东路上最繁华的集镇之一。

  关于黑田铺地名的来历,传说在唐朝时期,此处曾有一间钉鞋铺,为过往客商修制钉鞋钉鞋铺旁边有一株古老的杉树,树上有一个顺风球,每到夜晚便闪闪发亮,照亮钉鞋匠做钉鞋,故人们称此为光明铺后来,一位路过此地的盗贼,将顺风球给偷走了,钉鞋铺的夜晚从此黯淡无光,所以改称黑田铺。

但传说终归传说,不见得靠谱,因为按照另一种说法,黑田铺这个地名到元代才有元末宝庆守将唐隆道,曾主持重建大东路,并在此新设驿站和营寨驿站修好后,手下请他命名唐隆道想了想说,行人天亮时从邵阳城出发,行至这里刚好傍晚,天色将黑,此地就叫黑天铺吧。

因“天”与“田”谐音,后来此地便称作黑田铺后一种说法似乎可信度更高  事实上,在两宋时期,此地曾叫杉木铺宋代诗人陈与义,曾来邵阳拜访另一诗人周静之,路过此地时写过两首诗一首是《将至杉木铺望野人居》:“春风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诗我不如。

数株苍桧遮官道,一树桃花映草庐”另一首是《晓发杉木》:“古泽春光淡,高林露气清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据清代文献家邓显鹤考证,这两首诗中的杉木铺,就是后来的黑田铺。

  从陈与义诗中的描述来看,宋代的杉木铺还颇为荒凉,可杉木铺地名却因陈与义的诗载入了史册清道光《宝庆府志》的“疆里记”中,“黑田铺”地名之后,特地记载“有古杉木铺”并援引清代著名学者、宁乡人黄本骥《湖南方物志:三长物斋长说》中的记述:“自湘乡永丰市入邵阳境,有古杉二株,霜皮尽褪,铁杆高撑,大十余围,高十余丈,小枝下拂,有龙爪拏空之势。

土人云枯木已百年,仍铁立如故又十里许,复有二杉,高大相若,皮皱叶秃,生意婆娑,反不及道左枯株可入画境”《宝庆府志》还不惜篇幅,将陈与义的两首诗以及时人的数十首倡和诗收录其中这些珍贵笔墨的流传,给黑田铺增添了不少文化底气。

(蚂蝗冲引水工程)  黑田铺从古驿站演变成人文渊薮之地,则是始于一所书院的问世由于地处著名的“土匪窝”龙山山脉南端,黑田铺曾经匪患严重,清代官府因此在这里设有巡检司巡检司虽为地方军事机构,可道光年间其两任巡检都热心倡导办学,从而开启了黑田铺一方文脉。

道光初年,黑田司巡检姜镛倡办义学(免费学校),当地人谢俊臣率先捐田五亩二分后因姜镛卸任,义学未能办成道光七年(1927年),继任巡检沈登伍接力办学,倡建资东书院,得到了当地人谢如平、刘清溪的积极响应刘清溪时年七十,家人原计划为他做寿。

可得知捐资兴学消息后,他毅然说服家人取消寿宴,慷慨捐田八亩办学,一时传为美谈在他们的影响下,各方人士踊跃捐献,共募得学田60余亩  资东书院初建于黑田铺枫树坳,门头校名由当地书法名流谢刚五书写,校门两侧配以“资水源头会,东山道貌高”楹联,颇具文化品位。

书院设首事3人,院务由山长(校长)主持,聘举人为教习,设经理管事务学生多为富家子弟,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教习间或讲解经文,学生以自读为主,可随时问经,旬日由山长命题作文作文一月一总评,名列前茅的给予奖励。

作为邵阳当时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资东书院还十分注重社会公益性,凡周边乡村的贫穷学生,即使未在资东书院就读,也可以到书院领题作文  道光十六年(1836年),官府裁撤黑田铺巡检司书院职员唐人杰上书请求将巡检司旧址转给资东书院办学,得官府许可。

资东书院于是搬迁至巡检司旧址办学枫树坳校舍则改为凉亭,取名书香亭,供驿道上过往路人休憩其后20多年,书院一度停办咸丰十年(1860年),当地人姚熙庸、谢树池主张恢复资东书院,得官府支持,后募得学田500余亩,书院得以恢复,一直到光绪年间仍兴学不断。

民国时期,资东书院改为新式学堂1935年因经费不足,再次停办后得国军63师师长陈光中捐赠法币2000元,于1937年复校  从清代到民国,资东书院走出了众多精英人物,如清末反洋教运动首领贺金声、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匡互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谢伯俞等等。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精英人物,几乎全是革命者究其深层原因,除了与邵阳人逞强、霸蛮的性格特点有关外,或许还与资东书院“道貌高”的精神追求相关  除了朗朗书声之外,黑田铺还富有人文关怀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路人走累了就想找个地方歇歇脚,下雨时就想找个地方避避雨。

山间路旁的凉亭,便是一个地方古朴民风的标志地处交通要道的黑田铺,旧时凉亭众多,有些凉亭还有专人打理资东书院旧址的书香亭,就是租给一户人家居住,由住户打理书院立下规定,每年清明到中秋,住户必须烧茶供水,以利行人之便。

为补贴住户人家生活之不足,资东书院则给予住户少量田土遗憾的是,书香亭现已无存

(康阜亭)  而留存至今的康阜亭、惠风亭等,则成为了当地的一道风景位于康阜岭上的康阜亭,以四副楹联著称于世南门的楹联是:“康乐和亲,过客思逢盛世;阜财解困,行人喜咏南风”北门的楹联是:“康衢利驱驰,暂停马足;阜岭多葱郁,试望龙山。

”亭内壁上的楹联是:“上岭难平气,下岭气难平,暂坐数分钟,平平气;抬夫欲息肩,挑夫肩欲息,缓行几步路,息息肩”亭内壁的另一面还有一联是:“此间林石颇佳,且驻马衔环,暂洗征尘舒望眼;自古关山难越,恰感时促物,好趁粉壁寄闲心。

”亭内休憩之际,顺便欣赏一番这些楹联,令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康阜亭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末,邵阳县分为18乡56都,黑田铺属安上都民国24年实行保甲制,黑田铺设宝善乡1952年邵东县建制后,黑田铺是十五区区公所所在地。

1958年设立黑田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2013年撤乡设镇虽然是邵东比较晚撤乡设镇的乡镇,但黑田铺经济发展势头喜人,现已形成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两大产业聚集地由于距离县城近,随着邵东县城的发展方向东移北靠,预计用不了多久黑田铺就会与县城融为一体。

  人文荟萃,用这四个字来形容黑田铺,很贴切。(文/谢志东)

(金玉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