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素质包括哪些(人文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一篇读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下面是我在近期在同济举行的中美关于素质培养的研讨会上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谈谈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问题

人文素质包括哪些(人文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一篇读懂

 

下面是我在近期在同济举行的中美关于素质培养的研讨会上的发言,与大家分享谈谈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问题内容提要: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本文在剖析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展开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受教育者人格的问题,主要包括四条途径:感化重于教化;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

在同济大学教学工作会议上,一位教授说,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在中小学,大学主要是靠人文氛围我当时发言对这一观点谈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我认为,大学仍然有人文素质教育,我们是搞通识教育,很多基础课,包括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课程占十七个学分,这里面就有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

再加上我们公共文科的选修课,大多关于人文素养提高的课程所以我说大学里仍然有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一个问题那么,到底什么叫人文素质、什么叫人格塑造呢?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

“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如果说科学和实用的重点是解决如何做事的话,那么人文主要解决如何做人做事和做人,这就像五四时期用的一个比喻,如舟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用做事的方法做人,用做人的方法做事,都会带来麻烦用做事方法做事,用做人的方法做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才是我们培养的真正的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我老这样想,我们教的人他很会做事,他的科研能力、应用能力非常强,但他不会做人,一不留神,他就是黑客;一不留神,他发明的三聚氰胺交给奶农并告诉奶农可以加到牛奶里头去。

如果是他做事能力差,他只会做人,那他也会成为雷锋,成为学雷锋的标兵我是这样想这个问题的理想的状态是他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做人重于做事,所以要注重人文素养、人文素质的教育一、何谓人文素养?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

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

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二、何谓人格?所谓人格,这个词用得非常多,给一个准确的定义,非常困难我在网上搜,什么叫人格,最简单的说法是“做人的资格”咦,做人还要有资格?他后面解释,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彰显出来的特质,这就是人的人格。

人的很多没有脱离动物性的一面,就是人格低下;高于动物性越高,人格越高尚这是一种解释就是指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起码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它体现为人的尊严和自立意识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

我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外观形象,以及他行为做事彰显出来的基本特征内在气质,外观形象,还有一个,不是你光说得好,你的行为做事体现出来的特质三者合一称之为人的人格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西方语言中“人格”一词(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多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l,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会功能。

网上流传:社会是最好的大学,人格是最高尚的学位人类的人格意识、人格尊严和理想人格追求,是文明发展的产物对执政者的人格要求是忧民、寡欲,对武士的人格要求是勇敢、忠诚,对平民的人格要求是节制、勤俭,对知识分子的人格要求是儒雅、智慧。

人格,高尚的人格,靠不靠教育养成?教育肯定在起作用那么,怎么来教育我们的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塑造高尚的人格精神、人格情怀呢?三、如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塑造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科学、应用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和实用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人格教育但是,全员育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高尚人格培育,是所有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到底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尚人格培育呢?我的体会有四点:

1、以心育心,感化重于教化这是我从教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特别是我们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不要说学生,同济大学一些老师都认为要取消这些课程,认为这门课占太多学分,占用学生太多时间要求取消这个课程的,本身有他的合理性。

因为我们没把这些课程教好没有达到它应该达到的高度没有教好,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我们要努力,我们要改革,但不是把它就一脚踢开社会主义大学的属性,不仅仅要培养建设者,还要培养我们事业的接班人而不是让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我们事业的掘墓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那我要说的是,我感受的是为什么没有教好这门课?既有水平问题也有很多人的态度问题教这门课的,首先你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千万不能有人格的两重性,我信的是一套,讲的是另一套。

你怎么能用你的心去感化同学?要以心育心,最起码你在课堂上所讲的是你相信的,你不相信的,可以摺叠起来,不去讲它们你用你相信的那些观念理念去感化我们的学生当然教这门课的还有纪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育人。

当然了,千万不能是伪信仰!你自己不真信,就不可能真诚,就不会有真情,就感化不了学生还有一些老师,我讲的不仅仅是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还有很多其他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包括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对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抵触的、批判的越少,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教得越好。

你是专业课老师,你讲你的专业课,你也有育人的责任,但你不要上来就说“你们信不信马克思主义,反正我不信”你给学生讲这些,我不知用意何在?你不信你就讲你的专业,不是让你来讲马克思主义嘛还有一些老师,在大讲自己如何如何会挣钱。

还有的年轻老师讲自己如何如何会谈女朋友听到别人这么议论,在网上也看到学生这方面的帖子,我不知道——我这个年龄的人,怎么都想不明白,你这样讲,学生就会对你肃然起敬啦?就会羡慕:哇,某某老师真厉害,年轻轻的就谈了。

20个女朋友,真牛!这分明是在吹牛嘛当然,教师也是人,教师的人生中确实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生活上的,事业上的,甚至是感情上的困难和障碍不要把我们的困难,把我们自己心灵中,自己内心里一些不如意的东西带到课堂上,带给学生,我们要用我们阳光的心态,去驱散因为现在社会土壤、社会环境的不健康给学生心灵中带来的阴霾。

如果我们用灰色的东西会加重他心中灰色的东西,我们要用我们的阳光点亮他心中的明灯2、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到学生我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见诸报端的北京大学一个新生报到,带了很多行李,这个孩子拉不动。

这个孩子是个好孩子,因为现在报到没有家长送,很了不得他拉不动行李突然看到一个老人,就请那位老人帮自己看行李,他就去报到都报到完了,两个小时后,回来一看,老人还坐在那里帮他看行李他说声谢谢就走了开学典礼上,他看到这个老人就坐在台上,那就是季羡林。

当时是北大的副校长这个学生非常感动这就叫人格试想一下,一个校领导,一个老人,给一个新生,坐在校园里看行李,能看两个小时,这人格是高尚的人格不是光喊出来的,这是做出来的这个学生感动了,这个学生对同学们说了这个故事,这个学生周围的人就都被感动了。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人格感化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良性人格氛围的熏陶中,人格塑造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3、因材施教,点石成金因材施教是孔子率先提出来的里面还有故事,子路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是不是一听到就应该干,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子曰:有父兄在,怎么能一听到就干。

冉求向孔子提出同样的问题,子曰:对,一听到就应该去干!其他弟子问孔子,同样的问题,为何给出不同的答案?子曰:子路是好勇的人,故让他三思而行;冉求是退缩不前的人,故鼓励他当机立断,说干就干这就是有名的因材施教的来历。

我们的思政课,上的都是大班,一百多人,怎么因材施教?过去私塾是可以因材施教,就教几个学生,每个学生什么特点,他读的不一样的书这一个在读诗经,那一个在读左传,不一样现在都是一个教材,都是一个PPT,怎么因材施教?其实,只要有心,就能因材施教。

而且要注意,越是特立独行的学生,越可能点化一下,化蛹成蝶,对他起的帮助更大,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现在都主张案例教学嘛,我举个例子吧这个例子是一位女老师跟我说的那位老师是教管理学的,她说她在课堂上讲了一个案例,叫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皇帝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同时爱上了一个骑士,这肯定是西方的了,叫骑士嘛大女儿就想,我是皇帝的大女儿,我长的最漂亮,我手中的钱财最多,肯定这个骑士会来找我于是就守株待兔第二个女儿想,我怎么能让他找我呢?想来想去,找了个办法,编了很多儿歌,在街头巷尾教那些孩子唱。

这些儿歌都是夸皇帝的二女儿如何如何好的,心想让骑士听到了,他肯定会来追我第三个女儿采取了什么办法呢?想来想去,找了两个谋士给她策划,找出骑士身边对武士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一个是骑士的奶妈,第二个是给骑士赶车的,第三个是骑士最喜欢的厨师。

那么三女儿就想法设法地让骑士身边的三个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最后三女儿嫁给了骑士这位老师问同学,这三个女儿使用的都是什么营销方式呀?现在的课很有意思啊,这是传统的故事,她问营销方式这个女教师很自豪,她觉得自己的旧瓶装新酒很有意思。

她说,她当时看到一个男孩坐在后面,注意力不集中,她就有意地点那个男同学让他说说看看皇帝的三个女儿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营销方式?她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男孩“哗”地站起来,开口就说,什么也不要用,只要她胸脯高,骑士必然会娶她。

现在的学生啊,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当时这个女老师就说,我不好批评他啊,我也从营销的角度说,是的,有时候有的产品针对目标观众,有喜欢胸脯高的,有喜欢胸脯不太高的,他就喜欢胸脯高,所以你不做任何营销,总会来找你。

这个女老师讲的时候很自得啊,以为自己处理得很好这种处理方式是不错,但我说,老师啊,你还要加一句:“同学呀,你是大学生,我是女老师,在坐的还有很多女同学,你谈吐应该高雅点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追求做谦谦君子。

说一句话,要用一句含蓄的语言,要用儒雅的口气,把它表达出来你不能追求轰动效应,说了那么低俗的话‘只要胸脯高’,这句话不应该出自有涵养的知识分子之口啊”我一直认为啊,教书育人这一点是全员育人,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你在随时随处都能遇到咱们的教育对象需要你点拨一下的情况,那就点拨他一下。

可能对他产生很大的触及,产生很大的影响,引起他的反思,有的人这件事一辈子都忘不掉4、大爱无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需要老师真正具备爱心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我有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那是给夜大上课,当时上邓小平理论,大班,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一会儿两个人抱着亲一下,一会抱着亲一下。

我当时就想,他们在考验老师的忍耐力,承受度好在我是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师,视而不见,也没说他因为他坐在最后,并不影响别人,他亲他的好了,我全当没看见过了几天,讲到一个话题,涉及到恋爱观的时候,我突然想“敲打敲打”这对热恋中的情人。

就讲,什么叫知识分子的品位呢?建国以后我们强调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大众知识化这是没有问题的,工农大众也学文化,知识分子也要参加劳动,也要站在工农大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有工农大众的感情,但绝不是把知识分子退回到工农大众知识的层面,跟他一样说脏话,跟他一样没有个人修养。

中国最强调士这个阶层,再穷困也得是孔已己,也得文质彬彬我借助讲恋爱观,就说,我是农村的,看到我们农村啊,那个公鸡追母鸡,公鸡要是见到一个米,见到一只虫,咕咕叫半天,母鸡来了,它给母鸡吃,说明所有的雄性都要保护雌性。

那个母鸡吃完了,公鸡想跟母鸡求爱,母鸡就跑,公鸡就追它不管有没有人还是有没有鸡,也不管追到哪里,只要追上了,就明目张胆地办事追不上就拉到这是动物进化,需要最雄健的公鸡才能追上母鸡,有利于繁殖下一代这叫动物,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在这里,人有隐私、廉耻。

知识分子和工农的区别,和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小青年的区别在哪里?在大学里恋爱了,以后结婚了,生孩子了,孩子会问你:老爸,讲讲恋爱的经过你没有浪漫故事可说,只能说:我和你妈呀,上课坐一块儿,一会儿亲亲,一会儿亲亲,你的孩子也会瞧不起你的。

因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谈恋爱,是非常儒雅的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求对象,如“望断天涯路”的过程,不要看到一个苹果,不管它是青的,是涩的,赶快就去摘它,对不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你确实辗转反侧过,为她你食而无味,读书都读不下去,这才叫爱她嘛那爱又怎么表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们在灯会上失散了,你找她找了一夜,灯快灭了,她还在等你你爱她,她也得爱你啊。

然后你们才真正爱起来但是,知识分子相爱,那也有儒雅境界既然两情相悦,何在朝朝暮暮总不会老黏在一起呀!总会我给你写两首诗,你给我和一首词啊这才有两地书嘛,你和你的孩子才有话讲,这才是知识分子、大学生应该追求的恋爱的境界。

说实话,我当时为自己的临场发挥大感得意我讲授过程中,现场学生也很兴奋,不能说没有一定感染和穿透力但是,从此,那对“鸳鸯”再也没有来听过我的课我检讨自己,当时自己讲授的口气是有一点儿冷嘲热讽,很可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这还是对学生爱得不深爱学生不能“挑肥拣瘦”,受教育对象都是值得我们关爱的对象,发现学生的“毛病”,要批评,批评要讲究方式,最好是循循善诱,即便是带点“刺激性”的批评,其上限是“热讽”,满怀爱心和热切希望的刺激一下,切忌“冷嘲”,会伤害自尊的。

以学生为本,就要敢于对学生严格要求这里我想稍微结合一些我们的思政课学习思政课到底是干嘛?从意识形态的领域,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最主要的目的但不仅仅如此啊,比如针对同济大学,怎么结合同济大学的特色,搞好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设想,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用人文的东西促进他、有利于他科学的、应用的思维,拓展他思维的方式,提供一种思维方式的借鉴比如能不能让他训练团队精神?那么我们本着这个想法,对我们的课进行改革我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有的学生说,我初中就学了,高中又学了,到大学又学,四门课有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

你老师为什么还讲?我说,正说明它重要啊有些观念得反复讲,才能成为你的信条,才能成为你的理念啊当然,不同阶段都有,确实应该讲出不一样的味道如果你讲的是一样的味道,学生是不要听的那么,大前提确实是要让学生学,因为马克思主义我们要。

“灌输”嘛,只有让学生坐下来听,才会有效果在当前氛围下,有的学生先入为主,总想逃思政课我们就考察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大班上课,点名太费时间我们就给学生排座位,每个学生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每一堂课,不要点名,凡是座位空缺的即为缺课。

一个学期下来,缺三分之一,对不起,你就不能考试包括各个学院领导给他签个字请假,我这个学生在做什么工作,今天不来听课,我们不扣分,但整体这样的工作,只要占课程的三分之一,我可以不让他考试,他没有考试的资格,下学期重修。

这合理吧低于三分之一可以考试,但是平时没有请假,没有病假的,我要记分数的这样做总有点“强制”学生听课之嫌以学生为本,是不是放任自流,让学生“随心所欲”,想听课就听课不想听课就可以不听课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带有一定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听课,学习一些有用的理论知识,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同时在无形中训练学生遵章守纪,实际上就是提升他的人文素养我们还根据混编的座位组织教学小组,按小组组织教学,小组就是教学的最基层的小单位,比如一百人的教学班,我把他们分成十组,每个组里的学生是不同专业的,既有土木的,又有城规的,又有生命科学的。

他们很新鲜,学科交叉渗透,互相影响第二课堂基本上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比如每组组织课外自学,学一些原著,进行小组讨论,写出小组的读书讨论报告课堂讨论也以组为单位开展,一个小组围绕一个问题来发言,来演讲他们课外要做很多准备和交流,才能完成。

这就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育问题从哪里来呢?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归纳第一节课就布置学生预习,根据预习,第二节课让学生写条子提问题,每人至少一个问题,至多三个问题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到底要了解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困惑?等等。

一个班写了二百多个问题然后结合课程内容,归纳总结了十个问题比如,事实求是为什么这么难呢?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吗?中国现实社会性质是什么?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矛盾吗?既要节能减排,又要拉动内需,怎么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把问题编号,每个小组抽签,抽到什问题就围绕这个问题准备材料,进行课堂讨论由于他们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又是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所有他们对课堂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认真准备,积极讨论。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让他们掌握理论,运用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这种探索对他的人文素养,包括对他的人格塑造,估计会有一些作用人文素质教育,人格培养,是一篇大文章,我仅仅谈了一些粗浅的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通联信息:QQ664324218      微信公共号“CWGXSS” 《每周一、三、五微信群(禅武国学私塾讲堂)“大家一起学经典”讲座,添加微信号:sunjingfeng1960628欢迎参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