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采好的句子词语)速看
在近日接受人民网关于诗歌问题的采访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说,我们就像坐在高速的列车上,很难看清窗
每年两会期间,语文教育总会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在这其中,课本内外的古典文学与诗词阅读多次被提及,不断成为新的热议焦点这不仅与全社会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愈加重视相关,也实际体现在包括《中国诗词大会》等在内的文化节目的热播、多种古文读本的一再加印中。
在近日接受人民网关于诗歌问题的采访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说,我们就像坐在高速的列车上,很难看清窗外的事物,而文学和诗歌就如同“减速玻璃”,让我们心灵的步伐放缓。
其实,今人好古,与古为徒,究其原因,可能殊为简单——惟其美也然而有时,你问它好在哪里,怎么好法?大抵也是说不出的正如吉狄马加所言,“当下生活节奏很快,而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这种许多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正是文学给予我们的长久精神滋养和情绪慰藉。
这种精神滋养,也是作家钱红莉所谓的“气质”于她而言,气质,即是脱离了恶俗与庸常,变得艺术起来,有事无事,翻翻帖,“可将身上的恶浊之气清理出去一些,整个人变得清虚起来”也许就像她所说,每个人脸上,印刻着的并非岁月风雨的沧桑,而是他读过的书、行过的世。
古 文 之 美 钱红莉 | 文刊于2020年5月21日《文学报》孩子拿回学校发的小古文课本,文风简淡清新每篇仅四五十字,将万物说透,无繁文缛节,当止处,则止一如夜里,所有的星星亮起来,明月清风自来这些古雅的汉字,仿佛活过来的波光粼粼,犹如暮春清晨橘红的阳光倒映于溪水,一路流啊流,流了几千年,到得当下,一样无以形容的好。
被这样的小古文浸润着,窗外的天,蓝得清正,云也倜傥,眼前所见的一切,顿时变得有气质起来何谓有气质?即是脱离了恶俗与庸常,变得艺术起来,比如一只造型古拙的碗,若将其移至书架,关上玻璃门坐在沙发上远远地以目光摩挲,则非常艺术了。
艺术与庸常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一道玻璃门,还有一双双审美的眼这些小古文,犹如古人法帖,言简意赅,却意蕴无穷,值得反复琢磨有事无事,翻翻帖,可将身上的恶浊之气清理出去一些,整个人变得清虚起来每个人脸上,印刻着的并非岁月风雨的沧桑,而是他读过的书、行过的世。
抄一则《桂》:“庭中种桂,其叶常绿秋时开花,或深黄,或淡黄每遇微风,浓香扑鼻,人咸爱之花落,取以和糖,贮于瓶中,虽历久而香甚烈算上标点,短短五十九个字……玩味良久怎么好法?说不出如同你问我庾信《哀江南赋》好在哪里?我也一样答不上,并非他的顿挫沉郁,而是他深刻痛苦的灵魂——什么样的灵魂可以承载起如此深厚的感情?仿佛郁郁不能言,而分明一切又涵容其中了。
鲁迅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有中获救每读庾信,郁郁哀哀中,觉得自己获救了。人在好文字面前,是词穷的,犹如心意相通的两人,无法言语。
得了空闲,我便捡起这本《小古文》读几则若是为孩子讲解,却也讲不出所以然来大约晓得说,你看这行文,多简洁浅淡啊,一点不铺张……这也是基本的为文之道,仿佛一个人历练过风雨琳琅,自来处来,往去处去,省却无数山水。
多年前,于书摊上偶翻《本草纲目》,也是被其间简淡的文风吸引——极平易的说明性文字,三言两语,极度精准地将一样样植物的特性和盘托出,明白晓畅,一看即懂,何况是工具性质的书呢,随笔散文更应如此再抄一则《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一旦翻成白话,古汉语的韵味尽失: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也有星星三个中,太阳最亮,月亮第二亮,星星第三亮再看《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三十个字,写尽整日天气,自阴天雾重,至小雨淅沥,及至入夜,雨止,云散,月出天时云雨的变幻,逶迤而来,直逼四言古诗般简洁不芜,末了,还会令你发散性思维,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李白的两句诗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临睡前,读几则《精怪故事集》安吉拉·卡特的文笔简洁生动,富于童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各种故事,纵然繁杂丰茂,一经她笔,自会浮现出秋阳淡远的意味书读至一小半,忽然来了一则中国故事——《三娘子》这故事原名“板桥三娘子”,收录于唐代《幻异志》《河东记》以及宋时《太平广记》。
1982年远流出版“童话中国”丛书《板桥三娘子》一册中张世明绘三娘子说是,唐朝的时候,开封府西边有家“板桥客栈”,店主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她一无儿女,二无亲戚,向来寡居这个三娘子为人慷慨大方,客栈也舒适宽敞,还养了一群上好的驴子,她的客栈一直生意兴隆。
一天,一个叫赵季和的人留宿于板桥客栈当日,已有六七位客人先到客栈,赵季和后到,只分到角落里的一张床,隔壁便是三娘子卧房午夜,他听见三娘子的房间里有搬东西的声响,便透过墙缝望过去……“ 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
后于巾厢中,取一副耒耜,并以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裹荞麦籽,受于小人种之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
又安置小磨子,碾成面讫,却收木人子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这一小节,美好,浪漫,富于童真之美这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浑然天成,有着童话的晶莹剔透之美接下来的事情,更有意思,有意者可自寻观之整本《精怪故事集》读下来,中国的民间叙事尤为美妙,意趣而深蕴。
译者郑冉然在后记里提及,自己在书里特意提供了中国故事的古文版本,主要是想比较一下中英文互译的“失真度”所谓的原版,早已消隐于广漠的时间中,真正留传下来的唯有——汉语的文化基因如此浪漫的文化基因一直延续而下,到了清时《聊斋志异》里,蒲松龄又将其发扬光大。
原来的妖仙鬼怪,不过是故事的一个壳而已
《倩女幽魂》剧照有一则《种梨》,纵然短短千余字,却分外跌宕多姿——一个小商贩在集市卖梨,一个衣着寒酸的道士想吃,可又买不起,一直站在卖梨的车前徘徊不去一家店铺里的杂役于心不忍,给了道士一枚铜元“ 道士拜谢。
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渖,道士接浸坎处。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聊斋志异》并非全被狐仙鬼怪的腥障之事占满,竟也有这等白日里融融市井的温馨,且文笔好,语言简洁温静——比如“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此类情节与板桥三娘子取出木偶犁田如出一辙,一样的惹人怜爱童话的意趣大抵如此。新媒体编辑 何晶 未标注图自摄图网
2019年合订本
文学报新年文创 已上线微店
公号:iwenxuebao邮发:3-22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采好的句子词语)速看
在近日接受人民网关于诗歌问题的采访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说,我们就像坐在高速…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采好的句子)干货满满
如何写好作文?
- 描写人文景观的句子(描写人文景观的词语)怎么可以错过
- 描写人文景观的句子(描写人文景观的作文)快来看
- 描写人文景观的句子(描写人文景观的作文)快来看
- 描写人文景观的句子(赞美人文景观的句子)一篇读懂
- 描写人文景观的句子(描写人文景观的诗句)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