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采好的搞笑句子)越早知道越好
附:古文工具箱的最新进展
本文3814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了解古文工具箱进展直接下拉至三分之二处最近一位学术界的朋友送给我一本书,翻开第一页的《自序》,其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佛教学——这个实际上以‘作文’为唯一成果和评价标准的。
纯人文领域”作者将作文和佛教联系到一起的操作,在我心里引起一连串涟漪,索性从天天沉浸的“if、else、foreach”的码农状态中暂时跳脱出来,切换回写作状态,打开快要“生锈”的Word……没错,软件界面上清晰的显示,上次打开docx文档的日子还是5月27日。
这么说,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码字了?快没脸见人了……
学生时代的“作文”以文学性写作居多,重视的是文采而那位朋友笔下的“作文”实际所指的是学术性写作,重视的是逻辑文科生擅长作文,理科生擅长作题,这是一种固有印象其实无论作文、作题,都是考试的形式罢了考试只是起到筛选人才的作用。
培养人才的目的则是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实际工作,没人会把解题或者写命题作文的能力当成评价标准这时,学术性写作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可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针对这方面的训练可以说是非常欠缺因为实际问题的解决从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也就没法用在学生考试上,所以这部分训练便有意或无意的弃舍掉了。
讽刺的是,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本科上《大学英语》的时候毕竟当时很多同学都在准备考托、考G,单从知识水平来说,《大学英语》确实有点鸡肋不过,一位外教讲的英语写作却让我受益良多我这才发现原来英语的表达方式可以如此直截了当、条理清晰,不怎么兜圈子,也没有花拳绣腿。
本来所写即所思,只有先想清楚了,才可能写明白如果写了一大堆东西,却不知所云,要么是作者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要么是含义过于隐晦,必须细品才行中西教育在此方面的落差可谓相当之大很多人在本科阶段还沉浸在考试作题之中,追求固定的标准答案,直到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真正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而西方从小学就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探索恰当的解决方法当然,对于我们的中学生与家长来说,学术性写作可以拖到大学阶段再去解决提高当前的作文水平才是更为现实的刚好碰上一年一度的高考盛事,我不妨以身试法,谈谈学生时代关于作文的轶事。
有人反映,我的一些公众号文章的句式比较长,是不是受到理科学术文章的影响,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不是”,应该是上中学的时候外国文学译著看多了,间接受到了西方语言的影响吧若不是当初为了提高作文成绩,补上最后一块短板,我不会贸然踏入文学的殿堂。
还记得我阅读的第一本文学名著是从同学借来的《牛虻》,第二本是另一位同学借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宣扬革命理想主义的名著给我的幼小心灵带来了巨大震撼,令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咳咳……不过之后,我的阅读兴趣开始转向深入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题材。
下面细数一下三部当年我最喜爱的名著:第一部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将这部名著称为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并不过分在我看来,雨果更像是一位画家而不是文学家,因为在他的笔下,浓烈饱满的颜色似乎要从纸面充溢出来一样这种影响延伸到后来,一遇到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我就不自觉的想要模仿《巴黎圣母院》的句式和风格。
第二部是歌德的《浮士德》这本书的董问樵译本是当时具有很高性价比的名著译本,不但一本书就容纳了《浮士德》的所有篇幅,同时还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囊括了进来这个译本的主要特点是所使用诗体的句子较短,往往只有5-7字,更接近古体诗,而不是其他译本那种句子达到10字以上、偏向现代诗的风格。
这使得全书读起来极具乐感,朗朗上口,再配合书中一些轻松幽默的情节,真是令人神清气爽、爱不释手,甚至让我燃起了创作打油诗的欲望第三部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部书的作者在世界历史课本中没有提及,因而我起初没有像对雨果、歌德那样针对性的阅读。
之所以碰到这本书,可能是在书店偶然发现的吧后来当知道简·奥斯汀在英国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在英国本土甚至被视为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时,我有点跌掉眼镜的感觉这类充斥着小资情调、缺少现实批判的文学作品,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只能算是不入流的存在,连进入历史课本的资格都没有,而在另一种评价体系之中居然能够跟莎士比亚平起平坐。
不过话说回来,《傲慢与偏见》本身确实很有趣,有不少搞笑情节,特别是那种充满绅士味道的口舌交锋,着实让我领教了什么才是高超的语言艺术,发出了“没文化,简直连吵架都不会”的由衷感慨另外再对另外几本长篇小说吐槽一下:
雨果的《悲惨世界》:滑铁卢大战和巴黎下水道的篇幅真的是超级长、超级长故事主线是靠电影才记住的,没错,当年中央电视台每周一次的《世界名著名片》栏目放过但丁的《神曲》:老实说,主要还是被插画迷住了,至于内容嘛,那些下地狱的坏蛋名字及其事迹一点儿都记不住,虽然注释的篇幅比正文还长。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几次鼓起勇气都没有完整看完,难道是因为太年轻而看不懂?不妨说,我的中学主要业余爱好就是读文学名著,主要是从语言或情感的层面欣赏,而不是从思想层面得益于大量阅读,写作文也不再成为棘手的问题,也算实现了阅读名著的初衷。
高中时期曾经读过的金庸《天龙八部》,深刻意识到武侠小说的毒性太强,所以果断将其戒掉,还好至今没有复发其实书读多了,表达的欲望也就产生了只要所表达的是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写作文就不是什么苦差事,反而是一种乐事。
初中是我写日记最多的时期,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一次简单的班级春游,或者是同学一起打乒乓球,生活中的任何小事,似乎都具有了特殊意义,都足以编织成一曲青春的华美乐章,成为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除了写日记,我还尝试过写科幻小说和纪实文学,还给构思中的主人公起了名字。
照此发展下去,说不定我会走上文学创造之路呢然而物理竞赛才是我的正业,后来上大学也顺理成章的选择了物理学系尽管如此,我并不想跟那种典型的理工男划上等号虽然物理学能够帮助我消除很多对于世界本质的无知,但也仅此而已。
我对于物理学新问题的兴趣,可能还远远不如对一本名著来得多谁让当初学校没有给我们自由探究问题的机会,只是机械的训练我们应付考试、参加竞赛,结果让我不得不从文学中寻找真正的精神慰藉呢?(一手好锅甩得漂亮……
)再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对于人文学者来说,难道除了“作文”,真的没有其他方式表现其学术成果吗?现在我也算是一名纯人文领域的工作者,虽然拿到的是理科学位,但如今跨界到了佛教,甚至还对人工智能饶有兴趣我认为,信息技术产品也可以算是人文领域的一种成果方式。
诸多人文学者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威力,希望向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信息技术进行联结,比如针对自己专业领域建立数据库或者网站受限于知识背景的鸿沟,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与技术人员合作开展项目不过,尽管花费了巨大的沟通成本和经济费用,项目的命运往往还是无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今年的疫情便是一例。
就像苹果常常被英特尔拖后腿,结果狠下心来自己做CPU一样,如果学者自己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就能减少外界因素的限制,还能在原本的专业领域收获更多的灵感以下为近况最后谈一下古文工具箱的进展,不妨用一句台词来形容:“为了一瓶好醋,结果包了一顿饺子。
”自动标点和OCR如同好醋,可以把本来一堆索然无味的文字点缀成一篇兴致盎然的文章既然标点的问题已经获得解决,那么经文的获取就成为下一个问题在制作检索界面的过程中,我逐渐开始把古文工具箱当成未来大藏经的使用软件来设计,一方面探索新的功能,一方面优化用户体验。
结果这顿饺子越做越大,自动标点和OCR则逐渐沦为配角我做软件的原则是:一、不做低水平的资料汇总和搜集,而是要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做出别人没有的功能虽然我的技术方案是自己从头摸索而来的,可能一开始比不上专业水平,但是毕竟我有时间慢慢完善,不必支付额外成本。
如果别人也要做出同样的功能,则要掂量一下实现成本和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否值当,考虑从头开发还是跟我合作二、以桌面本地软件为重点,不做在线平台原因在于在线平台好比是一家独立的门店,虽然从里到外可以自由定制,但是在网络大海中难以获得稳定的客流,还要不断的投入维护成本。
进入应用商店的软件,则如同是进驻位于黄金地段的大卖场,软件的分发都由别人打点好了,不必担心用户找不到或是操心服务器是否出现突发情况,自己只需专心维护软件代码即可在隐私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的现在,如何保证用户数据完全在本地运行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在线平台的安全性始终是一个软肋一旦有了安全性的充分保证,用户才会放心使用软件,而不必担心自己的知识成果被外人窃取或是遭到滥用三、做本地软件的话,也只做可以通过应用商店分发的格式,比如UWP(即Windows通用应用平台),不做传统的EXE。
这是因为软件还在完善阶段,经常修修补补,而EXE的传播完全无法控制,可能会造成老旧版本无法被新版本及时替换的情况同时,EXE不支持最新的技术实现方式,会造成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作为一种定位为生产力的工具软件,用户的质量远比数量更为重要,所以我不想为支持老旧的系统平台花费更多精力。
未来两年内,如果苹果的电脑、平板与手机系统打通为ARM架构,意味编一套软件可以同时运行在三种平台,那么到时候我也会考虑做苹果版的软件等软件做到一定程度,我会再开放小范围测试,邀请有兴趣的用户使用这里公布一张软件最新进展的截图,拿走不谢。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采好的搞笑句子)越早知道越好
附:古文工具箱的最新进展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采好的搞笑句子)满满干货
易中天是正儿八经的中文专业硕士,可是他学了古代文学,最后跑去捣鼓历史。此二人皆有“不务正业”的“嫌疑”,但是最后二者都出了成果…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质彬彬的优美句子)这样也行?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小区人文和谐的句子)奔走相告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韬武略的句子)燃爆了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韬武略的句子)快来看
- 形容人文的地方句子(形容人文彩好的句子)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