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原创
为看护好这一方水土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首届国际环境人文学术论坛为了进一步推进环境人文的跨学科研究,推进中西环境人文领域的高端学术对话,2017年1月14日至16日由《自然与人生》电子学术杂志(www.ziranyurensheng.org)和国际环境人文微论坛主办的首届国际环境人文学术会议在沙家浜举行。
会议背景当前,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剧,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生态批评、环境历史、环境心理、环境法律和环境艺术等一些新兴的环境人文学科出现了高速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学术杂志都致力于环境人文学科的研究。
此外,生态科学和各种生态实践也不断呼唤环境人文学科的广泛参与但目前各种环境人文学科基本上处于孤立研究状态,而在科研中学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一种跨学科融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会议主题首届国际环境人文论坛的会议主题为:环境伦理、环境美学与环境教育。
会议一共分三场第三场在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学校进行
论坛意义此次论坛由高山发起高山现就职于苏州大学哲学系担任副教授她于2012年获得美国北德州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主攻环境哲学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史、环境伦理和环境美学她在业余时间,创立了《自然与人生》电子学术杂志和国际环境人文微论坛。
她在会议发言中说, 这次论坛“因强烈的研究兴趣和自然情怀而聚,小规模深入交流,在寂静的自然中我们会将论坛思想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爱与敬重去研究、去行动!”
华东师范大学姚晓娜教授做了关于环境美德与环境教育的学术报告美国纽约大学的Andrew Lambert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卢春天教授、苏州大学的孟琳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的马宝建教授、山东大学的王亚民教授、新疆喀什大学的叶继群教授、南京林业大学的郭辉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的石金莲教授等在会议上结合学术上对环境教育的讨论为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学校的环境教育项目从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高山老师总结提出了三点建议:(1)公园的环境教育意义重大,最好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2)环境教育是跨学科的一种实践,因此建议定期举办相关的学术论坛去探讨(3)将学术研究与探讨所产生的思想通过定期的论坛向公众传递。
引用苏州大学的孟琳对这次会议的评价 “这是一次有情怀的会议,这是一次碰撞思想、跨学科交流的会议,因为我们既是朋友又是持各自观点激烈陈词的辩友都有一颗回归自然的纯真之心,都想用自己的专业学识为回归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尽一分力。
”作为妈妈角色的她期待有住宿短程多频率的体验式,拒绝观景式的环境教育特色课程出现
沙家浜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永忠,就公园建设管理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介绍与交流交流中碰撞产生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将对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的环境管理、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将努力将讨论中所吸取的智慧用在今后的公园管理、环境教育与生态保护,为看护好这一方水土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摄影:王亚民/张爱萍/叶萍/张灿 文字/编辑:张灿 校对:叶萍/谭志华/高山 审核:顾永忠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原创
为看护好这一方水土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快来看
上次,我们已经跟随李老师在突尼斯的所见所闻对突尼斯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走进突尼斯,从地学考察的角度一起感受下这里…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快来看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广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会了吗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广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都可以?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西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奔走相告
-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西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