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企业人文(企业人文关怀)干货分享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最近,一种被戏称为“生命体征维持餐”的饮食方式火了。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开始带一根芹菜、洗两个西红柿或一盒生菜,用这样“冷、素、分量少”的食物冲抵午

企业人文(企业人文关怀)干货分享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最近,一种被戏称为“生命体征维持餐”的饮食方式火了一些年轻的职场人开始带一根芹菜、洗两个西红柿或一盒生菜,用这样“冷、素、分量少”的食物冲抵午餐。

不过,正所谓“吃饭不积极,干活有问题”吃这样的“生命体征维持餐”,恐怕不仅干活会有问题,健康也会有问题

“吃”是一个大问题,不能太随便、不能太凑合媒体调查发现,城市里繁忙工作产生的精力消耗和动辄以小时计的通勤时间,让很多职场人士挤不出时间和精力做饭,不少职场人都在为“午餐吃啥”纠结工作催人,有的上班族一秒三步,走路带风,一碗面条米线,就近解决,营养丰富不丰富也就顾不上了;有的上班族选择点外卖节省时间,在工位上边吃边干,免得出去吃饭可能被老板认为是“摸鱼”,但很多商家为了追求口感,把菜做得重盐、重油、重口味,长年摄入,无异于“健康杀手”。

其实,吃饭不随便、不凑合,并不代表不好好工作午饭吃饱还不够,吃好了、吃开心了,不仅是给身体添加燃料,工作起来也舒心,工作效率自然也会提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午休时间短、供餐场所少,上班族用餐如何保障?。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涌入社区食堂,被年轻人热捧的成都社区食堂正在“网红化”这一波成都社区食堂“热”,核心就在于精准抓住了年轻人群体近日更有网民建议,成都社区老年食堂向年轻人开放成都民政局在回应市民关切时表示:对外开放也是成都社区食堂的目标。

还有很多打工人涌向了“成人小饭桌”、街边盒饭和自助食堂,它们的出现给了打工人更多的选择但上班族的午餐“保胃战”,显然不是光靠市场行为就能打赢的,而是需要全社会都“动起来”因为它事关企业的人文关怀,事关城市以人为本的温度,事关企业和城市能否吸引人、留住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