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形容人文风情的词语(形容一个地方的人文风情)万万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想知道嘉兴城有意思的事情,不如读读《嘉兴有意思》。

形容人文风情的词语(形容一个地方的人文风情)万万没想到

 

“有人说,一个城市就是一本打开的书那么嘉兴这座城市是本什么样的书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嘉兴在中央嘉兴是我国文明起源地之一,是马家浜文化发祥地,同时又是吴越文化的传承地嘉兴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精致闲适,不温不火,是江南小镇的悠闲美好,但另一面,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的地方,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地,是钱江大潮的滚滚向前。

嘉兴自然风光秀丽,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拥有南湖、乌镇、西塘、盐官、绮园、月河历史街区、梅花洲、九龙山、东湖、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著名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名人辈出,涌现了茅盾、王国维、金庸、徐志摩、丰子恺、陈省身、弘一法师、张乐平等名家大师。

…………与嘉兴有关的林林总总,无论是地理、历史、经济、习俗、还是民风与民情,一座充满文人墨客和文化气息的城市的一切,在《嘉兴有意思》里都能找到。

《嘉兴有意思》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接下去,小编就带领大家去看看作家杨自强笔下的嘉兴~(以下引文与手绘图片均出自杨自强著《嘉兴有意思》)美景篇南湖

    嘉兴的南湖红船,曾四次登上纪念邮票一条小船四登“国家名片”,怕是绝无仅有的吧    1991年7月1日,为纪念建党七十周年,中国邮政发售了两枚一套的邮票,其中一枚就选用了南湖红船,名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

    1999年12月31日,中国邮政在世纪之交推出一套邮票“世纪回顾”,其中一枚名为“中共诞生”的票中票上便印着南湖红船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召开当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及小型张一枚,其中一枚“一大会址”即选用了南湖红船。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邮票上的南湖红船照片,正是嘉兴的一位摄影家拍摄的    2014年9月20日,中国邮政又发行了一组以“中国梦——民族振兴”为主题的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还是“南湖红船”。烟雨楼

    烟雨楼在哪里?废话,难道不是在嘉兴吗?    这当然不是废话烟雨楼当然在嘉兴,但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里,也有一个烟雨楼,长得还挺像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上烟雨楼,又是观景又是赋诗,流连忘返,不亦乐乎。

我估摸着,按他的心思,就住在这里算了    不过,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啊,皇帝也要上班,还不能辞职,他不能在烟雨楼里办公啊好在皇帝有钱,任性当下就吩咐画工,把这烟雨楼详详细细画下来,回头在避暑山庄,依样画葫芦,也造一个烟雨楼。

月河古玩市场

    月河景区什么时候最闹猛?毫无疑问是星期天,而且还是一大早因为号称“华东第一古玩市场”的月河古玩街,每个星期天开张    听说,从东北、河南、江苏等远地赶来的玩家,一般是前一天在月河找个小旅店住下,定好闹钟,备好现金(必须是现金),天蒙蒙亮就抱着各式箱包,奔向月河街区。

    古玩市场,层出不穷地上演着或真或假的传说和故事本来以为是“捡漏”了,其实是一个“新假破”的;本来以为不是西周的就是东周的,其实不过是“上周”的    我也常去,虽然从来不买(我可不想交学费),但在晨光熹微中,那种熙熙攘攘的市井味,真的很“嘉兴”。

美食篇灰汤粽

    嘉兴以粽子出名,嘉兴粽子的名目很多,有大肉粽、豆沙粽、排骨粽、枣泥粽、蛋黄粽、火肉粽、白水棕、赤豆棕、鸡肉棕、板栗棕、虾仁棕,等等等等    但有一种粽子,估计你没吃过,这叫灰汤粽    把稻草烧成的灰用开水冲一冲,这就是灰汤了。

糯米棕在这灰汤里浸上几个小时,然后再煮熟,就是灰汤粽了这灰汤粽,颜色是略带透明的灰白,吃起来有咬劲,更有一股独特香味    嗯,以后要是粽子沾上了灰,别急着掸掉,咬一口,说不定别有一般滋味上心头呢羊肉面。

    要是觉得常吃羊肉太奢侈,那就来碗羊肉面吧,“酥羊大面”最好羊肉被剁成二三两的一块块,用稻草五花大绑,用酱油、白糖、黄酒浸淫既久,在瓦缸中焖煮到熟极而烂面条与羊肉分别用一大一小两个蓝边碗盛开,这叫“过桥羊肉面”。

要是喜欢配点小酒,那就来上二两五加皮或是“善酿”,再叫上三五知已,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红泥小火炉,酥羊大碗面,窗外雪花飘,头上细汗冒,呀,人生了无遗憾矣。大闸蟹与“蟹八件”

    大闸蟹是嘉兴人的最爱之一嘉兴人吃蟹,要吃“九雌十雄”——农历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    嘉兴人吃蟹,要体现文化、修养、情趣和人生经验,听说以前富贵人家有号称“蟹八件”的专用工具,包括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勺,用来垫、敲、劈、叉、剪、夹、剔,端的是小巧玲珑、方便实用吃过的蟹壳,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蟹。

    像我这样拿起来就吃,连壳带肉嚼几下就吐在桌上的,有个专用名词,叫作“牛吃蟹”。船菜

    船菜在民国年间很有名,徐珂的《民国八年嘉兴南湖船宴菜单》有云:“价格昂贵、船寓大者,每席银洋十二元或十元船菜另有‘抢虾’一品,颇具特色,以活虾剪去须足,用红腐乳麻油白糖蘸食,味极鲜美”    我读过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说到上海一个见习医生,每月工资不过八个银圆。

而这八个银圆,“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余五块钱”三四个月生活费,才抵得上一桌船菜船菜之美味,不言而喻了吧名人篇

徐志摩、弘一法师与丰子恺    嘉兴多文人,这是不用多说的,而嘉兴的文人,总是平和的,悠然的,清静的,从容的,略带一点孤芳自赏、自怜自爱“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嘉兴文人和嘉兴文人的作品,也大致是这个况味。

茅盾、丰子恺、徐志摩、朱生豪、木心,他们的气质与他们生长着的这块土地是多么的和谐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点也不错王国维

    王国维这样大众眼里的老夫子,读《红楼梦》已是让人有点惊奇,更令人惊奇的是,他还读过《资本论》,而且是原版    据王国维的学生,也是国学大师的姜亮夫先生回忆,一天晚上,当时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求学的姜先生,拿了自己写的一首词向导师王国维请教,看到王国维的桌上摆放着德文版的《资本论》,书上还画了不同颜色的记号。

王国维对姜先生说,这是他“十多年前读德国人作品时读的”    由此可见,王国维读《资本论》,不仅比1928年开始翻译《资本论》的郭大力、王亚南早了至少二十年,也比陈寅恪读《资本论》早了十多年,甚至比李大钊读《资本论》的时间也早了约十年,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接触《资本论》的学者。

    倘若写《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史,海宁王国维绝对是不可忽略的一笔。李善兰

    细胞这词,说起来也是我们嘉兴的方言,这听着像奇谈怪论,却是实实在在的事    当年“cell”一词随着西学的浪潮进人中国这词该怎么翻译?一时各种译名五花八门海宁人李善兰翻译了一本《植物学》,里面把这个词翻译成“细胞”。

    为什么叫“细胞”?因为在嘉兴话里,细除了是粗的反义词,更是形容“比小更小”,如“咪咪细”“实细”。以此来形容这个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玩意儿,岂非传神?“细胞”一词,由此风靡。朱生豪

    当年我上大学时,读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总为他才气纵横、激情四溢的文字所震撼想象中的朱生豪,该是一个头角峥嵘、跳脱飞扬的潇洒诗人吧及至看到了朱生豪的照片,才发觉与自己的摹想大相径庭朱生豪瘦弱的身躯,纯净而淡定的双眼,苍白而略拘谨的脸,倒像是一个攻读古典文学的博士。

    他的激情与豪气,全释放在作品中了。

嘉兴的美景、美食、名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多引用啦那么,杨自强为什么用段子体的形式写嘉兴呢?《江南周末》记者对杨自强进行了专访,一起听听他怎么说的~~“有意思”是档次最高的词    问:这套书定位是写城市最有意思的事儿,当时怎么会想去接这个活呢?。

答:我对嘉兴的地方历史文化十分熟悉,对嘉兴的人文风情,对嘉兴的人物、历史,风俗,一直是有积累的第二,我个人比较喜欢轻松一点的写作方式还有一点,一直以来,介绍这种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的读物,往往是资料性比较强,但可读性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即使是通俗类的,也往往局限于就事论事,没有糅合出写作者个人的体验和经历,没有反映出写作者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另外我在写作上,对文字表达比较讲究,追求洗练幽默的文风,比较适合这种体裁所以当出版人找到我时,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觉得我是能够把这本书写好的    问:你怎么来理解“有意思”这三个字,怎么来理解一座城市的“有意思”?

答:我觉得“有意思”是档次最高的词有意思,首先是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没有意思了,我这里讲的都是有价值的事情;其次是这个事情本身带有一种审美上的愉悦,这也是“有意思”;还有一个“有意思”,就在于表达上的有趣生动。

    《嘉兴有意思》我觉得大致是符合这几个方面的书中写到的东西,应该是比较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能引起人们美好想象,美好感觉的比如写人文风情,每个地方当然也包括嘉兴,都会有一些可能不是很美的风俗,所谓的“民间陋习”,写出来可能会博人一笑,但我以为这意思不大。

这里的“有意思”就有一种审美上的要求    当然,我们嘉兴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在表达上更有意思一点    问:除了自己本身就有积累,写这本书,有没有做过一些准备工作?。

答:说句实话,你要算准备,也无从准备起,能够翻的资料,一般也都掌握,听来的遗闻佚事,也不可能去追根究底,所以只能靠平日的积累但有一点,我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东西、以前已经忘记的东西,我会记起来所以,写的时候是很高兴的,写得也就很快。

    这本书原来定在2017年出版,所以当时我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写一千字可写的时候,写到这个段子就想到另一个段子也有意思,下笔不能自休,写得就很快写作的过程,其实是把以前的回忆都调动起来我这书就算是个“带路党”。

    问:媒体人的视野对你写这本书有什么帮助?    答:我感觉这本书特别适合媒体人来写一是接地气,做媒体的,知道读者的看点在哪里,知道读者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读的时候很愉悦,这是可读性方面;第二,媒体人可能不善于长篇大论,但往往会用比较短的语言把一个事情讲清楚,讲得有意思。

《嘉兴有意思》不是单单的介绍某件事某个人,而是注意把历史上事情,跟现实生活挂起钩来,往往会让人会心一笑在表达方式,也多用一些鲜活的形象的语言这些都是我们媒体人的优势    问:书的后半部分,能感觉到文史部分,特别是名人系列在书里占的比重比较大,这自然是和嘉兴的城市气质有关,有些文史类的知识,比较枯燥,比如像你写到的数学家李善兰、细胞一词的译名,这些如何让读者愉悦地接受,可能也有一点技巧吧。

答:其实也说不上什么技巧,无非是两点一是要对这个事情本身了解得比较透彻比如有关李善兰的我写了好几则,因为我写过一本李善兰的传记,对李善兰研究得比较深入,把握得就比较准任何事情,如果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是不可能把他讲得形象而生动的。

二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表达我们记者写一个稿子,首先要问,读者是不是能看懂,是不是喜欢看?我写书其实也是这样我在写一个段子的时候,我会想一想,这个段子,有意思的点在哪里?总得要有一个地方让人点点头、笑一笑的,至少是跟别人说的角度不一样。

比如李善兰创造了几千个科技方面的译名,我为什么单单拎出一个“细胞”?就是因为“细”这个词,是嘉兴的方言,把比小更小的形容为“细”“细胞”是个常用词,但即使是嘉兴人,也不一定意识到这个“细”是嘉兴的方言看了这条,说不定一拍大腿,唉哟喂,原来是这样的啊。

    问:这本书读来的感觉,就好像在和一个朋友对话一样,你期待这本书的读者是哪些人?答:我感觉适合的读者还是比较广的,说句大话,几乎适合所有的读者    虽说是“嘉兴有意思”,但我想对外地人也有吸引力。

比如一个外地人来嘉兴游玩,他一般不会正儿八经地捧着一本的方志看,往往是随手翻翻我这本书,就适合随手翻翻,翻到哪一页,就从哪一页看起,都没关系外地人来嘉兴看这本《嘉兴有意思》,可能就会觉得这地方还真是有意思,他可能转而会去看一些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介绍嘉兴的书,我这书就算是个“带路党”。

当然,这本书虽然是一个个零碎的段子,但如果把整本书的段子串起来的话,还是会对嘉兴有一个比较整体的理解的    问:《嘉兴有意思》也可以说在地方文化读物的写作方面,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尝试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地方文化读物是好读物?。

 答:这个很难一概而论地方文化读物其实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文化的积累,主要是一些研究类的、文献整理类的著作,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这是基础,如果没有它们,一切都是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地方文化也有一个普及的问题,所以也需要一些让普通大众能理解能掌握的通俗读本。

当然即使是普及,也必须要保证准确难就难在,你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同时还得有较强的可读性说实话,这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    问: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写作计划,会在地方文化这个领域继续发力么?    答:也没有很明确的写作计划。

写作是我的业余,要根据工作的节奏来安排,什么时候有空就写上一点,所以我的书大都是札记类的一篇一篇的那种嘉兴地方文化是个富矿,是个有意思的题材,我当然会一直作为自己的研究和写作对象    问:有读者好奇,你的亦庄亦谐的写作风格是怎么养成的?

答:一个作家风格的养成,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说实话,我也没觉得自己的作品风格是亦庄亦谐,不过,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文风,做有趣味的人,写有趣味的文章,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问:读书时会把有意思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吗?有没有受哪些作品、作家的影响。

    答:除了业务学习上的书,“有意思”——有价值、有趣味、有新意——是我选择书的几乎唯一的标准至于说受什么作品的影响,可能我古代的笔记看得比较多吧,看明清文人笔记,经常会有“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之感。

    我工作很忙,平日读书也不多,要说有什么有影响的作家,最大的可能是钱锺书先生和金庸先生吧,一生最爱是“金钱”呵我平时看书,对语言表达是比较注意的,所以特别佩服钱锺书先生,能把一件事表达得特别的准确、精到,同时又能说得很有趣味,词汇量特别的大。

相比之下,当代作家的词汇量少得可怜钱先生说的比喻,一看之下,很新鲜、很醒目、很有意思,细细一想,又是意想不到的贴切影响较大的书,大概是《世说新语》吧,认认真真研读过好几遍,那样的人物、那样的文章,可谓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Tips《嘉兴有意思》新书已上市,大家可长按下方的微店二维码购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不要错过哟~

本文部分内容转自公众号“青春同文馆”并综合江南周末·悦读版采访报道本期制作:徐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