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举例(俄罗斯的人文环境)难以置信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生而自由,爱而无畏
我在书中邂逅月光
读书思考沙龙
▲点击查看大图以下内容,摘自吕老师的讲座全文一、何为哲学?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世界哲学王国,许多伟大的哲学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他们却并不具备我们现代人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其它方面的专业知识这说明:玩哲学,并不必具备很高的学识或学历。
然而,大多数国人却误以为哲学既抽象虚悬,又高深莫测,这显然是几千年(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的伪哲学给国人造成的误解真正的哲学应该是能够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政治学、历史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等,都是人类分别针对物质世界的不同方面所作的认知之结果(故谓之广义物理学)。
数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对物质之量的多与少的把握;心理学就是对人(这一物质对象)之心理的研究;政治学就是对人(这一物质对象)之组织性关系的研究唯有逻辑学和哲学才是人们针对人之主观上的概念及思想所作的思辨之结果。
现代意义的、真正的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意识论撇开了人或动物(人和动物统称为主体或主观者)的感觉及认知作用下的物质世界,乃是自在(或自有)着的物质世界,也就是所谓的物自体或自在之物哲学上,关于自在之物的论述即是本体论。
人(或动物)与物质世界发生认知作用时,首先在主观上产生了感觉性的概念(感象概念),并产生了直观物概念和直观性的比对概念(简称比对概念),这些概念统称为感验概念人类能够基于感验概念而成就语言,并运用语词而拟就成语句及语义。
语义就是语词关系式概念,就是所谓的抽象概念,就是思想(thought)哲学上,关于“主观者与物质世界(认知对象)之间的认知性关系”的论述即是认识论所谓意识论,就是对思想的思想,是对意识的意识,是阐述思想意识原理及错理的学说。
由于意识的过程就是语言(言语)的过程,所以意识论也被称为语言哲学近一两百年以来,西方哲学的重点转向了语言哲学此前的西方哲学,称为古典哲学(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笔者将思想和思维统称为意识思想过程就是拟就语词关系式(即语言)的过程,而思维则是在思想过程中伴随有具象流(印象流)的思考过程。
当我问你“你昨天中午在干什么呢?”的时候,你也许闭着眼睛默默地说道“我昨天中午在干什么呢?哦,想起来了,在打麻将”,这说明思想过程就是语言(言语)过程,特别是自言自语的过程,是默默地与自己说话的过程语言哲学就是对概念、知识、思想等(即人认知外部物质世界时的主观性结果)的反观或思辨,故乃思理之学。
着眼于神经生理反应的、所谓的意识研究,并不是哲学意义的意识研究,故不属于认识论或意识论,而属于广义的物理学婴童学会了语言,意味着具备了最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逻辑思维的过程,就是语言(言语)的过程锤炼语言就是锤炼逻辑,就是锤炼思想(thought)。
咬文嚼字其实就是咬概念,就是将正义(符合语境及逻辑的正确概念)从含混的语词中“咬”出来语言意识的过程或逻辑思维的过程,就是解析语词关系式(语句)的过程,就是将含混于语词中的正义解析出来的过程解析出来的正义谓之“概念解”。
哲学思辨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词并遵循逻辑地进行思辨(语言意识)的过程.除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意识论以外,其它所有的这哲学那哲学(比如所谓的人生哲学、斗争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都不是现代意义的哲学,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哲学,而是伪哲学。
由于人们称呼这些伪哲学时往往缀以“哲学”二字,所以才导致受众(读者或听众)误以为“原来这世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意识论的哲学”汉语的这种部分地或完全地借靠于(或依傍于)别的名词的命名方式,导致了词义及语义(思想结论)含混且错误。
汉语之人的、顽固性的语言性逻辑错误大多源于这种命名方式或表达方式玩语言哲学,就是透视或解析语言意识的原理,就是透视和诊治语言性逻辑错误的错理,就是操练逻辑操或意识操所谓“人生哲学”,其实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这显然不属于哲学;所谓“政治哲学”,其实是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社会的学问,有的还是关于政治策略或谋略等方面的概括和总结,这显然也不属于哲学;所谓“科学哲学”,其实是对科学研究之方法的概括和总结,这当然也不属于哲学。
儒家学说及其它的中国传统学说,多是道德训词,是教人们如何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伦理道德规范的说辞,亦是人生智慧之学,或是教统治者如何统治子民之学等等,故也不属于哲学很多伪哲学,几乎都是用庸词(含义迷糊之词或无确切含义之词)堆砌起来的、宏大虚悬的、隐含着浆糊般逻辑的、说了等于没说的、一万个受众定有一万种理解结果的、呓语般的说辞。
所以,笔者一再宣称:中国历史以来并没有产生过真正意义的哲学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所谓的哲学家,全都是伪哲学家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属于哲学其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基于哲学层面(而是基于现象观层面)的思辨之结果;其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更不属于哲学。
罗素也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属于哲学如果人们硬要将上述各种学说缀以哲学二字,那只能说这些学说皆是伪哲学。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当然也不是肯定)其作用、意义和价值,而只是强调它们并不属于哲学。
二、哲学的作用很多国人认为哲学无用,这显然是因为那些用庸词堆砌成的伪哲学所导致的误解人是超越了动物的精神灵体,故必须思考以祛愚得福如果不去思考,则不达觉悟智慧,则会被愚蠢和黑暗所折磨,即会沦为动物,而哲学恰是智慧之学,是人的根本需求。
大多数人只能针对外部物质世界而进行认知及思考活动,并因此而成就了相应的概念及思想(thought)——有关外部物质世界的概念及思想(即广义的物理学)因此,大多数人仅能意识到有关外部物质世界的学问的作用和价值,只有极少数具有哲学慧根的人,才能主动地反思主观上的(内在的)概念及思想(thought),才能意识到哲学的作用和价值。
正是由于人类的认知及思考活动总是专注于外部物质世界,所以常人往往无法反观到自己思想意识中的错理——就像人们无法看到自己脸上的脏污之道理一样人们只能凭借哲学思辨能力才能反观到自己思想意识中的错理——就像人们只能凭借镜子才能看到自己脸上的脏污之道理一样。
缺乏哲学思辨能力之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的思想之错误,但其实人产生错误思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以下举例来说假设有30%的人(俄粉)认为俄乌战争中的俄罗斯是正义的,且假设有70%的人(乌粉)认为乌克兰是正义的由于两方的观点是相反的,所以必有一方是错误的。
如果俄粉错了,则说明有30%的人错了;如果乌粉错了,则说明有70%的人错了然而,两方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另外,人们关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医)的看法,也是这种情况这说明,常人几乎无法反观自我意识,更无法意识到自我意识中的逻辑bug——就像无法反观自己脸上的脏污之道理一样。
哲学思辨的目的,是要练就一种反思自我意识的能力,或是造就能够反观自我意识之错理的“哲学镜子”,亦是要造就足以透视自我意识之错理的“核磁共振机”真正的哲学乃是揭示语言意识的原理及错理之学;是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逻辑操;是有助于提升人的是非判断能力、从而得以造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维操。
具备哲学思辨能力之人,更能正确地思辨,更能得出深邃而正确的思想观念社会大众的哲学思辨能力越强,则人际间的沟通与协作关系就越顺畅通透,就越有可能达成契约(特别是达成完善的律法和良好的社会制度等),于是人际间的关系也就越和谐。
哲学并未就某个特定的方面或视角去探究相应的世界本质,哲学也不是探究世界的根本属性之学问所谓的世界本质,其实是人类从不同方面(或基于不同的认知视角)所探究的、有关世界之各方面的本质——也就是各种广义物理学所探究的结果。
没有一种学问(包括哲学)能够探究、概括或统揽所谓的世界总本质(或总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任何一门学问(包括哲学)都没可能对世界作出总的或根本性的看法,亦没可能对整个世界作出总的或根本性的或综合性的理解和表达。
如果有人一定要说人类对世界作出了总的或根本性的看法,那倒不如说是全部广义物理学的集合所有声称哲学是对世界作出总的或根本性的概括之人,必定是贯用庸词并进行含混思维和迷糊表达之人很多人之所以总是误以为哲学是对世界之总的或根本性的概括和总结,一是因为哲学并不像广义的物理学那样地、针对世界的某个特定方面进行探究,二是因为本体论、认识论及意识论都是基于人类对世界之各方面的认知结果(即全部的广义物理学或不同视角下的世界观)所进行的思辨。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旨在对思想进行逻辑澄清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哲学工作基本上由说明构成哲学并不导致哲学命题,而是对命题予以澄清如果没有哲学,则就如过去那样的思想模糊不清哲学的任务是把它们弄清楚,并给它们以明确的界限。
科学乃是人们运用数学以表达和理解物质间的作用关系之学问,即是以数学作为理论工具的学问;而哲学则是人们运用语词(组词造句或拟就语词关系式)以思辨并表达“人类与物质世界间的认知关系及认知结果(概念及思想)”的学问,即是以语词作为理论工具的学说,而且是基于各方面的世界观(各方面的物理﹤广义的物理﹥)并对认知原理及认知结果(思想﹤thought﹥)进行思辨和梳理的学说,是探究思想意识原理及错理之学。
普通人与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区别在于:(比如)普通人必须先后经历大气环境与非大气环境才能够意识到大气压,而自始至终处于大气环境里的哲学家(或哲人)却能够发现或意识到大气压,科学家则是能够测量并利用大气压之人。
也就是说,哲学思辨的难度就像“自始至终处于大气环境中的人难以发现或意识到大气压”的难度一样与上述道理相类似的是:大多数汉语之人无法发现和意识到汉语的逻辑缺陷,而具有哲学慧根之人即使未经历不同的语言环境(语种)却也能够发现和意识到汉语的逻辑缺陷。
科学家能够通过实证的方式而将大气压验证给人们看,但哲学家(或哲人)却没可能通过实证的方式而将汉语(或其它语种)的逻辑缺陷展示给人们(而只能通过语言或语言性的著作去启发人们),哲学推介工作的难度正在于此特别是,汉语之人在理解汉语的逻辑缺陷时,往往只能凭借(或运用)本就潜藏着逻辑缺陷的汉语——这是一个“死结”或“囚徒困境”。
牛顿和爱因斯坦之所以比一般的科学家要伟大得多,是因为他俩都是极具哲学慧根之人普通人必须对照性地经历两种不同的引力环境(比如不同星球的引力环境)才能够发现或意识到引力,而自始至终与普通人一样地处于地球环境中的牛顿却能够发现地球引力及万有引力,这正是其哲学慧根的功劳。
当牛顿运用数学描述或表达物体间的引力作用关系之后,人们却疏忽了其前期哲学性的功劳而仅视其为物理学家普通人必须对照性地经历两种不同的时空环境(比如不同星球的时空环境)才能够产生相对时空观,而自始至终与普通人一样地处于地球时空环境中的爱因斯坦却能够产生相对时空观,这正是其哲学慧根的功劳。
当爱因斯坦运用数学描述或表达时空概念之后,人们却疏忽了其前期哲学性的功劳而仅视其为物理学家所谓“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实乃无稽之谈一方面,科学并没有尽头;另一方面,真正意义的科学只是在伽利略或牛顿时期才开始的(且是以数学作为理论工具的),而哲学却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
当然,几千年前的哲学,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哲学,而是带有科学猜测成分的哲学所谓“哲学的尽头是神学”亦是信口开河当年牛顿因无法用科学方法而揭示所谓的“星体第一推动原理”于是才转而信仰神的人类由于用科学和哲学都无法解释某些宇宙奥秘、于是才不得已地转向了神学信仰,而不是什么“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更何况哲学根本就没有尽头。
三、语言哲学语言至少有两大功能:一是用以表达概念及思想(thought);二是用以思想(思考),即逻辑思维,包括推理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拟就出新的思想第一大功能指的是言者与他人沟通,第二大功能则是指自己与自己琢磨、切磋和沟通。
美国政论家、经济学家、语言学普通语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切斯教授(Stuart Chase)认为语言还有第三大功能,即是能够用以形成一个人的整体生活观第二和第三种功能特别体现了语言对人的思想和现实观念的塑造作用。
语言哲学,就是研究语言意识的原理及错理之学语言(语种),就是语言操作系统每一语系或语种,都是其语族之人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切磋)所自生成的语言操作系统(或概念操作系统),而个人的思想观念,则是通过运用语言操作系统所成就的。
这意味着:语言(语种)对语族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水平及思想观念等起着灵魂般的作用一个民族的语言及文字,注定了其族民的思维方式,也注定了民族的文化形态及结构,亦注定了民族的人文精神及文化总之,民族文化的基因在于语言及文字。
不同的语种及其文字系统,意味着不同的逻辑构造,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基因语言的性质及结构,注定了概念世界及观念世界的性质和结构语言在哪里,思想就在哪里;语言的质量就是思想的质量;语言的丰富性就是思想的丰富性;语言的严密性就是思想的严密性;语言的模糊就是思想的迷糊;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语言就是语词关系式,就是思想的代码及逻辑运算工具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指出:“语言形态制约人的思维形式,每种语言的背景体系不仅是概念的加工工具,其形态也规范了概念的形成;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其在头脑中(主观上)所形成的、有关客观世界的理解之结果是各异的”。
乔治·奥威尔说:“消解语言就是消解思维;改变词汇是为了改变思考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思想”德国语言哲学家威廉·冯·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如是说:1、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该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该民族的语言。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汉语与英语之不同,体现了汉语之人与英语之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2、当你学习某种外语的时候,其实不只是在学习该外语本身,更是在了解使用该语言之民族的思维方式每种语言都包含着独特的世界观。
【笔者举例为证:汉语之人都容易理解“缘分”概念和“彩礼”概念,而西方拼音语系之人却几乎没可能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再比如,西方的基督徒所理解的上帝,乃是万物的创造者,是真理的化身,也是完美人格的体现在他们看来,上帝就是引导人们趋向完美道德的标杆,是人际逻辑GPS,而中国很多的“基督徒”却怎么也无法作出这般理解。
中国一些伪基督徒所期望的上帝,乃是一个能替“我”惩恶除暴、能护“我”利益、能带给“我”好处、能带“我”进入天堂的神】 3、人类造出了语言,人类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为其民族设下了一道樊篱一个人只有跨过了另一种语言的樊篱并进入其内, 才能摆脱其母语樊篱的约束。
4、人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以及运用什么语言(语种),决定了其如何思考以及能够思考什么罗素说:一切哲学问题都是语言性的问题,都是概念性的问题;一切语言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逻辑问题维特根斯坦说: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语言问题,只有当一个问题能够被语言所描述时才能够被人类所理解,才能够成为真问题。
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类认知和理解的边界弗雷格和罗素,凭借数理逻辑而审视、辨析、破解庞杂的人类知识体系时猛然发现:人类的一切知识体系,有且只有语言(包括数学等广义的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表达、表征、交流和传承离开了语言(广义语言),则人类的认知活动就不可能进行。
如果人类破解了语言的秘密,则就能够破解人类整个知识体系之背后的逻辑和密码!西方哲学因此转向了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即通过理性而深刻地分析语言的音形义,以澄清或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论中的知识难题、伪命题、伪知识、伪真理等,从而一步步地接近真知和真理!所以,语言成了解密或消解哲学、宗教及任何知识难题的、唯一可靠的、锐利无比的、方便实用的工具和武器。
以下内容,摘自吕老师的哲学名著《语言·意识·哲学》:概念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具象概念,另一种是关系式概念具象概念,就是人(及动物)通过感觉器官所直接成就的、感觉或感知性的概念;关系式概念(即人们之所谓的“抽象概念”)则是人们运用语言所拟就成的概念。
代表具象概念的词谓之具象词汉语中的单音节字往往就是具象词所谓的抽象词,其实就是表示关系式概念之词,其词义(关系式概念)乃是人们运用语句所拟就而成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抽象词,其词义就是语义作为象形文字之汉字,原本是用来表示具象概念的,但后来开始表示所谓的抽象概念。
而所谓的抽象概念其实就是人们用语句所拟就而成的语义也就是说,后来的汉字(以及用多个汉字拼合而成的拼合词)虽然表示着所谓的抽象概念,但其实部分地继承了汉字的原生含义(具象概念),或与其原生概念有着较亲近的关系,而拼音语系则不然。
拼音语系乃是从造就新概念的语句中摘取一些字母以组合成新字,并以新字来表示语句的语义(语义即所谓的抽象概念),故新英字与原生字的含义不再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是脱胎换骨了的、单纯地表示着新概念的新生字通过上述汉英语系对比可知:
英语及拼音语系有着字词的新陈代谢机制,而汉语则不然一个语系只有具备了字词的新陈代谢机制才有可能使其概念系统脱胎换骨,否则,其所谓的新生概念其实都不过是“枯树生发的新枝”罢了汉语之人因汉语缺乏“字词的新陈代谢机制”而只能运用三千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去进行“勾兑”或拼合(而不是化合般的),并用以表示那些千差万别的概念,这就使得每一个汉字词都承载着(或代表着)较多的含义,即使得汉字词的含义(概念)模糊或含混。
比如“语言”之词,就是一个代表着多种意义(概念)之词人们有时将不同的语种说成是不同的语言,而另些时候却又把所说的话谓之语言由于汉语的词义含混,结果使得汉语之人在理解语句时较容易疏忽其中的正义(正确词义——即符合其语境或逻辑的词义),并容易误用其中的歧义(不符合其语境或逻辑的词义),因此造成了语义错误(思想结论错误)。
特别是那些没有语境可供参照的、抽象式的语言意识过程(比如哲学思辨过程),往往更容易发生这种错误这就像人们在十字路口(即有着多个路向的交叉路口)选择了不该选择的路向(歧途)之错理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汉语之人很容易发生概念偷换或话题偷换等错误。
这也是汉语之人容易发生语言性的逻辑错误之另一个根本性的错理以上,在谈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语之人的浆糊思维时,只选取了部分内容若要看全文,请关注吕新炎老师公众号:评说时评// 如果你对我们的群聊也很感兴趣。
欢迎扫码发送“进群”
喜欢今天的分享吗点个赞告诉我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环境举例(俄罗斯的人文环境)难以置信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生而自由,爱而无畏
-
人文环境举例(俄罗斯的人文环境)真没想到
每当提到俄罗斯,人们常常会想到苦寒的冬季和粗犷豪壮的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然而,在战争的泥潭之外,这个寒冷的国家却拥有令人…
- 人文环境举例(中国人文环境)一篇读懂
- 人文环境举例(中国人文环境)不要告诉别人
- 人文环境举例(澳大利亚人文环境)不看后悔
- 人文环境举例(人文环境是什么 举例子)这样也行?
- 形容人文美的词(形容地方人文特点的词)不要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