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建设是什么意思(数字人文是什么意思)全程干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文学

人文建设是什么意思(数字人文是什么意思)全程干货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文学科的研究、生产和传播什么是数字人文思维方式?数字人文研究中有哪些基本技巧?。

怎么培养兼具人文思维视角与理工实践能力的学术人才?别着急,这些有关数字人文的疑问,都会在即将到来的四川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中揭晓数字人文工作坊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出版学院)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拟于2023年10月29至10月30日在川大校园与大家见面。

届时,来自全国高校的60位优秀学子将在川大文科讲席教授、数字人文专家王兆鹏教授,搜韵网创始人陈逸云先生,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包弼德教授等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带领下,利用CBDB平台与知识图谱平台开展独立研究。

拥有上百年办学历史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数字人文领域也已深耕多年学院以双一流重点建设机构“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实验中心”为主体,以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第五轮学科评估为A+)为牵头学科,融合新闻传播学、软件工程等特色优势学科,建立了。

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四川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下设数字人文典籍大数据分实验室、数字文学场景沉浸实验分实验室、数字多模态符号认知分实验室主要以实验技术为手段,推进包括语言、符号、文学在内的优秀文化经典的保护、传承创新与跨文化传播的科学研究范式创新,迄今已取得。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知识图谱等一系列成果。

实验室工作照在很多人印象中,“文科”与“实验室”两个词天然是绝缘的事实上,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发展历史虽然远不如理工科实验室悠久,但也并非近些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而川大,就是文科实验室建设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1年,四川大学在国内首创文科实验室,集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电视演播等教学功能于一体,为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提供实验教学服务2006年,基于对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川大在学校文科相关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文科优势,建成了。

文科综合实验中心2016年,川大又以入选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国仅4所高校)为契机,构建文科综合创新创业实验育人体系,打造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联合的文科创新创业实验平台,探索文科综合创新创业实验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扎实实验技能的文科创新人才提供支撑。

姜振宇的实验室图源:红星新闻这些探索与实践,奠定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的发展基础,也体现了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推动以文科为中心的跨学科融合创新上的不懈追求如今,实验室的学术特色资源,正在成为川大学子们学术对话与思想交流的新平台。

以中国第一个科幻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振宇所在的数字文学场景沉浸实验分实验室为例:在这里,姜振宇常常带领学子做一些应用场景,包括中国文学场景复原、中国诗歌图像化呈现、题材文学的沉浸体验

等,同学们可以通过VR眼镜等设备与这些场景中的人物进行交互,真正做到和古人“面对面交流”这里也配备有核磁共振仪、眼动仪等,并引入了专门研究脑神经的研究员,引导学生从脑神经的角度做认知研究另外,姜振宇还依托实验室,。

为本科生开设了科幻公选课,每次上课偌大的教室总会坐满。

就像有趣的课程总会获得学子的青睐,数字人文的方兴未艾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投身其中川大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让更多学子能够在传统人文与新兴技术的相得益彰中,成长为思维活跃、视野广阔的高层次人才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官网/官微、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红星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