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文学人文关怀是什么(公司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意思)学会了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众多科幻小说把传统文化写入其中,使传统与现代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充满了对人类的人文关怀,这是中日两国科幻文学近年出现的新倾向,具有明显不同于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文学人文关怀是什么(公司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意思)学会了吗

 

于长敏,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化与中日比较文化本文首发于《中日科幻文学研究》孟庆枢,刘研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9【摘    要】中国的科幻小说进入新世纪以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起步早于中国的日本科幻文学题材也更加丰富,但中日两个不同国度的科幻小说却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特点:一是把传统文化写入舞台背景是未来世界的科幻小说中,使科幻小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如王晋康、吴岩、朝松健等人的作品。

二是对科技成果的滥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充分体现出科幻作家的人文关怀,如王晋康、茅野裕城子裕城子等人的作品就比较典型中国的科幻小说在经过痛苦的挣扎之后,终于迎来了今天的繁荣刘慈欣、王晋康、吴岩等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有的被搬上银幕,有的被译成外文,不仅畅销世界,甚至荣获国际大奖。

日本的科幻起步早于我国,可以说是兴起于昭和后期,繁荣于整个平成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众多科幻小说把传统文化写入其中,使传统与现代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充满了对人类的人文关怀,这是中日两国科幻文学近年出现的新倾向,具有明显不同于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一、对传统文化的活用科幻小说全称为科学幻想小说,在日本叫SF小说,即英语的science fiction两个词的缩写,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对未来社会大胆想象的一种小说。

科幻小说当然是文学,因此就必然会涉及社会、民俗及传统文化民俗学这门学科历史并不久远,但“民俗”一词,古已有之,主要指民间习俗《汉书·董仲舒传》中说,要“变民风,化习俗”,就是这个意思科幻是站在当下想象未来,民俗研究则站在当下回顾过去。

今天发生的故事也是明天的过去,因此可以说,民俗题材的作品和科幻小说都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点在众多的科幻、神话小说中,王晋康的长篇小说《古蜀》可以说是激活传统、结合现代、面向未来的最典型佳作该书以古老的蜀文化为背景,使之与华夏祖先创造的昆仑神话结合在一起。

作者借主人公鳖灵之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华夏民族的皇帝与蜀人信奉的先祖蚕从实为同一人物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在王晋康笔下,“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

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圭鸣,故蜀人悲子圭鸣而思望帝”在王晋康的笔下,奔腾的长江,巍峨的高山,鲜活的人物,犹如一卷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今天的读者面前,让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此外,作为王晋康的科幻小说,像把遗传基因植入现代体育运动并涉及法律问题的《豹》,通过农业生产描写人类任意戕伐自然生灵的《替天行道》等作品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科幻小说《聊斋志异》在中国已是无人不晓,在日本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读者群。

中国科幻作家吴岩使用《聊斋》中的素材创作了若干篇短篇科幻小说,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太空聊斋案》,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其他科幻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位研究蒲松龄的专家因心梗突然去世,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经验丰富的退休警察老马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奇怪的什物都与聊斋故事有关例如“可以逐节拔高的铜制长棍,还有每分钟眨动一次眼的”猫眼石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会“穿墙术”的铜环把铜环投向墙,铜环就会立刻消失,然后在墙的另一侧出现。

这一故事素材取自《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这一点作者本人在作品中已有交代《崂山道士》中的王生跟道士学会了穿墙术,因心术不正,回家后彻底失败,穿墙碰得头破血流当然,顾名思义,《太空聊斋案》这部作品与太空有关。

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讲述的是故去老先生遗物中的一条“细若璃丝,可却坚韧无比”的绳子那是“一团盘结不知有多长的绳子”,如果将其竖起来,顺着绳子可爬上云端作品通过刑警老马之口讲述了《聊斋志异》中偷桃的故事:一个变戏法的立起一根细绳,让儿子爬上去偷来王母娘娘的仙桃。

当然,吴岩的取材是广泛的,不是单一的取材自传统文化的作品只是他科幻小说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也不只是取材于《聊斋志异》例如《老子幽灵车》这篇作品涉及的是老子的《道德经》而《秘密时间之路》这篇作品,运用了中国古老的“气功”。

作品中16岁男孩从1994年进入了2058年,他和他的伙伴们被绑架后,16岁少女达雅就是运用气功逃脱的引传统为今用,面向未来未来道路上也许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是美好的、光明的,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

当《秘密时间之路》中的小男孩“我”要回到1994年时,达雅对他说,回去后就不要把遇到绑架的事说出去了,因为“人们都希望未来社会是美好的,别打消他们追求未来的热情”该作品结尾处写道:“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生活,向往未来,不要让忧愁的阴影总是缠绕自己。

”我认为这正是作品要传达给读者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聊斋志异》等中国传统文学及传统民间传说也一直是日本作家喜欢使用的创作素材20世纪前期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借用《聊斋志异》里的某些内容创作了《酒虫》《掉头的故事》等多篇短篇小说且广为流传。

后来太宰治借用《聊斋志异》中的《竹青》,创作了与原作人物相同而情节与主题均不同的同名小说《竹青》战后作家安冈章太郎酷爱《聊斋志异》,由蒲松龄的科考落第联想到自己的高考落榜,因而参照《聊斋志异》创作了《私说聊斋志异》。

当代作家藤崎慎吾、朝松健等人均发表过多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科幻小说,后者的作品中直接使用了中国人的姓名和中国的地名,可见他是有意在强调中国文化元素,这同时也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他有一篇短篇小说叫《尸舞图》小说中的姐妹俩一个叫玉兰,一个叫莲华,二人都是绝世美女,她们的父亲是从明朝请来的一位道行极深的老道。

宰相的公子看上了姐姐玉兰,一休和尚从中撮合使二人喜结良缘但一休从道士家老奴仆口中听到难以置信又像暗语一样的几句话,这引起了一休的怀疑并着手调查结果发现姐姐玉兰早已被烈马给踢死了,并已装进棺材里道士将其复活,让妹妹莲华把“生气”传给姐姐,因此姐妹二人永远不能分开。

在婚礼上,一休制止了这场人鬼婚,妹妹念起了为自己解咒的咒语,姐姐当场又变成零碎的尸体,尔后妹妹也死去了道士家供奉着三尊神像,分别是华佗、丰都大帝和菅原道真是华佗让被马踢碎的骨头复原,丰都大帝负责把姐姐的魂找回来让其附在尸体上,菅原道真负责让已经下了地狱的灵魂返回阳间。

华佗是神医,丰都大帝是道教阴府里的最高神灵,只有菅原道真是日本人他是平安时代前期的政治家、学者,受藤原氏陷害被流放后含冤而死他死后皇宫里怪事不断,天皇不得不为其平反,追封从三位,并封为雷神,后来又被民间奉为学问之神,现在日本各地都有祭奉菅原道真的菅家神社。

在这篇作品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有日本传统文化

二、对科学畸形发展而导致失控的担心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开拓明天随着克隆技术的出现,会思考的机器人的诞生,许多科幻作家对未来的科学发展表现出种种担心,并且不停地在思考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力图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当然,在此类作品中还包含着人类的“回归意识”正如孟庆枢所指出的:“人从‘自然人’走向‘文化人’(形而上地确定一个元点),从此在‘文明’的大路上向前疾奔,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加速”但是,科学一旦因为加速过度而失控,给人类带来的不一定是幸福。

王晋康也说:“科学对人类的异化,接近了一个临界点以前是补足阶段,达到了上帝造人标准;现在,正超过补足,到了改进,这一步,非常可怕,没有界限了,将产生新人类”王晋康的短篇小说《生命之歌》中有心智的机器人元元就是这样的“新人类”之一。

小说设定的时间为23世纪,著名物理学家孔昭仁教授把它设计出来之后像亲生儿子一样养在家里,元元也十分讨人喜欢可是元元五岁时智力发育突然停止,到了二十几岁智力仍停留在五六岁儿童的阶段孔教授承认自己的试验失败,因此在学界受指责,自己也变得郁郁寡欢,而真相是孔教授有意中止了元元的成长。

孔教授创作的使染色体重新组合让生命迅速繁殖的钢琴曲一旦被元元掌握并通过电脑传遍世界,机器人就会大量繁殖,超过人类,人类将沦为机器人的奴隶孔教授的女婿韩国学者朴重哲想继续岳父未完的事业,并发现了秘密,打开了元元的胸腔。

没想到孔教授早已安装在元元胸腔里的定时炸弹爆炸了,但炸弹没把元元炸死,却炸死了朴重哲元元伤好后,突然提出要弹钢琴,平时一直疼爱并保护元元的姐姐只好把枪口对准了元元因为元元一旦成功,“人类经过300万年的繁衍才占据的地球”很快就会被及其占领,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必须是人类而不能是人类创造的机器人如果说王晋康是从人类宏观上来思考的,那么日本女作家茅野裕城子的短篇小说《口内电话》则是通过一件极不起眼的小事来探讨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这一问题的。

故事中的“我”在北京乡下一个不知名的小卖部,花100元人民币买了一个“口内电话”,像用糯米纸做的的薄膜一样店主用脏兮兮的手把它套在我口腔内后面的一颗下牙上,并给了我一张使用说明书回城后,“我”试了几次,果然好用,只是来电话时震得有些头疼,不过很快就习惯了。

但是,令“我”烦恼不已的是,“我”每天不得不听大洋彼岸一家三口的对话及各种声音起因是我试着拨打了年轻时认识但后来断了联系的一个男子的电话,电话通了无人接,却再也关不掉了每当夜幕降临,对方那边便是天亮时分,从起床到洗漱、吃饭、聊天,声音全传入自己的耳朵里。

想找小卖部老板把电话取下来,可是根本找不到那家小卖部了后来“我”来到东北的边陲小镇丹东出差,在鸭绿江上游览时,终于把电话抠出来扔到江水中,一切才恢复正常人类发明了新的科技产品,新的产品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烦恼,那只好让它淹没在滔滔的江水中了。

“我”是站在中朝之间的江上把口内电话扔掉的,也许是在暗指,像朝鲜那样没有如此先进的智能电话(当时)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吧当然,关于《口内电话》这篇小说还有一种解读,正如作者本人在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家用电器的发展毫无规则可言。

有时昨天还没有的东西,今天就会流行起来有些东西在美国、日本根本无人问津,而在这里会大爆发式地流行”

三、传承传统文化与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茅野裕城子裕城子之所以能创作出多篇与中国有关的小说,与她本人90年代曾在北京居住过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她在北京期间,还与莫言、王朔、阎连科等中国作家有过交流,对中国是有一定了解和知识储备的。

作家必须要了解社会,而科幻作家不仅要了解社会,还要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科幻不是科普,但必须以科普知识为基础去创作像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王晋康、刘慈欣都是理科出身,而吴岩是学管理学的可以说,他们的理科知识和社会学知识在其作品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日本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是学农学的,筒井康隆是学心理学的小松左京是学文的,毕业于京都大学意大利文学专业,但是他的代表作,曾被拍成电影在我国上映,为我国观众所熟悉的代表作《日本沉没》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据史学家考证,日本古代与大陆相连,距今大约一万二千年前,因一次巨大的地壳变迁,日本完全孤立于海上,形成了列岛。

尔后,日本列岛又缓慢地向东移动而太平洋的中央部有一条很深的海沟,假如有一天日本移到该海沟处,列岛将会沉没小松正是根据这个地理特征而创作的长篇小说《日本沉没》,目的是唤起人们的灾难意识下面再看一下朝松健他1956年4月出生于北海道,毕业于东洋大学文学部佛教学专业。

正是因为他了解佛教,具备关于佛学的基础知识,才能创作出《魔教的幻影》等众多以灵魂、鬼怪为题材的的小说他的小说不属于科幻作品,在日本被称为“怪奇小说”,相当于我国的“志怪小说”虽然不是科幻小说,却含有大量的幻想成分。

这就像我国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不仅有许多幻想内容,而且有的内容在今天已成为现实虽然《西游记》中的某些内容当时只是幻想,还不能称为“科幻”,但是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有的幻想却以科学的形式实现了,比如像“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如此。

花果山猴王出世,惊动上天,玉帝让千里眼和顺风耳去探究竟千里眼的幻想在今天已经以网络视频、微信视频的形式变成了现实,而顺风耳今天就是我们的有线或无线的电话,并且其功能远远超过了当年二位神仙的本领神仙在天上,手机、电脑的电波也是通过天上的卫星来传送的。

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出十万八千里,今天的宇宙飞船已经超过了这个速度《西游记》里各路神仙能骑着白鹤等大鸟行走在空中,和今天载着乘客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在构思和造型上都不无相似之处上面涉及到的中日两国的科幻小说,看上去似乎互不相干,但是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把传统文化写入现代作品中,并且面向未来,同时又对未来世界的科技发展与人类关系表示担忧,充满了对人类的人文关怀。

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命运问题,是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乃至整个人类所关心的大问题,如臭氧层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克隆技术等等这些自然也是科幻作家一直关注的问题王晋康在说到科幻小说的人文关怀与文学性时指出:“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和对现实的关注等,可以说与主流文学作品并无二致。

由于核心科幻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它往往更宜于表达作者的人文思考,表现科技对人性的异化”这段话是王晋康在谈到没有必要刻意去区分软科幻、硬科幻,取而代之提出了核心科幻,并列举了核心科幻的几大特点后说的因此,我认为:第一,科幻小说也好,非科幻小说也好,在创作手法上完全可以相互借鉴,不必那样泾渭分明。

而读者也首先应从文学角度去阅读、欣赏和分析,才能更深地品味到文学妙趣第二,既然小说要引用传统,面向未来,文学作品就应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而科幻小说应首先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成为把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的文化载体,因为科幻小说最具有这方面的条件。

第三,应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科学技术成果被滥用后将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将这种担忧具体地展示给人类,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如果说科幻文学可以给青少年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制作这一翅膀需要工学、理学、社会学知识,更需要传统文化知识。

只有这样,这双翅膀才会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事实上,目前得中外科幻小说已经担负起了这一使命

 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文中注释部分,敬请谅解。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尊重版权,标明出处。文中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查看《中日科幻文学研究》目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