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关怀精神(厦门大学人文关怀精神)这都可以?
厦门大学2023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哲学系推荐人选申祖胜老师
申祖胜,男,2018年获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导师为陈来教授,现任厦门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明理学,尤其是清初朱子学研究先后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哲学门》《政治大学哲学学报》《清华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常年担承本科生课程“中国哲学史”与研究生课程“先秦诸子”的教学 吐故纳新,精益求精从2020 年直至今日,申老师一直担任《中国哲学史(下)》课程的老师,并常年承担研究生“先秦诸子”的教学课程,也曾为大三大四的同学开设过“北宋儒学研究”的选修课。
谈及教学,他毫不避讳地指出,研究好并且教授好中国哲学史尤其是宋明理学并不容易面对课程量较大、难度较高的课程,他精进不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思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式 申祖胜老师表示,每个学期他都在尽力地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
他认为好的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深入”,就要求自身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汲取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浅出”,则是要力求将复杂深刻的教学内容表达得浅显易懂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的思想辨析都是细致而深微,大到宇宙天地,小到人心隐微,都是讨论的对象。
为了达到“深入”,申老师表示既不能一味地追求进度,浮皮潦草,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需要慢下来一点一点梳理,将中国思想传统的道理讲明白,将宋明理学家思想背后的逻辑说清楚而为了达到“浅出”,他更是选择合适的位置采取多样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向同学们展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文献、插入纪录片或者学术界相关较短的讲座等等申老师表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同学走进书本,深入挖掘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感兴趣以后,同学们才能自主自觉地去探索这样的效果是显著的,曾上过申老师的课的许多同学表示,随着学习的深入,自己上课的专注力在不断提升,从原先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研究相关问题,并且很乐意与老师进一步交流。
关爱学生,将心比心学生们喜爱申老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学生们真诚的关怀他说:“作为一名老师,要教好书一定要设身处地去考虑学生们的感受”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申老师都做到了这一点他表示一门课在内容上都会有重点、难点之分,重点的界定作为老师有清晰的判断,但难点的标准却要依学生定。
学生如觉得难,那就是难点所以申老师上课总是喜欢询问同学们的聆听感受,如果发现他们有不懂的地方,就会尽量多讲并变化语言方式以求学生能够理解而在课下,他更是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困惑他强调“教学相长”,有同学来问问题代表他们真正在思考和吸收知识,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申老师认为为他们的解答的过程也是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过程,他有时也会因他们新奇的思考角度而深受启发,这是一个双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断拓展的好方式所以他常常至少提前十五分钟到教室,下课后也总是竭尽自己的努力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反复强调重点。
他表示:“同学们在讨论哲学问题的时候如果能获得有效的思维方式,并从中体验到学习它的愉悦感,这是我最想看到的”传承经典,面向未来当谈及中国哲学在育人尤其是对于中国学生应当发挥的作用时,申祖胜老师表示中国哲学蕴含着古人丰富且优秀的思想文化,在今天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申老师认为,从文化传承来看,儒家文化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于我们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具体到哲学层面,儒家哲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也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体和核心。
儒家的实践智慧始终是强调以道德为基础,从不脱离德性;同时,又突出体现在重视修身成己的向度,亦即个人内心的全面自我转化宋明理学内蕴着深刻的世界观以及丰富的人生体会,可以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方向和指导申老师始终深信中国哲学对社会和个人行为塑造、精神涵养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表示:“中国哲学本身就具有面对人生、解决人生困境的特点,所以把中国哲学搞清楚了对自己人生当然有帮助。
尽管从20世纪以来,儒家文化受到很大冲击,在整体上处在不断内敛与收缩的状态,但在建构作为价值来源的精神世界方面,如心灵滋养、情感慰藉、精神提升以及道德指引等方面,儒学始终发挥着不可抹灭的作用”教师心声申老师心系学生,在被问道“有什么话想对学生说”时,申老师送给了大家一句歌词“爱拼才会赢”。
申老师认为这句话虽然看着有些老套,但是不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它代表着一种奋进和勇毅的精神申老师时刻铭记“爱拼才会赢”这句话,它背后蕴含着的付出、创新、坚持不懈,也成为了勉励他不断在教学与学术事业上做出更大成就的源源动力。
这句话还寄托着申老师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与美好的祝福,他始终心系学子,企盼着与同学们共同奋进,在拼搏的道路上闯出自己的一片风采结尾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申老师将人文关怀和学术追求镌刻进了他的教学光阴里,他用汗水浇灌的育人之苗始终在拔节生长,而在这个盛夏,他听见了风过林梢发出的回响。文字|田烁、王庆宁排版|冯梓烜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什么是人文关怀精神(厦门大学人文关怀精神)这都可以?
厦门大学2023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哲学系推荐人选申祖胜老师
-
什么是人文关怀精神(厦门大学人文关怀精神)干货满满
当学生来到此窗口打饭,米饭是无需交钱或者刷卡的,饭堂师傅给你打的饭多了,你可以用窗前的公勺匀一些出来,放在公用碗里。…
- 什么是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和精神关怀)不看后悔
- 人文关怀定义及概念(广义的护理人文关怀定义)全程干货
- 人文关怀定义及概念(医学人文关怀定义)干货满满
- 人文关怀定义及概念(护理人文关怀的定义)速看
- 有那些人文关怀(浅谈护理人文关怀论文)满满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