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人文关怀制度(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不要告诉别人
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应双管齐下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民族教育”订阅文/陈如平在学校中,强化制度管理与突出人文关怀并不是对立或冲突的,二者应被视为改善学校管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要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厚此薄彼,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突出人文关怀符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各行各业都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学校管理也不例外更加强调人文关怀,这是由学校的工作特点和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学校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是人,它的运作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交互活动所构成,这与工厂生产过程区分开来。
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不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这些表面形式上,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即教师和学生是在什么情境和状态下、通过什么方式完成这些活动的,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感情、情绪、需要、欲望、思维方式等。
如果把人的因素重视起来,就会使学校管理更加完善、更加充满魅力强化制度管理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充分考虑教师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必操之过急毋庸置疑,制定、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对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很有必要;但需要提醒的是,任何制度真正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并非一日之功,总是有一个过程,取决于众多复杂的因素。
其中,能否为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非常重要,否则,这些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难以得到贯彻落实,造成制度和管理实际两张皮的现象在这方面,如果校长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事先做些民意调查,召开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会,开展一些预研究,然后在取得基本共识之后,再组织一定范围的人员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尽可能获得支持和合作。
切忌在时机不成熟时盲目行事现在有一种现象,许多新上任的校长喜欢标新立异,另搞一套,往往在制度上费尽心思做文章,自认为制定和颁布一些新的制度,就可以树立自己的领导威信,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进而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幼稚、不成熟,甚至是不道德的想法有时这么做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其主要原因就是,只考虑到制度管理的需要,而没有顾及学校教师对前任校长的眷念,没有考虑他们的特殊需要、工作情绪、个别要求以及对学校发展的新期盼。
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是有情感、有需求、有血有肉的教师和学生,不是冷冰冰、没有生气的机器,他们需要关注、关爱,需要人文关怀,需要有人情味的管理这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所学校的良性健康发展,的确需要校长个人的智慧、能力和努力,但是更为重要的,应是在他(她)的领导下,如何在前人基础上,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乃至全体学校成员的智慧和能动作用,将校长个人的教育理念与全体学校成员的理念融合,乃至转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这个时候,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应双管齐下在俄罗斯考察的时候,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各所学校都比较看重学校的发展历史,往往把前任校长的肖像挂在学校的显著位置,既彰显了对前任校长的尊重,也体现出新任者宽厚和开放的胸怀,更主要的是凸显学校发展的文化继承性。
这使得学校教师有一种感觉——学校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对学校都有爱护、维持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丨陈如平单位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责任编辑 | 赵岩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中国民族教育”
公众号:zhongguominzujiaoyu
投稿邮箱:zgmzjy1986@163.com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单位人文关怀制度(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不要告诉别人
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应双管齐下
-
单位人文关怀制度(人文关怀制度有哪些)快来看
弹性上下班、市内景点免门票!常德尊师重教10条出台定期推选一批“教育世家”,建立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监控机制,探索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 单位人文关怀制度(幼儿园保安人文关怀制度)深度揭秘
- 单位人文关怀制度(教师人文关怀制度)全程干货
- 单位人文关怀制度(员工人文关怀制度)真没想到
- 工厂人文关怀方案(人文关怀病房创建方案)燃爆了
- 工厂人文关怀方案(学校对教师人文关怀方案)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