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人文精神缺失的几种表现)干货满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理性应当是语文课程改革不应缺失的价值坐标,语文课程改革应当高扬理性精神。

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人文精神缺失的几种表现)干货满满

 

作者:吴格明江南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在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100余场查看吴老师更多文章可关注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

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些很好的思想,例如张扬人文精神,主张多元文化,倡导自主学习,重视过程,重视积累,重视识字写字,倡导写行楷,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等语文课程改革也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还很严重,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在相当程度上缺失理性精神

中国期刊网显示,以“理性”以及相关的“逻辑”、“科学”等概念为关键词的语文教育方面的论文很少一些论文在涉及逻辑理性时,也往往持否定的态度这与人们对理性的误解密切相关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消除这些误解。

从而使语文界确立这样的信念:理性应当是语文课程改革不应缺失的价值坐标,语文课程改革应当高扬理性精神。一、人类理性应当是素质教育的主题(一)理性是人类的本质特征“理性”这一概念是柏拉图提出的。

亚里士多德

人是理性的动物梁漱溟用“理性——人类的特征”作为其《中华文化要义》一书第七章的标题,这一表达的意义正是“理性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以外的动物是靠本能生活的唯独人类有理性,可以超越本能人的伟大,在于理性思维人是能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理性是对于本能的超越这种超越,既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解放如果没有这种超越,人类只能生活在蒙昧状态凭着这种超越,人类拥有语言,可以进行社会交流凭着理性,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创造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万物的灵长。

凭着理性,人类有了社会契约,以此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性,是科学和民主的共同基石理性,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理性,不仅具有智商的价值,而且具有情商的意义理性是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一个理性淡漠的人,不可能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可能有凛然的正义感和深刻的民主精神,也不可能有追求和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怀。

更不可能有思考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只有具备健全理性的人,才能自觉地追求真善美,才能有高尚的价值观和博大的胸襟

理性包括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用以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先进的、高尚的价值观,并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价值理性的体现工具理性用以指导人们进行正确有效的思维,。

如逻辑和辩证法,正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理性工具。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相辅相成的。价值理性依靠工具理性和理性工具得以保证,对理性工具和工具理性的价值认定也是价值理性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理性与民族文化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理性精神的积淀相对匮乏我们经常批评的迷信、愚昧、盲目,不尊重客观规律,以感情代替政策,以人治代替法制等消极现象正是这种文化特征的反映理性精神相对匮乏的文化特征决定了人们思考问题时理性坐标的缺失。

理性匮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印度、希腊是逻辑学的三大源头然而,当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在欧洲不断发展的时候,我们国家却在汉代罢黜百家,罢黜了当时称为名学和辨学的逻辑学唐玄奘西天取经,在印度学了很多叫做因明的逻辑并带回中国,然而其传播限于佛场之内,对社会影响不大。

直到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将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的《逻辑体系》翻译为《穆勒名学》,中国的知识界才开始接受西方逻辑学直到“五•四”运动,中国才真正得到了理性精神的启蒙,科学和民主正是两面理性精神的大旗

黎鸣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这根“弦”太弱,所以才造成了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长期的发展停滞,所以才根本不存在有中国首先推出人类近现代科学的可能,所以才根本不存在中国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文明以及自由——民主的文化精神的可能。

有人说:“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 这一说法反映了一种盲目的民族自尊程仲棠先生批评说:“与某‘大师’所谓‘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的无稽之谈相反,中国的现代文化必须发展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有无穷尽的生命力,没有分析就没有科学,脱离了分析,‘寻求整体的综合’不免成为梦呓。

(三)理性与当代社会1从经济的角度看我们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知识经济崇尚的是知识整合与知识创新其关键在于能够善于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恰恰依赖于流动的、辩证的理性思维1从政治的角度看我们的时代,是民主和法制建设艰难推进的时代,而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许是最需要理性精神的。

因为,真正的民主并不是简单地多数人说了算简单的多数人说了算可能会产生多数人暴力真正的民主是公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决策而这既需要价值理性的指导,也需要工具理性的保障理性精神的要义就是,任何思想都没有受到质疑的豁免权,同时,任何思想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1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并非都是真实的,正确的,有价值的。面对大量信息扑天盖地涌来,人们必须筛选信息。要善于筛选信息,就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质疑。

我们的时代也是媒体文化的时代媒体文化时代需要社会公众具有良好的媒体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使用方法,最重要的素养就是质疑和反思的理性精神因为媒体由于商业利益的追求,并不总是代表百姓的利益,并不总是代表社会文化的正确方向和先进的价值观念,也并不是总说真话。

我们的时代,又是一个浅阅读时代,一个娱乐文化时代什么“春光灿烂猪八戒”、“欢天喜地七仙女”,各种各样的“戏说”和无厘头故事充斥荧屏、网络宣传进化论的赫胥黎的孙子——小赫胥黎一百年前在《奇妙的新世界》一书中所预言的娱乐时代正在成为现实:“人们只知道笑,却不再思考,并且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思考。

”甚至,人们的笑也不是由衷的,而是“搞笑”人们甚至懒得笑,君不见那么多的所谓情景剧,以画外的笑声来充当喜剧效果?人们也懒得鼓掌,许多演出不是以摇动塑料手掌来代替鼓掌吗?美国纽约大学波兹曼教授《娱乐致死》一书的封面是几个没有脑袋的人坐在电视机前,其寓意鲜明,深刻。

面对这样的浅阅读和娱乐文化,我们的教育不应当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点儿深刻理性吗?要不,谁来思考人类的终极关怀,谁来主张社会的公平、正义?要不,人们还能不能清醒地生活?

胡锦涛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正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理性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又一次洗礼。和谐社会正是人类理性的追求。理性精神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必要条件和价值引领。

(四)理性与素质教育正是由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正是面对这些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应当自觉地、坚定地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我们说理性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天然地具有理性,而只是具有发展理性的基因。

比如语言是人类的特征,但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语言那样,每个人都需要培养和发展理性培根的话很能说明理性培养的必要性:“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公正且富有理性的,而是受到强烈的主观愿望和个人感情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可以被称为‘某人所期望的科学’。

一个人更愿意相信他所期望的东西,而不是真理因此,他因为缺乏研究的耐心而排斥困难的东西;因为迷信而排斥大自然中深奥的东西;因为傲慢和自大而排斥经验的启示;因为顺从无知的庸人的意愿而排斥和违背普遍认可的东西。

简而言之,个人感情会通过种种途径,而且有时是令人难以察觉地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

萨姆纳

以人类理性为灵魂的“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真正称得上培养好公民的教育”让我们在生动的事例中看一看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吧罗素见到英国课本说打败拿破仑是英国人之力而德国课本说打败拿破仑是德国人之力,就主张让学生对照看这两种课本。

有人担心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能够使学生不信,教育就成功了。

罗素这种深刻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界的共识和普遍的教育行为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

二、语文课程改革应当高扬理性精神(一)理性与语文课程上述论证的必然结果是,理性应当是我们整个教育的主题进一步的论证是,理性特别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是语言、思维和审美语言正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因为语言是符号,不是征候。

征候与事物之间有必然联系,动物可以识别,比如万木萧条而大雁南飞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唯人类理性方能把握思维正是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审美同样离不开理性,一个“审”字,生动地表达了审美的理性思辨色彩。

理性是语文素养的深刻内涵或者干脆说灵魂离开了理性的深刻内涵,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必定是零散的,甚至是凌乱的;肤浅的,甚至是浅薄的;是机械的,甚至是呆滞的;没有生机活力

语文教材所展示的具体情境为质疑和反思创造了生动的思维空间。因此,语文课程对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需要和可能两方面的论证使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信念:语文课程改革应当高扬理性精神。

(二)理性与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改革张扬人文精神,这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语文界对于“人文精神”以及相关的“人文性”“人文主义”存在着误解,许多人误以为人文精神是与理性相对立的我们知道,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反宗教为主要特征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

人文主义有四个要点:1肯定人的价值、特性和理想2反对宗教教义,注重人的现世生活3主张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4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而这些要点,均与人类理性密切相关,或者说均以人类理性为基础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张扬人类理性。

倡导人文主义而进行文艺复兴,本身就是理性反思的辉煌经典诚如于桂芝、安启念所说:“文艺复兴运动它把获得理性生活、争取自由平等、追求人的尊严和权利视为崇高的价值,实质就是对人的理性的高度弘扬”我们所倡导的人文关怀,也并非出于人的本能,而是出于理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爱。

因为人类从历史的反思中认识到,唯其如此,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存在和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其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正是超越动物本能的理性表现,正义和公平也正是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我们可以说,人类理性正是人文精神的内核。

离开了人类理性,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缺失人类理性的“人文精神”只能是狭隘的、畸形的人们对理性的误解往往在于将理性与机械、僵化和教条联系在一起其实,理性与机械和僵化根本不是一回事

梁漱溟

宇宙间所有唯一未曾限于机械化的是人;而人所有唯一未曾机械化的便是理性。

(三)理性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是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的因此,我们不妨从这样三个维度来分析理性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系1理性与知识和能力知识是人类探求事物规律的成果或结晶。

契合事物规律的知识便是真理知识通常以概念、命题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人们何以相信某一知识,或者说,何以相信某一命题是真理,涉及到知识的确证问题知识的确证或知识信念所依赖的正是人类理性语言在本质上是理性的,因而语文知识更具有理性特征。

能力,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似乎与理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语文能力则与理性有密切相关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听和读是通过语言获取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都离不开理性在语文课程中,人们强调语感,这是对的。

然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同样离不开理性何况,学校语文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理性包括语言知识的指导提高培养语感的效率,如果让学生像古人那样,像学校外面的人那样在盲目摸索中培养语感,也就失去了学校教育的意义和语文教育的意义。

1理性与过程和方法重视过程和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改革的进步过程与结果相对而言重视过程,就是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理解所谓理解,就是理性的分析感悟同样离不开理性所谓感悟,就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方法是人们解决思想、说话、行动问题的路径和程序方法的意义在于它的普适性,因为正确的方法蕴涵了事物的规律因此,方法本身就渗透着理性,或者干脆说,方法就是理性的何况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的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运用语文的方法由于语言的本质特征而更是理性的。

1理性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诠释态度,是对事情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行动其中的“看法”,就说明了态度的理性特征,因为看法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和理性精神相一致的,反对主观随意,反对情绪化,反对以个人好恶干扰求真务实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的社会性决定了其理性特征缺失人类理性的价值观只能是狭隘的、低层次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情感似乎与理性无关其实不然梁漱溟先生明确指出:“理性、理智为心思作用之两面: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

”他举例说:“譬如计算数目,计算之心是理智,而求正确之心理是理性数目算错了,不容自昧,就是一极有力的情感,这一情感是无私的,不是为了什么生活问题”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每一维度的目标均离不开理性至少我们可以说,理性在语文课程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只有清醒地认识理性在语文课程目标中的价值,我们才能自觉地达成这些目标对理性的任何误解,对理性的盲目排斥,必将干扰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必将降低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未完待续,下期更精彩,敬请期待。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编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阅创杯奖励

参加“阅创杯”大赛的同学将有机会获得相关证书及丰厚的奖品(京东购物卡、电话充值卡、《高考作文Plus——材料备考和思维备考》图书、“阅+”名师点评卡、名师作文课程等),具体奖项设置如下:特等奖:1名(证书及价值1000元的奖品)

一等奖:10名(证书及价值176元的奖品)二等奖:30名(证书及价值126元的奖品)三等奖:50名(证书及价值76元的奖品)优秀奖:100名(证书及价值38元的奖品)作文上传通道通道1:公众号菜单栏“暑假读写季>读写计划”处,报名上传作文。

通道2:公众号回复“上传作文”点击报名上传作文通道3: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上传作文注:新高二直接上传读后感即可参赛;新高三微信对话框回复“阅创杯命题”,或菜单栏“新高三”处查看命题,写作后上传参赛。

新学期拥有这样能力的人最耀眼拥有高分作文思维是新学期的必备法宝60天练就作文高分思维原价38元,限时特惠30.4 元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上传作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