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工业革命人文精神的缺失)学到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

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工业革命人文精神的缺失)学到了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提高了工人的生活质量C.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D.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2.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性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3.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

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工业革命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C.促使农村人口大增D.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下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A.大众教育推广B.城市化加快C.环境污染严重D.贫富分化加剧5.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

,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剧增加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的缺失6.19世纪中期,诗人波德莱尔和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如下所示)两段诗歌表明 ()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曼纳哈塔(即曼哈顿)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为共识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7.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姓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

.男女平等基本实现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8.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9.下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伦敦巴黎柏林1880年9060171900年470360270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0.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①18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②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③本茨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1.“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

”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A.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C.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D.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12.城市生活的变迁折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的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 1870 年,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达到

 70% (1)根据材料一,归纳推动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时间(年)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

(万人)城市化率(%)1950—195755196~646539137~1061816.55~18.42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118.50~20.741978—2006

96259~10347515230~1968615.82~32.53——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表格中的三个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

(3分)材料三 19 世纪 70 年代后,电灯的发明使城市照明得到彻底改善城市中还出现了有轨电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取代了曾经最常见的马车,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

被污染的生活供水和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直到 19 世纪的后半叶,城市仍然是危险的地区,死亡率通常超过出生率,只是从乡村源源不断涌入的人口维持着城市的繁荣——《简明新全球史》(3)根据材料三。

,说说19 世纪 70 年代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概述城市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3分)(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D2.A3.B4.B[

解析] 表格显示1750—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说明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5.D6.C7.C  8.C  9.D 10.C  11.C12.(1)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的日益普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

;等等内在联系: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为社会生产提供劳动力,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2)1950—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1958—1960年:开展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

“大跃进”运动1978—2006年:实行改革开放(3)“电气时代”积极影响:城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便利;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 消极影响:城市的不合理规划带来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居住条件差、传染病流行、死亡率高等很多社会问题(4)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其他精品教学资源请访问师梦圆官方网站:www.shimengyuan.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品教学资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