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提升人文素养理论(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人的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如科技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等等,其中哲学素养是人文素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哲学素养

提升人文素养理论(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燃爆了

 

人的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如科技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等等,其中哲学素养是人文素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的哲学素养带有统摄的性质,能够把其他各种素养统一、贯通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可见,哲学素养在人的综合素素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提高人的哲学素养呢?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方法来提高人的哲学素养呢?第一,认真研读哲学经典恩格斯说:“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

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学习哲学史主要是研读中外哲学史经典现在哲学教育中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即只读哲学概论不读哲学经典哲学概论需不需要读呢?当然也是需要的。

但是,读哲学概论只是引领我们进一步研读经典的一个入门向导,绝不能代替经典的阅读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一个人的哲学水平的高低与他究竟读懂了多少中外哲学经典是成正比的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肚子里装了多少经典,他的哲学水准就有多高。

当然,研读经典的关键在于读懂如果没有读懂,对经典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就等于白读因此,我们应该仔细地反复地研读经典,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推敲,边读边琢磨如此每读一遍,往往都能有新的收获经典是常读常新的,其意义是无穷的。

这是提高哲学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第二,不断提高自己领悟的能力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读懂经典,而有的人只能读个半懂或者完全不懂呢?这跟人的悟性有着莫大的关联研读经典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进行创造性探索的过程。

对于经典上的每一句话,我们都要寻根溯源,而且要联系实际加以发挥和发展要与古人对话,在对话中实现超越要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即使对于经典上的话,我们也应带着批判的头脑去研读人的领悟能力并非不可捉摸,而是一种能动的批判和反思的精神。

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态度去研读经典,那么就能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领悟能力第三,培养自己创造性的非常规思维提高人的哲学素养,读书只是一个途径,但并不局限于读书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读懂有字之书,还要读懂无字之书,多向社会学习。

社会就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无字之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懂有字之书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书虫,只沉浸于书的世界里,同时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生活者、实践者在生活实践中,要善于用哲学的眼光去观察一切事物,善于用哲学的思维去思考一切问题。

哲学的眼光、哲学的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非常规思维这样的思维,必然能够超越常人的认知,突破传统的旧见,洞察生活的底蕴,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方提出新的问题孔子曾经讲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其意是说,人每天都要吃饭,但没有人仔细去咀嚼其中的味道。

这是一个比喻,是说我们每天都在从事日常实践活动,但没有人认真去思考和发现其中的一些普遍性道理孔子提到的这个道理就是指“中庸之道”,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是,我们往往对它视而不见所谓中庸之道,是指做事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把握适度最好。

任何一个事物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反面转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是有度的,超过了一定的度,美就会变成丑,所谓美到极致即为丑孔子就善于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中凝练出一般的哲理,揭示蕴含其中的本质规律。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应该培养自己这样的哲学眼光和哲学思维第四,积极参与研讨辩论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不仅需要个人的沉思,还需要与人论辩回首历史,我们发现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往往通过论辩的方式来进行哲学智慧的探讨辩证法就是一种通过反复诘难、辩论的形式来探讨哲学问题的方法。

这是通向哲学智慧的一条重要路径哲学家不能固执己见、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参与研讨辩论在与人辩论的过程中探讨问题和发现智慧所谓思想越辩越明、智慧越研越深就是这个道理目前,我国的哲学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表面看,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不同形式的哲学课程,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这种教育违背了哲学的本性。

现在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课堂都将其所讲授的内容实证化、公式化、教条化了,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类似于数学公理的条条点点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题目也被制作成为标准化的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型,人为地规定只有一种正确的答案,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哲学智慧的本质。

哲学与数学和几何学不同,它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其结论都不是唯一的在这方面,西方的哲学教育值得我们借鉴西方的大学也十分重视哲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其哲学教学大纲里就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自由思考的能力。

它们的哲学考试通常为写作哲学论文,其方式是通过提出某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论文,或者引用哲学经典中的一段话要求学生进行解释说明这两种考试方式都是比较自由、开放的,并无所谓标准答案无疑,这样的考试对于真正培养和训练人的哲学思维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概言之,哲学思维说到底就是一种批判的和创造性的思维,而这样的思维只有通过批判的和创造性的阅读与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