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提升人文素养的途径(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学到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4月25日,上海钟书阁泰晤士店举办十周年庆典。10年29个城市43家书店 ,《人民日报》上海频道评价钟书阁:一盏书灯,温暖了二十九座城。

提升人文素养的途径(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学到了

 

4月25日,上海钟书阁泰晤士店举办十周年庆典10年29个城市43家书店 ,《人民日报》上海频道评价钟书阁:一盏书灯,温暖了二十九座城活动当天钟书阁泰晤士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楼正在举行“拾年拾光主题书展”,书店精选10年中每一年各具代表性的图书展示,与读者共同见证岁月变化;。

20位出版社编辑散落书店各个角落,为读者“面对面”介绍精选图书的故事;长江少儿社携“国宝守护人”耿朔来到现场,开展名家对谈活动。

▲活动现场(钟书阁供图)我社总编辑姚磊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耿朔面对在场观众,围绕《数字时代,为何我们还要实地访古》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对谈。

▲对谈会现场(钟书阁供图)Part.01亲子旅行指南,也是学霸宝典☆☆☆☆☆在对谈中,耿朔分享了他的求学成长经历,青少年时期的旅行经历引发了他对远方的想象,启发了他对历史的兴趣,并最终坚定了他对自己从事考古和艺术史研究这一人生道路的选择。

厚实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孩子未来成长的基础,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通过回到历史现场启发思维是培养青少年探索式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八条古道游中国·给孩子的人文地理课》给读者提供了别样的旅行线路丛书分四册,分别介绍了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蜀道、太行八陉、河西走廊、茶马古道、徽杭古道、赣粤古道等八条古道的风物。

这套书是亲子旅行指南,也是学霸宝典在介绍八条古道沿途壮美风物的同时,书中更渗透了耿朔对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思考该书也是家长亲子旅行,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书店活动现场(钟书阁供图)Part.02置身历史现场,背诵再也不难☆☆☆☆☆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办法数字时代,家长和孩子们都被新媒体包围,甚至吞噬,怎样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回到历史现场?。

对谈会上,耿朔用有趣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在旅行途中的见闻与思考在讲扬州的时候提到小学时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小学生在默写这首古诗的时候,常常有人把瓜洲的这个洲字的三点水漏掉。

耿朔老师现场分析扬州城和长江的历史变迁,了解了瓜洲古渡的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就不会再犯错了再比如,为什么只有敦煌才能诞生莫高窟那样的艺术?历代文人墨客追捧的神器“文房四宝”名产区为何出在封闭的徽州山区?这些天南海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背后,都有其历史背景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通过旅行实地访古,置身历史现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课本里的古诗文背后的故事,理解历史地理知识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再来学习往常记不住的文史知识,可谓记忆背诵不在话下,分分钟变成学霸。

▲现场分享,河西走廊敦煌历史地理情况Part.03游记美文有范本,提升写作分分钟☆☆☆☆☆这套书不仅系统地讲述了八条古道的历史变迁,书里的很多篇章也是孩子们在写作游记类散文、议论文很好的范本这套书中的许多内容,最早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国家人文历史》《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对谈中,姚磊结合耿朔的写作经验,为总结了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与途径,首先要多观察,积累鲜活的经验触发写作的灵感;其次要有写笔记的习惯,及时进行记录和总结,积累写作经验;家长要允许孩子质疑和提问,要培养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并且要在家中形成鼓励的氛围,逐步培养孩子写作的信心,让孩子乐于写作、乐于思考。

▲对谈会现场对谈会上,耿朔老师介绍,今年暑假,已经有团体按照书中的线路开展研学旅行他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带着孩子亲近大地,在古道的历史现场触摸历经风雨的文物古迹,认识和探索世界,打开自己的好奇心,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

《八条古道游中国·给孩子的人文地理课》作者 :耿朔定价:198元(全四册)适读年龄:9-15岁

(扫码直接购买)内容简介八条古道游中国,历史长河说古今本书介绍了蜀道、太行八陉、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河西走廊、茶马古道、赣粤古道、徽杭古道等八条古道图书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八条古道为主线,将历史现场风物考察与人文地理背景知识结合,涵盖文学、历史、地理、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穿插介绍作者实地考察走访经历,面向青少年做公众普及,以学术眼光、文人趣味展开叙述描写与分析思考,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作者简介

耿  朔80后学者,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汉唐考古和中国早期美术史研究,并致力于考古文博知识的公众传播著有《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一物一世界:看国宝,学历史》《总有一段时光,虚度在江南》等作品同时担任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第一季“国宝守护人”,第二季、第三季专家顾问。

 撰文:邹永强 设计:营销中心品牌营销部 审核:胡同印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扫一扫|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官方视频号官方抖音

天猫官方旗舰店微店官方旗舰店拼多多官方旗舰店

有赞官方旗舰店京东官方旗舰店当当官方旗舰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