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下列项目中的( ))满满干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者按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随即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这既是全新的政策性话题、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亟待实践检验的理论课题围绕艺术课标展开研究与讨论,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对于各领域的艺术教研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8月2日,2022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特邀国务院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艺术学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义务教育课标修订艺术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彭吉象教授,于“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论坛”作了题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学术报告,得到了线上、线下与会人员的广泛好评和热烈讨论。
鉴于此,《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约请彭吉象教授对本报告发言稿进行整理,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盛会今天我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因和原则今天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此次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因和原则主要有三条:第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21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正因如此,许多著名科学家一直在呼吁要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例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认为,我们之所以培养不岀科技创新人才是因为缺乏艺术教育,所以钱先生晚年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而且他的夫人——中央音乐学院蒋英教授在家里弹钢琴时,还启发了他科研方面的很多灵感。
另外一个例子是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他曾经三次在北京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这三次我都陪着北京大学的校领导参加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那次“科学与艺术研讨会”是在黄胄先生的炎黄艺术馆举办的,李政道教授和黄胄先生都分别发表了很重要的讲话,当时李政道教授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
他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为什么说硬币这面是科学,那面是艺术呢?我的理解是,他认为科学和艺术都离不开想象力,都离不开创造性艺术最能培养人的想象力,而科学最需要人的想象力李岚清在他的《音乐与人生》这本书里,也专门讲到了爱因斯坦对音乐的重视,等等。
我们北京大学曾经邀请另外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来作报告,他的报告题目叫“对称中的美”我们都做过方程式,方程式一旦对称了,它就成功了,同时也就美了所以,真善美是一体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和原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美
育的重视自从1999年美育写进教育方针之后,相继发下来多个文件其中,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十分重要且非常具体,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美育,并专门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
这些都成为我们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最重要的指导思想第三个原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探索,也给我们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奠定了新的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2001年以来,设立了一门艺术综合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不是依托一个学科来进行,因此20多年来一直贯彻不下去,基本上是夭折了。
幸运的是我们这次“课标”修订,正好碰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的文件,其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逐步开设六门艺术课程,即在原来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需要开设舞蹈、戏剧、影视课程原来我们的书法课是在语文学科内开设的,除了音乐、美术之外,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把“新三科”加进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下面我讲一下第二个大问题——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我们的艺术课程理念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是怎样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其次是前面我讲的三个原则,可以说都是关于这个问题的。
那么,我们怎么来认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呢?第一点,就是要站在美育的高度来认识如果站在美育的高度来认识,那么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就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当然我们也需要技能,也要教会孩子们唱歌、拉琴等,但是它最终的目标还是审美教育;而且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甚至它也不是简单的艺术教育,而是“立德树人”的教育。
我们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实际上从2019年1月份就开始了,直到教育部2022年4月公布,前后延续了三年多时间早在2019年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向教育部领导们汇报时就说过,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绝对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差不多有一亿六千万个孩子,倘若一万个孩子中间能出一个艺术家就够了,这样一年就是一万六千个艺术家,十年就是十几万个艺术家,足够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花那么多时间、花那么多精力来让孩子们上艺术课呢?实际上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美育和艺术教育。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培养我们新一代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换句话来说,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精神生活也必须跟上去,培养我们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我们艺术教育的关键刚才我谈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与
人文素养,其实艺术修养是人文素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是北京大学七八级的大学生,读完研究生后到中央机关从事了几年文化工作,1990年又被组织安排回到北京大学当时北京大学要我回去干什么呢?就是要发展美育,因为北京大学从蔡元培校长开始就有美育的传统,但是后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北京大学原来只有一个艺术教育中心,我回去就是担任艺术教育中心的主任,就跟在座各位一样,是搞美育的1990年一回到北京大学,我就给学校领导写了一个报告,建议学校应该规定,所有北京大学学生必须至少上一门艺术课程,拿到两个学分才能颁发毕业证书。
我的理由很简单,北京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是有人文素养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见得都有人文素养,比如说有些理工科学生,他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很好,但人文素养未必就很高后来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了我的这个报告,于是从1990年开始,北京大学所有学生必须至少学一门艺术课程,拿到两个学分,才能够获颁发毕业证书。
现在已经过了30多年,这一传统一直被延续下来,而且现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在这么做当时北京大学校领导还给了我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其实北京大学学生很喜欢上艺术课,包括我的“艺术概论”这门纯理论的课程,在北京大学最大的一间可以容纳500人的教室授课,当时不但座位全都坐满,地上还坐了很多学生。
我估计在座的不少人考研时都用过我的那本《艺术学概论》,目前全国有800多所高校都采用这本教材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多次艺术讲座,请了许多艺术家,包括已故的指挥家李德伦和导演谢晋等,都曾到北京大学作过讲座。
北京大学校领导给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筹建艺术学系,所以回到北京大学工作以后,我和叶朗先生便于1997年一起筹建了艺术学系当时叶朗先生任系主任,我任书记兼副系主任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于2006年成立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叶朗先生担任院长,我担任书记兼副院长。
北京大学校领导给我的第三个任务是组建学生艺术团我们在北京大学陆续组建了好几个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交响乐团,等等而且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还真的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例如撒贝宁,原来是作为艺术特长生招进学生合唱团唱。
歌的,后来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另外一位主持人李思思,当年是作为艺术特长生招到学生舞蹈团的,也是艺术团出身实际上,我们北京大学不像中国传媒大学是有播音主持学院的,我们连这个专业都没有,但是照样培养出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
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学生必须具有人文素养,有了文化修养你去干什么都可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我觉得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十分鲜活的例子坚持以美育人,如果需要解释一下的话,那么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立德树人目标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义务教育阶段以美育人,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各项标准和要求第二就是要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或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我在北京大学带的一位博士,是本校英语系的副教授,她曾花费几年时间翻译了一本近百万字的名叫《艺术让人成为人》的著作,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人如果离开了艺术就不是真正的人,不能称之为现代的人。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优秀的科学家?”这一问题时,认为包括艺术在内的多方面的修养,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广阔的思路刚才谈到我们国家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强调音乐艺术对于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他晚年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美学和艺术方面的问题第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艺术在这方面可以起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可以直接触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列宁曾经讲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因为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人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讲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特别强调艺术的重要性,而且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就是要把音乐的地位大大地提高,为什么呢?因为柏拉图认为,音乐最能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式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具有更高尚的情操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全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第二点,重视艺术体验这方面,我认为两办的文件已经讲得很清楚: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
请大家注意,两办文件提到的这些都是集体活动项目,如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等都是以集体活动为主再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每年开展大中小学生专项艺术展示,每三年分别组织一次省级大学生或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作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我承担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相关工作20多年。
教育部每三年就要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大学生文艺展演,也要举办一次中小学生文艺展演,这些已经成为常规性活动,而且是教育部、财政部共同下发文件,财政部每年专项拨款支持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活动,一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都有众多剧团、剧院到学校演出;二是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专家在疫情前每年要到西部地区义务作三次讲座。
第三点,突出课程综合课程综合是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只是针对我们艺术课程,一共涉及16门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性是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具有共同性的重要原则我记得2019年1月刚刚组建课程标准修订组,教育部相关领导来给我们作讲座的时候,就多次强调综合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各行各业需要更多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正因如此,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16门课程,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综合性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有数理化,但是为什么还要搞一门科技综合课程呢?有一次开会正好我旁边就坐着一位科技综合课程的专家,我就请教他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给我解释。
他说,比如现在航天飞机上天,航天飞机的结构本身肯定是属于物理学范畴,而航天飞机用的燃料肯定是属于化学范畴,航天飞机上坐着三个宇航员,这又是属于生物学范畴了可以说当今时代是综合的时代,也正因如此,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涉及的16门课程都非常重视综合性。
对于艺术学科来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综合性:理解综合性的第一点,我们这门艺术课程本身就体现了综合性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就是要把音乐、美术等好几个学科综合成一门艺术课程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艺术教育课程主要就是音乐和美术,70多年来都是如此,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大中小学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这个综合不只涉及义务教育,还涉及大学教育。
北京大学校长曾经在会议上讲过,北京大学的本科不是培养专业型的人才,而是培养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人才什么是专业型人才?硕士和博士才能称得上是专业型人才所以说,北京大学本科提倡的是通识教育,现在最火的、最难考的是北京大学的文理科实验班,又叫元培班(以老校长蔡元培得名)。
文科元培班就是文、史、哲、艺术、经济等都要学,理科元培班是数、理、化、生都要学进入21世纪20年代,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化的进程,使得我们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也必须适应这一重要趋势所以我们这次专门加入了“新三科”,即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加上原来的音乐和美术,共同构成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新的艺术课程本身就体现了综合性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一共是七章,其中的前三章半是总述,第七章也是总述,只有中间两章半是分述,分为五个艺术学科来做分述,当然中间这部分的分量是很大的。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主要就是前面三章半和最后的第七章艺术课程标准的前面三章主要是讲五个艺术学科的共性从这五个艺术学科的共性来看,作为艺术大家庭中的成员,我们之所以把五个艺术学科放到一块,肯定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也必然有许多共性。
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原来也没有单独的艺术学科,没有艺术这个学科门类,艺术学是在2011年建立,到现在也才只有11年时间艺术以前是在文学门类下面,文学原来有四个一级学科,即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和传播学。
后来很多专家包括我本人在内,多次呼吁建立艺术学这个学科门类,尤其是艺术学界德高望重的两位老专家,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于润洋教授和东南大学的张道一教授功不可没当然,艺术学学科马上又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就要施行专业博士了,唱歌的、拉琴的也有可能当上专业博士了。
由此可见,不只是中小学在变,高校也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发生改变今后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要把学术型专业全部集中在编号1301里面,也就是把各个艺术学科的理论全部放进来,包括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舞蹈学等都要到艺术学的这个一级理论学科中来。
换句话说,只有这个1301才是学术型的艺术学科,其他的今后都是专业型的艺术学科此外,音乐与舞蹈要分开,戏曲也要从戏剧里分出来,新成立戏曲与曲艺这个一级艺术学科,因为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
一分为二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从个性来看,艺术课程中的五个不同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我在《艺术学概论》一书中专门谈到整个艺术的分类比如说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戏剧是视听综合艺术;又比如美术是空间艺术,音乐是时间艺术,舞蹈、戏剧和影视是时空艺术。
尤其是发达国家,它们目前把艺术划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种叫视觉艺术,第二种叫舞台艺术或者表演艺术其中,视觉艺术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还加上电影和数字媒体艺术等;舞台艺术或者表演艺术包括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再加上音乐剧等新的艺术样式。
正因为各门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必然要有各自不同的课程内容与学习任务,所以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艺术是一个门类,但它又分成五个学科;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艺术是一门课程,但是它又必须通过五个学科来完成理解综合性的第二点,就是要加强不同艺术门类
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文本涉及综合性的这一段话,是用了两个分号加一个句号,就说明这段话有三层含义除了刚才那个第一层含义是我加的之外,实际上课程标准里面第一层含义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也是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的第一层含义。
因为整个艺术里面包含着许多不同的艺术种类,我在《艺术学概论》教科书里把它们分成了5大类,共计16种艺术样式或者体裁此次我们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才用了其中的5种,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艺术样式,比如说曲艺也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版课程标准就没有涉及,但是高校新的艺术学科专业目录马上就要下发,高等院校很快要把曲艺列进去,要培养曲艺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了。
实际上,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拿我们的音乐剧来说,它不仅跟音乐有密切关系,跟戏剧有密切关系,而且跟舞蹈的关系也同样很密切,甚至音乐剧跟美术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音乐剧大量的钱是花到舞美上了!除此之外,音乐剧很多题材来自影视,所以音乐剧同影视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剧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理解综合性的第三点,就是需要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增强课程的丰富性从总体上讲,美育应该贯穿义务教育的各个学科,比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刚刚谈到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讲座就是关于对称中的美,方程式对称了,它就美了。
其实,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同样也可以进行美育换句话说,一方面,文学、历史和艺术本身就密不可分,甚至不少专家干脆把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我的那本《艺术学概论》也把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同艺术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综合现实技术(MR),还有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
发展,这一系列崭新科技的大量运用,使得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曾经应邀在中国传媒大学作讲座,讲的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其实我们现在正好面临科学和艺术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两千多年前,当时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卓越的。
科学家,他们的成果,比如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黄金分割理论现在还在用第二次高潮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还是工程师大家都知道达·芬奇著名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在米。
兰修道院,我也曾经去参观过但是达·芬奇当年并不是专门去米兰画画的,而是米兰大公请他参与一个军事工程,他实际上是以工程师的身份到米兰,利用业余时间画的《最后的晚餐》第三次高潮就是21世纪,特别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正在极大地影。
响着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我本人也研究电影,我开玩笑说今后电影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后期制作出来的你看好莱坞的《指环王》《阿凡达》等影片,包括我们国家的《长津湖》等影片,主要都是制作出来的你看电影中的战场上成千上万的人,都是。
后期制作出来的,绝对不可能靠人去演理解综合性的第四点,就是艺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实际上,从美育来看,它本来就应该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我在北京大学读的是美学专。
业,包括硕士和博士阶段,我是“文革”后北京大学第一批美学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也是两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的最后一批关门弟子我们学美学的都知道,美育除了艺术美育以外,还有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科技美育等。
科技美育刚才讲过了,这里我就不讲了自然美育其实也是美育的重要方面,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自然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壮丽的河山、日月星辰都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唤起理想与激。
情我在北京大学学习美学时的另外一位导师是杨辛先生,他今年正好100岁我们学生希望今年给他办一个祝寿活动,我打电话给他,杨辛先生却说他没有时间,他正忙着在泰山新办一个书法展其实泰山已经有一个杨辛书法馆了,因为杨辛先生作为原来北京。
大学美学教研室主任,一辈子强调自然美育,他本人曾经数十次登上泰山,对泰山很有感情当年泰山申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杨辛先生是重要的参与者由此可见,自然美育本来就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美育同样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各种。
社会设施,比如美术馆、音乐厅、歌剧院等的美育,以及社会环境,比如城市环境、校园环境等的美育,还有社会日常生活美育,比如家庭美育、社区美育等总而言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和艺术教育,需要同社会美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为学生营造一种审美的环境与审美的氛围,这是关于综合性,我给大家做以上这四个方面的解读。
(待续)(本文刊载于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2022年第11期)下期内容将围绕“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学段与‘新三科’”展开解读敬请期待!保存下方图片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下列项目中的( ))满满干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哪些)奔走相告
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王向东,袁孝亭(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地理…
- 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人文修养的组成包括哪些)这都可以?
- 如何提升人文素养(如何提升人文素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没想到
- 阿甘正传台词(阿甘正传台词英文原版)原创
- 燃爆了空对空(空对空是什么意思)
- 如何提升人文素养(如何提升人文素养1000字)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