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素养课程的收获(研究生人文素养课程的收获)万万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研究生院邀请校内相关单位和任课教师开设了一批研究生人文素养课程,欢迎广大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选修。现推出“研究生人文素养系列课程简介”,供任课教师交流研讨及研究生选课参考。

人文素养课程的收获(研究生人文素养课程的收获)万万没想到

 

为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生院邀请校内相关单位和任课教师开设了一批研究生人文素养课程,欢迎广大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选修现推出“研究生人文素养系列课程简介”,供任课教师交流研讨及研究生选课参考。

课程简介中国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审美意趣独具特色,彰显出醇厚而浪漫的中国气派本课程的核心目的,是希望通过一个概要性的总述和若干专题的讲授和讨论,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尤其是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和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并对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趣有所认识和体会,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艺术的鉴赏能力。

图1  宁波保国寺宋代大殿

图2  唐代八卦江心境

图3  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拼图与底层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板块,采用总、分、总的次序第一部分从宏观上介绍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研究方法(第一次课)第二部分分别从儒、道、释三个方面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原色”(第二至四次课)第三部分分别。

讲述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宗教艺术和绘画艺术,将思想延伸至审美(第五至七次课)。第四部分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与当代复兴,为参与讨论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和线索(第八次课)。

图4  梁思成与梁徽因

图5 李诫(诚)与《营造法式》

图6  课程结构

选课指南选课时间:1月6日上午10:00至1月22日上午10:00选课网址:湖南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yjsxt.hnu.edu.cn/gmis/home/stulogin)课堂选课名额有限,选满为止。

课程收获

图7 任课教师正在讲解知识教师期望1)通过若干专题讲解,结合重要典籍和相关研究论著的阅读,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大量图片和实地考察资料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提升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和审美意趣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

同学评教企业管理吴同学:老师真的人超好,每次上课都会提前到教室很久,而且特别亲切,课前课间会和同学交流大家的生活学习上第一次课后还询问不同专业的同学对课程的想法以及想从课程中获得什么,十分照顾学生的心情,讲课内容也涉及很多有趣的中国文化。

电子工程于同学:圣诞节座无虚席,跨年夜人满为患应用经济学张同学:老师上课真的好有激情,跨年夜我朋友过来陪我上课来着,本来她说要来复习考试,结果听您的课入了神,而且老师一直有用心在根据我们的课程反馈制作PPT授课。

新闻传播杨同学:我非常喜欢谢老师的课,尤其是讲儒释道文化的部分以前去寺庙道观时总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感觉非常无趣,但经过谢老师的一番讲解,我有了学习的动力,更愿意去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都能来谢老师的课堂吸收新的不一样的知识!。

应用经济学尹同学:老师讲课很有吸引力,我来旁听的朋友都觉得非常有趣真的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强力推荐!公共管理陈同学:我也觉得老师很亲切,而且特别诚恳,善于和我们这些小年轻交流希望老师的课程可以像刚开始讲敦煌佛窟一样,多贯穿一些故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还有哦,PPT上的图可以再大一点~期待周四的送别歌~。

刘同学:谢老师上课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授课方式善启善导,感染力强,师生配合积极性高,相互交流魅力有深度桑同学:谢老师上课有趣,讲课也很生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能够把原本深奥难懂的哲学思想文化,通过实例来让大家更好地接受和认识,有时还会展示一些文化小游戏,寓教于乐。

王同学:谢老师的课堂和人都特别有魅力,他总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教给大家上这门课不仅能开拓自己的视野,还会有不定期的各种惊喜等着你马同学:您上课时让人感觉很有学术光辉,对课上内容的讲解生动且广博,课间课下都会和同学们亲切互动,打破了我觉得讲历史讲得好的老师都是白胡子老爷爷的刻板印象。

听您讲历史觉得很有意思,受益匪浅

任课教师简介

谢一峰,湖南长沙人,2006-2010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学基地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0-201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中国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吴铮强副教授;2012-201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专业方向为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师从葛兆光教授;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曾作为中国大陆当年唯一一位获选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Visiting Fellow)的博士研究生,在哈佛燕京学社和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进行了三个学期的访问研究,合作导师为“儒莲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

2017年6月入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并任历史系副主任、岳麓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等职日前,也已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作为访问学者于2019年9月应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洛克菲勒讲席教授汪悦进(EugeneWang)先生邀请,在该系哈佛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Chinese Art Media Lab)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和研究。

在学术发表方面,代表性论文《转折与建构:书目中的道教史——以明代以前官私书目为中心的考察》刊载于2017年第2期《文史》杂志,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全文转引2015年至今,已先后在《史林》、《读书》、《宋史研究论丛》、《唐史论丛》、《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等CSSCI期刊和集刊上连续发表近二十篇论文,并在台湾和香港的重要刊物(如《汉学研究》、《二十一世纪》、《道教研究学报》等)上发表论文和长篇书评四篇。

在英文著译方面,曾在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中国历史学前沿)发表学术书评一篇,与其他三位译者合作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柏夷(Stephen Bokenkamp)的《道教研究论集》也已于2015年8月在中西书局出版。

在国际交流方面,曾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美国芝加哥、德国汉堡大学、印度阿育王大学、美国康戈迪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研修班,并应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吴疆教授的邀请,前往该校进行了题为“争衡圣域:中国中古时期洛阳、杭州佛教、道教和儒家的空间交织和互动”(The competitions in sacred space: the spatial interweaving and interaction among Buddhism, Da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Luoyang and Hangzhou in Medieval China)的主题讲座,具备组织全英文讨论、全英文发表研究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的丰富经验和能力。

- END - 来源 |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编辑 | 张添玉责编 | 陈裕婷 唐亚维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