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球(人文地球主要内容概括)这都可以?
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苏青霞★整体解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日
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苏青霞★整体解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对多数处在城市中的学生来说,自然环境与他们的距离比较遥远,在这一背景下设计这样的人文主题,可以唤醒学生在思想上与大自然的交互精神,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珍爱地球的人文情感。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刘禹锡《浪淘沙》、杜牧《江南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李剑波、蔡士魁的《只有一个地球》、苏金伞的《三黑和土地》和梁衡的《青山不老》选编这四篇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有关保护环境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册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三上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下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四上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下第六单元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五上第八单元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六上第六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如何通过“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材给出了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三年级只要求通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年级要求更加复杂,一方面从“关键句”提升到“主要人物和事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抓住关键词句的同时,能够初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能够把握较长篇幅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明确了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梳理”要求,即对信息能够简单加工,从而把握内容要点以上阅读训练要素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明确,六年级上册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在三到五年级练习基础是的进一步提升。
六年级上次第六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重点在于训练学生两方面的阅读能力:一是能够“抓住关键句”,二是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而“抓住关键句”是“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具体阅读方法,关键句一般能够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或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把握好关键句,才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学生已经训练了“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或“大意”,但是此处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只是初步的,只需要能够找出段落大意即可,篇幅短,易于学生掌握而六年级下册的要求,是在此基础上, 训练学生能够准确找到篇幅较长文本的关键句。
不仅如此,该单元的“语文园地”提示,也要善于找故事中的关键句,并通过合理的想象和已有的古诗文阅读经验及背景知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品读”的阅读方法,“品读”关键语句,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因此,本单元阅读学习目标细化如下:1. 通过阅读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诗文,感受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激发出爱护环境、珍爱地球的人文情感(情感)2.通过关注主题,整体感知,提取信息,找出文中的关键句,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方法) 3.借助注释,通过想象,结合传统文化知识经验理解诗词大意,感受中华语言之美(方法)4.品读文章,能够抓住关键句子表达文章的观点(能力)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学写倡议书”。
在这一单元选择倡议书的文体,说明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相关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教材期望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教材学习结合起来,生活中一定有许多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写一篇倡议书,更能体现本单元所提出的人文素养。
但是表达训练要素的开放性决定了倡议书内容的开放性,因此具体主题由学生自拟倡议书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是全新的文体,因此有必要从文体上解释倡议书概念以及格式根据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制定了如下目标:1.了解倡议书指的是由个人或团体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有从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写倡书的意愿2.知道“倡议书”包含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内容,具有固定的格式写倡议书时,能从关注的问题出发,发出倡议,称呼顶格,正文开头空两格,并分条叙述内容;参考书上例文,按照正确格式,写清楚、写明白。
并在结尾处加上一两句鼓动性、呼吁性语言;根据倡议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知识、方法、能力)4.主动与同学交换习作,从格式、内容等角度对他人习作进行评价,提出建议;能根据他人的建议对倡议书进行修改。
(能力、方法、习惯)本单元安排了口语交际,要求能够“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要以理服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训练要素有关联:不仅能够“读出”观点,还要“听懂”观点。
其次是与人文要素存在关联,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人文习俗上的冲撞很容易产生分歧,口语交际就是要培养学生在产生分歧后,做到“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要以理服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目标细化如下:。
1.能明白生活中有些问题没有截然的对错之分,面对这样的问题,应学会使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知识)2.在尊重他人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能通过提问、复述、确认等方式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方法)3.面对不同意见,能够“换位思考”,吸纳合理的意见,能在坚持自己基本观点的基础上,适当让步,以促成问题的解决。
(方法)4.协商过程中,能够以正面、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其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他人,以理服人(能力)★教学规划根据以上解读,为了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板块一:阅读导语页,激发学习兴趣本单元的导语是“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句话是将人类与土地联系起来,而土地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本单元要揭示的就是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从而唤醒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首先,可以通过话题引导学生对导语进行理解和思索,此时学生对于土地、环境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表面现在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城市学生越来越多,部分学生除了假期旅行,对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少,因此培养学生跟自然的情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因此,在课程开始,可以让学生发表对导语的看法,引起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旅行等经验聊一聊“我们与大地是什么关系?”同时,让学生关注单元导语页的阅读和写作要素,谈谈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抓住关键句”的方法。
板块二:通读诗文,整体了解内容单元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单元学习的整体思路单元整体思路的形成首先就是文本的阅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根据语文园地,提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字词。
对有画面感的诗文,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去理解;也可以联系已经具备的文学常识和历史背景知识去理解诗文《古诗三首》要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想象,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比如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读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时,联系已经学习过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体会诗中所体现出的黄河的宏伟气势。
《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句,理解文章提出的要保护环境的主题《三黑和土地》要通过品读三黑对待土地的态度,体会三黑对土地厚重的情感《青山不老》把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描写,并通过题目将主题揭示出来。
四篇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综合单元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板块三:细读诗文,落实要素,体会人文情感这一板块,要将保护环境的人文主题和寻找关键词的阅读训练要素结合起来如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不仅要找到关键句,还要学会梳理关键句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从哪几个方面体现的。
自读课文,要让学生始终紧紧围绕课文题目寻找文章关键句,品读文章细节,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板块四:学写倡议书,做到学有所用倡议书的倡议内容是广泛的,可以根据一个单元的学习以倡议书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本单元人文主体的理解,也可以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灵活选择要倡议的主题。
板块五:口语交流,互尊互重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要点是训练学生辩证思维,以及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互相尊重的处事原则口语交际的展开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联系学生班级实际问题,运用班会等形式展开。
板块六:“日积月累”,积累文学常识。给学生留时间积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的含义,还可以让学生补充有关古代记录自然的俗语。
《我在小学教语文》当当、淘宝、京东均可购买点击“原文链接”团购更加优惠
编辑&审稿 | 刀客 合作联系微信:18514471276扫码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谢谢阅读!请随手点亮“在看”,写下留言!有您鼓励,我们会更加努力!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主要内容概括)这都可以?
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苏青霞★整体解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日…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在线阅读)越早知道越好
知识的载体和研究手段不断变化,而不变的,是终身学习与思考的习惯。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 张九辰)学到了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 张九辰)万万没想到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读后感)越早知道越好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湖南大学)太疯狂了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湖南大学)深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