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编辑部(人文地理编辑部电话)深度揭秘
第四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定于2018年6月9日-10日在南京大学举办。
第四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于2018年6月9日-10日在南京大学举办会议主题文化、地方与人类福祉会议安排报到注册:2018年6月8日全天地点:南京新纪元酒店一层 注册台
参会人员注册、领取材料、办理入住注:6月9日早上到达的代表可以于当天上午逸夫馆报告厅会场注册报到1.大会开幕式时间:2018年6月9日8:00-8:30 地点:逸夫馆报告厅2.全体代表合影时间:6月9日8:30-8:45
地点:逸夫馆前坪3.大会主题报告时间: 6月9日8:45-11:15 地点:逸夫馆报告厅主持人:甄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副院长)题目:文化地理学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之思考演讲嘉宾: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教授)
题目:超人类地理学概念、流变及趋势演讲嘉宾:朱 竑(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教授/副校长)题目:扬州蜀岗古城价值发掘及其规划演讲嘉宾: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题目: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思考演讲嘉宾:李九全(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教授)
题目:大数据视野中的文化与地理空间演讲嘉宾:陈云松(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美中心 教授/主任)题目:基于HDI指数的特大城市服务人口用地需求与用地政策演讲嘉宾:黄贤金(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教授/副院长)
4.茶歇时间:6月9日11:15-11:30 地点:逸夫馆报告厅5.高峰论坛时间:6月9日11:30-12:30地点:逸夫馆报告厅主题: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价值与道德主持人:朱晓华 《地理研究》编辑部主任
论坛嘉宾:周尚意教授、朱竑教授、张捷教授、孔翔教授、林耿教授6.午餐时间:6月9日 12:30-13:30 地点:南苑餐厅3楼7.平行会议 时间:6月9日 13:30-16:45 地点:建良楼1-3楼 (议程详见后文)
8.期刊编辑读者交流会时间:6月9日 14:00-14:45 地点:建良楼南雍讲堂主持人:李九全 《人文地理》编辑部主任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嘉宾:朱晓华 《地理研究》编辑部主任梁 璐 《人文地理》编辑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9.青年学者沙龙时间:6月9日 15:00-16:15地点:建良楼南雍讲堂主题:文化地理学的“知识溢出”主持人:戴俊骋 中央财经大学 副教授 安 宁 广州大学 讲师
沙龙参与者:刘晨、何金廖、成志芬、张骁鸣、李钢、唐顺英、钟赛香、李石宝、郑衡泌、孙俊、张溯及所有感兴趣的青年学者10.大会闭幕式 时间:6月9日16:45-18:45 地点:逸夫馆报告厅主持人:张敏(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闭幕演讲(16:45-18:15)主持人:张敏(南京大学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 捷 教授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景观-我的文化地理书写陈亚颦 教授 拉祜族音乐的地方结构历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孔 翔 教授 开发区周边社区内卷化现象研究-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X社区为例蔡晓梅 教授 跨国旅游移民“家”的建构与实践:云南大理案例周 凌 教授 地方文化与乡村重建孙 俊 副教授 人类伦理面向的地理学思考
青年代表发言(18:15-18:25)戴俊骋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安 宁 格拉斯哥大学博士 广州大学讲师青年论文颁奖(18:25-18:35)大会学术总结(18:35-18:45)
周尚意 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朱 竑 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1.晚宴时间:6月9日19:15 地点:南苑餐厅3楼12.专业委员工作会议 时间:6月9日20:30
地点:建良楼南雍讲堂大会报告人与嘉宾介绍
张国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执行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China Division)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前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出版《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说》、《文化与地方发展》、《文化地理学》等专著和教材十余部和《现代地理学思想》、《逃避主义》、《先知的土地》等多部译著,发表中英文论文150余篇。
主持加拿大政府FEP项目、美国政府 Fulbrigh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与社会文化空间相关的项目,以及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北京规划委员会等项目参与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国土资源部、教育部、民政部等研究项目。
朱竑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世界地理研究》、《旅游学刊》等杂志编委要从事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旅游规划、区域规划和文化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社会实践积累丰富,在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Geoforum,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及论著100多篇部。
主持973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种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各类旅游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区域规划等50多项
黄贤金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20余项。
出版《中非资源合作与能源安全研究丛书》《南京大学人文地理:1919-2012》等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10项,曾获得霍英东基金、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
李九全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院长、副所长,《人文地理》常务副主编,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武廷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编委会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历史与文化、区域历史与文化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战略研究(2004),以及吴良镛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课题《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城市化与城市文化”(2004-200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2004)、《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4)、《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典型案例研究》(1999-2002)、建设部重点项目《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0-2001),等等。
著有《六朝建康规画》、《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等著作10余部
陈云松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研究生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文社科大数据、社会网络和城市治理。
近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国内权威报刊和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教育部国际A刊)、Social Networks、Social Science & Medicine、Urban Studies等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2015年获得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优秀成果奖、《社会》十年优秀作者奖;2016年获得《社会学研究》创刊30周年荣誉作者(新锐)奖2018年获得首届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青年学者奖”
张捷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喀斯特地貌、信息地理与书法地理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1项、建设部科研项目3项, 主持或主要参加省、市级旅游规划项目10多项, 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120多篇, 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
社会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1)、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委员会委员(1998-)、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2001-)及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旅游学会副会长(2006-)以及多个省、市地方政府部门的专家委员或咨询顾问。
陈亚颦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高等学校云岭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云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院院长曾在英国Durham University地理系文化地理学博士后工作组工作一年,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中心高级访问学者,英国GCRF TRANSFORMING GREATER MEKONG FOOD SYSTEMS HUB成员。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云南分会理事、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学科专家”、国家培训计划云南省农村骨干地理教师培训项目首席专家。
孔翔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和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地方产业和文化空间演变近年来,先后主持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近十个教育部、上海市纵向研究课题,参与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申银万国奖教金以及“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等荣誉,入选2015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并曾分别前往德国吉森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
林耿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消费与文化地理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
蔡晓梅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文化地理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与运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省部级课题8项。
著有《新文化地理学文献导读》、《旅游学》等专著,在《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地理学报》、《旅游学刊》、《学术研究》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服务广东、江西、湖南等地的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组织与协助完成多项国际会议,参与完成粤港澳旅游发展规划、云浮新兴六祖故里禅文化旅游产业园系列规划等社会服务工作。
周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区建筑专委会理事、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委员、江苏省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成员2004年获得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建筑师协会最高荣誉奖——“中国青年建筑师奖”,2013年获中国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金奖”。
2013-2018年期间,获得“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4项,“江苏省优秀勘察设计奖一等奖”5项,“江苏省优秀建筑创作奖一等奖”5项,以及“紫金奖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建筑设计奖项30余项,获国家、省、校级教育类奖项9项。
出版专著3部,在《建筑学报》、《建筑师》和《新建筑》等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作品50余篇次
孙俊科技哲学硕士,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副教授现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理学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刊,出版专著《知识地理学:空间与地方间的叙事转型与重构》1部。
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网刊等刊全文转载,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3项现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史、西南区域历史民族地理、西南区域人地关系演进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隋唐时期西南区域民族地理与民族地理观研究”1项。
开幕式大会报告主持人:甄峰甄峰,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专家组成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应用与城市规划研究、智慧城市、宜居城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和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地方政府专题研究与规划编制项目100余项发表中英文核心以上刊物2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高峰论坛主持人:朱晓华《地理研究》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学术期刊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执行总编。
闭幕式大会报告主持人:张敏张敏,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文化地理、文化创意空间、消费空间、社区与社会网络研究主持完成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
主持和参与完成地方政府专题研究与规划编制项目30余项主持项目获得全国、省级规划设计奖3次在国内外一流期刊Urban Studies,Cites,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等发表论文60余篇平行会议议程
平行会议分会场1(建良楼105)议题一:城市性、乡村性、现代性与居民福祉第一节时间:6月9日(13:30-15:00)主持人/评议人:支大林(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成志芬——大运河(北京段)传统村落居民对运河文化的认知及认同研究
支大林——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选择及推进机制探讨刘建峰——旅游体验的形式主义特征及其价值困境刘书安——“人的流动”视角:一个人口倒挂型传统村落社区营造实践的解构和模型重构王 瑶——现代性与乡村性的折冲:培田村社大的跨界实践
谢泳涛——社会韧性视角下的专业镇发展第二节时间:6月9日(15:15-16:30)主持人/评议人:秦明周(河南大学 教授)秦明周——中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与城市发展研究杨 舢——南方宗族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与制度困境
何 婧——基于公众参与的村域规划编制智慧治理框架研究袁 苑——人类发展指数与全球城市用地增长张馨方——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平行会议分会场2(建良楼309)议题二:文化、道德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时间:6月9日(13:30-15:00)主持人/评议人:汪侠(南京大学 副教授)汪 侠——基于贫困居民视角的旅游扶贫满意度评价李 钢——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社会文化地理透视李石宝——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比较探究
张红贤——旅游消费移民生活满意度研究侯 爽——声音遗产的代际认同差异研究-以京剧为例戴旭俊——历史街区业态的地方性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第二节时间:6月9日(15:15-16:30)主持人/评议人:赵玉宗(青岛大学 副教授)
赵玉宗——旅游记忆研究的西方脉络与启示李彦辉——国内人文社科学者关于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杜龙江——莆田水利系统格局演变与传统文化林正松——基于自然和社会要素影响的清江流域生态系统研究宋妮妮——社会资本促进了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吗?-基于CGSS的研究
平行会议分会场3(建良楼202)议题三:文化、地方与人类实践第一节时间:6月9日(13:30-15:00)主持人/评议人:刘晨(中山大学 副教授)刘 晨——穆斯林日常饮食实践与多元文化邂逅: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为例
郑衡泌——地理学视角下的铅山葛仙信仰安 宁——教育与政治地理:陆港澳中学地理教材的对比分析陈 淳——Urban Park Use Among Children and Parents:A Case Study In Guangzhou,China
黄 辉——消退的帝国与不断成长的欢快空间-1806,1850,1900旅游指南中的巴黎冯秋怡——族裔想象地理研究:基于广州非裔的报业媒体报道分析第二节时间:6月9日(15:15-16:30)主持人/评议人:叶超(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叶 超——名字及其意义:诗歌与文化地理学张 瑛——中国游客旅游经验与旅游动机关系研究刘爱利——寻找城市的Soundmark:城市声音地标与地方性的关系研究魏 雷——边缘少数民族旅游地东道主的流动性实践
郝小斐——人地互动创新-基于受众弹幕反馈的旅行真人秀目的地形象媒介效果研究李 宇——地方符号的认同建构-以福州三山为例平行会议分会场4(建良楼205)议题三:文化、地方与人类实践第一节时间:6月9日(13:30-15:00)
主持人/评议人:张骁鸣(中山大学 副教授)张骁鸣——丽江手鼓:一个地方符号的构建与解体唐顺英——当地居民对青岛啤酒文化的认同研究戴俊骋——北京淘宝村演变及地方形成-以阎仙垡村为例魏红妮——“传统的发明”视角下根祖文化旅游地的地方性建构
郑诗琳——灾后重建语境下地方性的生产与协商王一涵——人口拐卖,“家”的破灭与建构第二节时间:6月9日(15:15-16:45)主持人/评议人:艾少伟(河南大学 副教授)艾少伟——城市民族聚居区神圣地方性的呈现及形成机制
郭 文——地方性知识的当代境遇及其空间转向赵继敏——超越地方的社会网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文英姿——上海泰国餐厅空间建构初探楚 晗——地方发展变迁与居民地方感关系研究左迪——文化消费空间的消费者感知与认同研究-以南京先锋书店为例
平行会议分会场5(建良楼303)议题四:文化创意、创新与城市发展第一节时间:6月9日(13:30-15:00)主持人/评议人:何金廖(南京大学 副研究员)何金廖——城市舒适性视角下的创意产业集聚动力机制研究
宋佩瑾——商品链地理中经济与文化的对话冯立娅——中国城市动漫产业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张海平——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的意象感知及文化特征图谱构建彭文博——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张 悦——中国台湾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演化比较及其政策启示借鉴
第二节时间:6月9日(15:15-16:45)主持人/评议人:席广亮(南京大学 助理研究员)李 燕——新时代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席广亮——移动APP使用对可达性的影响:概念框架与研究展望何启昕——南京市消费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居民活动中心性的研究
金邑霞——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中国影视基地发展研究动态初探怡 凯——基于社会化网络的中国稀有姓氏分布研究程国宇——基于影视作品的情感地缘政治研究平行会议分会场6(建良楼304)议题五:文化资源、社会公平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时间:6月9日(13:30-15:00)主持人/评议人:林岚(福建师范大学 教授)林 岚——西方休闲制约协商研究:进展与评析张 溯——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林清清——云南少数民族茶产区的社会变迁:性别角色和家庭经济的视角
孟秋莉——文化旅游视野下的文化传承研究沈维萍——山东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武王英——2008年-2017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第二节时间:6月9日(15:15-16:45)主持人/评议人:薛熙明(西南民族大学 教授)
薛熙明——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社区族群关系变迁研究王洪伟——作为方法的“窑系”:中国陶瓷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赵政原——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路径与演化模式柯 祯——代际视角下游客对解说的功能需求与选择研究
青雨馨——社会融合视角下青年租房者的社区社会资本研究邓紫晗——南京居民日常消费空间中情绪的产生与影响机制注:每节包含5-6位左右的发言人,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南京美丽江宁实地研讨时间:6月10日 8:30-16:00
研讨地点: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苏家文创小镇、观音殿等注:该研讨活动报名已经截止,仅为已报名参会者提供参考联系人:青雨馨(会议秘书处) 15050553508邓紫晗(会议秘书处) 15062260755曹若宇(志愿者团队) 18752009699
会议专用邮箱:ccg2018@139.com酒店信息:新纪元酒店地址:鼓楼区中山路251-1号(中山路与汉口路交汇处)电话:025-86812222南苑宾馆地址:鼓楼区广州路18号电话:025-83593343 或025-83593111
已报名的参会者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会议官方微信群,获得更多会议资讯,进群请备注“姓名+单位”。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地理编辑部(人文地理编辑部电话)深度揭秘
第四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定于2018年6月9日-1…
-
人文地理编辑部(人文地理编辑部初审)满满干货
还有神山脚下鬼湖和神湖相连。脑子里已经晕染很久。这是歌手沙宝亮骑着摩托前往阿里的感叹。每一个到过西藏的人都渴望去冈仁波齐…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一书讲述了人类在认识)学到了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 豆瓣)万万没想到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 豆瓣)深度揭秘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主要内容概括)这都可以?
- 人文地球(人文地球在线阅读)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