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医学人文关怀论文)这样也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9月29日,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第三次新生研讨会在线下召开。由孙宁教授给同学们授课。孙教授就医学人文与中医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激励同学们坚守初心,奔向

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医学人文关怀论文)这样也行?

 

9月29日,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第三次新生研讨会在线下召开。由孙宁教授给同学们授课。孙教授就医学人文与中医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激励同学们坚守初心,奔向梦想。

孙宁,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引进人才,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主要研究多能干细胞生物学,分子心脏医学和心血管疾病及器官间对话的分子机制等中西医结合研究。

此外,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60余篇,被引用3000余次新生寄语: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济世活人,良医如春孙教授授课内容主要从中医的品质要求、中医的社会批判、中医的人文关怀、中医的家国情怀、文学中的中医之美五个方面展开。

在授课中,孙教授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些神奇的中医治愈的病例,让人赞不绝口。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为了谁” 医生,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悬壶济世,救济天下为医者,必当为良医“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这是孙思邈在著作大医精诚里对良医的品质要求。

授课讲话的最后,孙教授再次强调了此次授课的五个重点,并呼吁大家要学做良医,懂得中医的内涵与精髓,深挖医学里的人文关怀下面是同学们的课后感悟这次的新生研讨课由孙宁老师主讲课上,孙宁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医的发展历史、爱国情怀、社会批判、文学艺术等知识,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医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力。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创立了“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经被证实在多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宁老师指出,了解中医,有利于掌握一些养生知识,提高中国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中医,中为正为德,德为道心,医道同源,得道得德天人合一者方可称中医,故古代中医能医天、医国、医人、医病,体现着家国一体的理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作为传统医学,针灸根植于悠久性的中医文化,拥有本身的独特内涵传统医学范围内的针灸应被看作珍贵遗产,针灸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明,不应予以忽视现今针灸必须吸纳传统性的精髓文化,具备医治病患必备的经典思路,不能简单地把针灸本质归结为物理性的某类疗法,而是要回归中医理论,回归经典古籍,吸收古人的智慧。

——临床2201班崔恒源作为临床2201班的一位学生,听到孙老师的讲述后感触颇深,通过孙老师对中医的系统性解释扩展,我更加了解了我国传统中医的特点、要求及魅力虽然我现在学习的内容属于西医的学习,但是在我看来中医的理论对西医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

从某些程度上,中医与西医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对医者的基本要求,那便是医德孙老师在课上多次提及的孙思邈作为完整论述医德第一人,更加将医德和学医救死扶伤的初心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孙老师的课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中西医结合的意义之所在,对中医学业燃起了浓厚的兴趣之后。

我会先打好西医的基础,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对中医进行了解,进行综合性学习,不断提升终身学习——临床2201班吴越玥素材来源 |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本期编辑 | 李佳鑫指导老师 | 奚晓岚医学院院训:厚德 博学 勤业 济世

微信|YSD_2015微博|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聚焦医学人 | 发现身边事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