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医学人文关怀格言(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真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宣誓将在各项学术和专业工作中,行正直之道、执济世之情、怀敬畏之心。

医学人文关怀格言(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真没想到

 

▲《医生的培养:医学院教育与住院医师培训的改革倡议》莫莉·库克、大卫·厄比、布丽奇特·奥布莱恩 著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9月撰写 /  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回眸史册,医学教育和实践百年来历尽沧桑。

1910年发表的《弗莱克斯纳报告》催生了北美医学教育界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医学教育史上的不朽之作(往期书评:历久弥新的传世佳作 医学教育的真谛揭示)100年后,伴随着包括医学本身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变,卡耐基基金会再次开展了全美医学教育情况的全面调研。

基于其研究的基础, 2010年出版了由美国医学教育家莫莉·库克、大卫·厄比和布丽奇特·奥布莱恩撰写的《医生的培养:医学院教育与住院医师培训的改革倡议》一书,发出了对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倡议本书是长达4年多合作的成果结晶,为了彰显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者们以姓氏字母先后排序。

研究者们采取四处巡游的方式进行实地探访,通过拜访美国顶尖的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访谈了医学生、住院医师、教学师资、院长和管理人员他们斟酌他人的建议,进行了大量的观察、采访、调查、阅读,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数据。

本研究是一项协奏曲,涉及多学科背景,广泛联合了医学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哲学家和高等教育的学者们,系统梳理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模式的转变,提出了医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对其进行改革的建议笔者以为,

对于现代医学教育而言,该书的价值足以比肩百年前的《弗莱克斯纳报告》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百年之际,由张抒扬院长主译的该书中文版得以付梓,不仅是向协和百年华诞献礼,也为关心医学教育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他山之石,其中很多观点和理念对于非医学教育领域的各界人士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医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先贤指出,医学实践必须深深植根于科学,而非迷信、投机和盲目的经验主义医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医学价值观,其主要标志就是全心全意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或是广义而言服务大众,致力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实现卓越培养科学好奇心和科研方法被视为医学教育的根本,弘扬探索精神和追求自我完善,是每个医生日常工作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科研与医疗实践之间应该并行不悖,不存在鸿沟天堑而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职业身份与服务精神中伦理道德的结合,同时还要养成负责任地思考和实践的习惯拜倡导改革先驱们所赐,医学教育百年来逐步走向正规作者们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学习科学的研究,明确了医学教育的四大目标:

标准化与个性化,整合,追求卓越,形成团队认同感他们认为,目前医学教育过分强调事实型的医学知识,既忽视临床难题触发的探索精神,也未重视医生所在医疗系统的复杂性医学教育在观察和纠正伦理道德行为方面,始终过于步履蹒跚、谨小慎微。

医学的人文教育依然得不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培养熏陶学生更加富有同情心、更加务实、更加人性化等方面,而追求卓越其实也是医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方面促进专业素质培养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沉浸在能够体现医疗行业最高职业价值观的环境中,其中的人们追求卓越、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充满恻隐之心。

置身于如此环境中的临床教师能够使得医疗实践臻于完善,那种患者安危悬于一线,医师判断重于千金的感觉,有力地塑造了年轻医生的品质。作为医师,尽管独挑重担的行为值得称道,但勠力同心才能真正体现专业精神。

四处巡游的实地探访

近百年来,人们始终认为科学知识和生物医学概念是临床医学实践的核心支柱,而将临床智慧和工作诀窍、人文关怀和诚信、医疗创新以及大众对医疗工作的参与度等摆在次要位置作者认为,医生的专业技能并非终极状态,诊疗患者的专业技术本身即是一种动态现象,随时可能受到生物医学新发现、社会价值观和期望值、医疗卫生政策、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技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到医生能力的重要性要高于正规科学知识本书的主要内容涉及医生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挑战、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院校教育中的学生体验、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与资助、组织变革中的领导力、医学教育改革、以高效政策支持实现卓越教育等。

作者们通过四处巡游来完成绝大部分研究,他们拜访从全国遴选出来并被认为是典范的医学院他们认为在医学院中看到的不同惯例都是有存在意义的,因此提出的建议绝非可以坐享其成的白日梦,而是一些已经以某种形式实现了的实践经验总结。

四处巡游不仅仅是一个非常适合用来描述研究医学教育方法的格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医学领域应用的标志性教学方法亦如此:以临床轮转作为医生最初的根基,让他们通过和更有经验的导师及同事一起四处巡游来学习通过这种方法,新手医生研究了多个关于疾病和健康的例子,经历不同的医学模式,与不同的导师一起工作,参与治疗不同形式的疾病和残疾。

在实地调研中,不仅发现了不少基础理论脱离实践的例子,也看到了振奋人心的创新,更是观察到令人鼓舞的情况:通过建立体制文化支持并强化人文情怀和学生的专业价值观。

教育改革的必备要素

作者认为,临床教学工作的核心,在于制定制度和策略,让住院医生们熟练并掌握技术、获得经验、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并最终肩负起呵护患者健康的重任他们总结出5个对改革目前医学教育必备的成功要素:(1)高效的领导者和团队。

形成有效领导的关键是领导者个体与机构及其内部文化的恰当匹配成功的领导通过专注的聆听、广泛的阅读、对问题深入的挖掘、寻找契机、挑战主流方式和提升系统化的学习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提出愿景并唤起人们对变革的期盼,吸引并重用人才,营造具有创造力的文化氛围,建立起一套确保人们遵规守纪的组织结构,举止诚信谦逊,展示出实现使命的坚强决心,以及高效获得并充分利用资源。

(2)重视创新、探索精神和持续追求卓越的机构文化氛围实现优异业绩的关键是人们的精神状态,而不仅是找到合适的人选和建立适当的组织架构真正的专业精神不仅是知之,还要行之,不仅是执行,还要追求尽善尽美(3)可提升执行力、严明纪律和促进创新的组织结构。

高效的组织架构可以通过设定高标准、监控成效和在未达标时采取行动来保证严谨度这就需要明确目标,行动计划具有高度创造性,进行持续监测,且拥有执行力强的领导(4)鼓励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聘用经过正规培训的医学教育家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对成功至关重要。

(5)能够提高教育和学习科学水平的学术团体应创建一个由热心教学的学者们组成的学术团体,它以学术性社群的形式运作,帮助那些热衷教育的人们探讨医学教育面对的关键性挑战,并分享其研究成果该团体应该有清晰的目的,充分的准备,合适的方法,明显的效果,有效的展示,并能开展反思性的批评。

毫无疑问,学术期刊对医学教育的学术化功不可没

培养良医的深刻洞见

作者指出,医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而且其中的未知性或不确定性远超已知事实和最佳循证实践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掌握各类知识和临床思维方式,并且让他们能够恰如其分地调用不同方式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造就有爱心、同情心、关心他人、坚强和无私的医生。

医生成长维度中关系最大的不是知识储备和所掌握的技能,而是医学生本身的人格、性情、自主选择能力以及道德感在如今的临床环境中,要想营造出有助于学生们成为宅心仁厚、善于沟通和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习氛围,依然面临重重挑战。

将专业素质培养视为一个不间断及反思的过程,其要素是培养独立思考、感知和行动的习惯,终极目标在于让医学生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现富于同情心、善于交流和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生人格在当下的医学教育中,整合的挑战无处不在,大多数学科会随着其不断成熟而更加细分并增加新的分支,而并非简单的简化与综合。

专科化的普及还带来了跨学科诊疗及科研团队训练学生进行反思实践的三要素是: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由导师和同侪提供指导、建议、批评和质疑,反思性探讨其中反思性实践的意义在于医生们能够对疑惑难解、独一无二或左右为难的病情提出全新的见解。

总之,作者希望培养出的专业素质是指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包括养成思考、感受和行动的习惯,能有助于学生成为富有同情心、善于交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师书中总结出的医师誓词尤其值得我们终身铭记:我宣誓将在各项学术和专业工作中,行正直之道、执济世之情、怀敬畏之心。

— END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9月12日第37卷第17期

往期 · 推荐历久弥新的传世佳作 医学教育的真谛揭示重现经典的阅读天地 文学泰斗的读书札记《学术期刊与学术创新》评介接种疫苗的进退维谷 针对流言的辩证之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