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学校的人文关怀(学校的人文关怀,温馨环境图片素材)深度揭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教育的本质,体现为教育对人的独特的人文关怀。尊重校园里的每个生命,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让人真正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主角,需要校长的文化主张和自觉坚持。

学校的人文关怀(学校的人文关怀,温馨环境图片素材)深度揭秘

 

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2018年教育家论坛活动圆满落幕祝贺教育部示范性项目——湖南省未来教育家们经过两年的培训学习,正行走在教育家的路上    在这条道路上,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让我们一起重温论坛的精彩瞬间,一起构建教育的未来!。

读书需要海读和苦读,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和精妙;同样,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需要海学和深思,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感谢在北师大学习的两年时间,在多位专家的引领和点拨之下,让我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有了新的主张和做法,也感觉自己慢慢地领悟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人”是学校文化的主角。

一、学校文化到底是个啥?文化是什么?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一个社会过日子的方式学校文化是什么?鲍传友教授说,学校文化就是全校师生在校园里过文明日子的生活常态从定义中中我们可以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人”,是我们的全校师生,是在通过环境、制度、课程等方面的影响和熏陶之后,最终体现在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精神长相和外在表现。

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优秀校长李镇西在一次中国教育的国际交流论坛中,关于对学校文化的解读重点,谈到了学校文化建设中对“人”的尊重这一话题,并且通过几个故事、几张照片来解读了他是怎样维护和增强师生的尊严感、成就感、幸福感的。

其中一张是葱茏的树木和一群活泼的孩子、一张是孩子们上体育课的照片、一张是孩子们笑着向老师们扑过去的照片李镇西先生围绕着这几张照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所管理的学校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也不着力打造品牌的学校不是不要特色、不要品牌,而是不刻意追求、不着力打造。

因为比学校特色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快乐与成长;比学校品牌更珍贵的,是教师的尊严与幸福!我想尽量让每个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幸福感、快乐感、尊严感、价值感因为,“人”是学校文化的主角在接下来的讲述中,他用了一个优秀班主任、一位美术教师、一碗鱼汤的故事、一个值得回忆的角落的故事来讲述了在。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校训之下,感人至深却发人深省的几个故事,带给了与会人员深深的震撼和认真地思索因为很认同李镇西先生的“人”才是学校文化中的主角这个观点所以在校园文化中,我最愿意讲述的就是校园里的故事;我最值得骄傲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展现;我最珍视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氛围、相处地融洽,因为这些也体现了我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就是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

二、校长在学校文化中存在的意义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校长是关键——说你相信的,做你所说的校长有明确清晰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包括学生观、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等,一句话概括就是你的办学理念观),拥有了这个以后,再反躬自问一个问题:自己是否有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主。

价值自觉是指能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管理行为及背后的价值观,在不同的场合予以宣示与倡导;价值自主是指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我们熟知的青竹湖一中的办学理念是“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作为校长,就会把学生的每一件小事当成大事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当作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举例)原中国青年报著名编辑也是《校长》杂志的主编李斌主任在他的栏目彬彬有礼中,其中一期就谈到了校长的存在究竟是为什么?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为了看到他们没看到的,思考他们来不及想到的,坚持他们不能坚持的;是为了坚决不向人性的败坏妥协,不像世界的黑暗妥协,不去说“伟大的废话”、不去做毫无营养的“指示”……也是为了在大家时不时从内心涌起“驱逐这只虫子”)的冲动里,悄悄地存在,悄悄地远离,悄悄地留下一份精神,被人咀嚼回味。

(附说说虫子的故事:校长的角色有时候很像那只“吃时间的虫子”——英国剑桥大学一台古老的巨钟钟的顶端有一只凶猛的蚱蜢,不停地张开嘴吞吃时间;钟摆如同西方的棺材,每到整点时就会重重一响,来提示全体剑桥人,我们距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钟的设计蕴含着剑桥的校训,那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我们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这实在是一只有点令人讨厌的“虫子”——不管你愿不愿意,每时每刻它都在敲打着你的心灵:人生短暂,使命重大,我们此刻就当启程。

在很多剑桥人看来,它就像那位在各种典礼上庄严肃穆,显得有些刻板的校长先生然而仰望这只“虫子”的我渐渐有些明白,因为站位不同,所以担当有别,正是校长在学校存在的核心价值)

三、尊重以人育人的教育理念——教师第一、学生第二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样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以人育人的教育理念最好的诠释作为校长,我们一定要尊重以人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观点。

因为你只有成全了每个老师的幸福成长,老师们才会有能力有情怀去成全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只有老师有尊严了,幸福了,学生才会获得尊严感和幸福感去年接手这所有着30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为老师和孩子们搭建平台和创造机会,让他们成为校园里最重要的主角,获得存在感、尊重感和价值感,并展现出属于自己学校独有的人文特质。

对于教师:成全与尊重对于教师,我希望能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和成长的环境,让老师们获得被尊重和幸福感在实际工作中,一是通过积极向外拓展平台,使老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在一年的时间内,学校承接了国培项目重庆市管理干部的参观学习、争取成为了湖南省影子教师培训基地、揽下了国培项目工作坊的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也把老师们推向了电视、电台、荣誉展示的平台上。

学校一位即将退休的班主任老师,在得知自己将成为区域教师节班主任代表重点表彰对象时,非常感动也非常激动在接下来的专题拍摄中非常积极和配合,并且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力量,很好地展现了她从教30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历程和幸福,展现了作为一位老班主任的

30多年来的执着、守望与幸福原本,她想要跟我反映班级一个“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且希望需要作借助校方的力量给家长一些压力的但自从获得了这个荣誉之后,她再也没有跟我提起这个孩子,因为作为一位优秀的老班主任,她认为这应该是她可以解决和转化的事情。

学校也借着这个机会,树立了班主任团队的良好形象,也为所有的班主任老师树立了榜样前段时间,区级骨干教师名额下来了,我校分到了三个名额,除了原任的科学骨干教师有底气有实力继续申报外,另外两个名额,老师们根本不敢申报。

一是对照条件确实有点差距;二是在区域学科中可能觉得自己的专业影响力还不足如果只申报一个,白白浪费掉两个骨干教师名额,不仅可惜,更给那些有希望争取的老师以打击于是,我与副校长、教研主任商量,动员哪几个来申报。

同时作为校长的我,积极跟教科中心、教育局进行申请,为老师们争取机会在鼓励下,终于有三位老师勇敢地递交了申请,通过积极汇报和争取,终于体育学科的一位老师凭着自己早几年的体育学科理事长的专业影响,争取到了区级骨干教师的名额。

虽然还剩一个名额没有争取到,但在这个过程中,却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学校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第一位,为了成就老师们职业上的幸福,学校愿意创造一切的条件和机会我想,接下来如果要选送教师去比赛、去承担展示任务,老师们应该会欣然答应,因为在这样的校园里,他们感受到尊重感和幸福感。

在做好外搭平台的同时,我们把眼光关注到了校内氛围的营造毕竟,参与展示机会的老师不多,能推出的老师也是个别代表,老师们更多的尊严和幸福感来自于平常教育教学生活中怎样让老师们感受和享受到校长“成全每一位教师幸福成长”的理念呢?在具体的工组中,一是通过改善老师们工作的环境,来提升工作的幸福感。

(放学校办公室照片和一些改造后的图片)从任职一到学校,我就发现了这所芙蓉区老品牌学校确实环境太陈旧,自建校30年来就没有什么变化校园的设施设备、教学用房都陈旧和老化,特别是老师办公室的环境,比起周边学校和新建学校,确实有点差距,这也无形中给老师的工作的激情和创意带来了一些影响。

在与行政班子经过商议以后,一份集合全体教师智慧的校园提质改造方案新鲜出炉,并且得到了教育局党委的高度认可,学校成为了第二年暑期老城区学校体质改造的重点项目学校在提质改造中教师办公室增设了存放物品的吊柜、新建了教师阅览室、给专业学科老师配备了功能齐全焕然一新的学科功能室、给每个教室配置了图书柜和展示区域;更想象了给每个办公室配上图书架,摆放了绿色植物后的温馨场景。

老师们也会因为感受到了环境的美好,心境也会随着愉悦欢快起来,这种情绪带入了工作、带入了课堂、带给了学生,校园里就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这不就是校长所期待的校园文化吗?二是为了激发教师持久的幸福感,我把眼光聚焦到了日常工作中每位教师的工作画面。

(微笑行动中的照片)我手机里存有很多张随手拍的老师们激情飞扬、感人至深的工作画面,这些画面有时会即时出现在学校的工作群中,有时会出现在教师例会的总结活动中同时我也倡导各主管部门用真实的画面、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数据来作为平常阶段性总结和主题教育活动的素材,进行即时总结和表彰。

学校也通过改革教师例会,让每一位教师走上主讲台,让他们成为例会的主角和演讲者,展现每位老师的素养和分享他们的教育教学故事慢慢地,老师们之间相互欣赏、互相激励、积极上进的氛围在我们中间滋长和弥漫了起来这也是作为校长的我最期待的氛围。

对于学生:信任与搭台作为校园里的主体——学生,也是学校校园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展示学校成果的直接验证者我们常常说,如果一所学校出来的孩子们烙上了这所学校的标志,我想着这就是校园文化最好的表现一所崇尚传统文化学校培育出来的孩子,一定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和谦谦小君子的气质;一所注重合作共享文化学校培育出来的孩子,在与人沟通团队协作中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一所尊重生命学校培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和自信的,因为孩子们就是在学校文化场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展现的就是学校文化。

为了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为了培养具有燕山学校文化特质的学子,学校在校园管理中、课程设置上、学生活动中将学生的幸福成长放在了首位一是让孩子成为校园管理中的主角为此,我们开展了养正教育系列活动,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是学生、活动的评价者还是学生。

学生公共服务岗的建立就是督促每一位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的在今年上半年的爱护卫生在四月的主题活动中,校园卫生监督员、提醒员、义务服务员等岗位将孩子们纳入了活动的总体系,我们真正看到了孩子们自主管理下的学校卫生状况大大改善(孩子们的作品展示、是孩子们的文字提醒照)。

在今年六月进行的校园吉祥物的征集(海选吉祥物照片)中,更是激发了孩子参与学校设计的热情和愿望二是让课程从孩子们的需求中来,指向未来生活所用于是有了我们的各学科的拓展内容、有了基于学科融合的STEM课程、有了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家长活动课程、有了孩子们期待的丰富多样的社团课程、有了为孩子们的未来理想而准备的职业理想课程活动的实施。

孩子们因为有了选择参与的权利而拥有了快乐和自信;孩子们也因为课程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而喜欢上了学习和学校(非遗、家长课程、社团课程等照片)三是让孩子们活动自己做主春秋游地点的选择、六一校园文化艺术节(去年六一节、学科嘉年华的照片)的设计与管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创意征集、课间游戏的推荐与选择都是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和选择。

所以,今年的活动中才有了孩子么津津乐道的、值得回味的画面和记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发每个人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在于将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发扬光大当校园里的孩子在学校的引领之下,都具备了“知书达理、尚美惟新、责任担当、社会情怀”的品质,并在他们的谈吐中、交流中、学习中、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时候,这就是学校文化,是独属于我们学校的学校文化。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的本质,体现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人的独特的人文关怀尊重校园里的每个生命,成全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让人真正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主角,需要校长的文化主张和自觉坚持。

未来教育家论坛精彩内容丨唐冬梅《“人”是学校文化的主角》2016湖南省小学未来教育家培养高研班结业暨论坛总策划:陈文结业典礼负责人:聂琴版块负责人:唐静、赵腾达、陈艳萍、胡雪滢活动统筹:唐冬梅、何芳、李晓玲、杨芳玲、王磊

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欢迎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支持计划,长按左图二维码,关注我们。成就卓越,勇于担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