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关怀标语(体现人文关怀的标语)学到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走红”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宣传标语缺少文化内涵,缺少人文关怀更主要的是语义生成中征候与隐喻之间存在不对等的问题。

人文关怀标语(体现人文关怀的标语)学到了

 

“走红”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宣传标语问题浅析董振邦摘 要

标语也是一种言语行为,能够以言行事规范的标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缺乏科学指导的标语必然存在一定问题“走红”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宣传标语缺少文化内涵,缺少人文关怀更主要的是语义生成中征候与隐喻之间存在不对等的问题。

关键词

新冠状病毒;宣传标语;科学性_______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个新词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其危害程度让百姓谈“新冠肺炎”色变,因为2019年年末这种类似于SARS的病毒从武汉传播开来,夺走了很多人的健康与生命。

截至2月9日24时,累计确诊已超四万例,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传播速度上都比SARS更多更快面对疫情,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出言献策,但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控制疫情的最有效措施是隔离病毒,不让其传播各地区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都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从疾病防疫与治疗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从信息传递和防疫宣传方面下功夫___一、标语反映的社会问题最近在网上有几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宣传标语走红了这些标语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有趣,还言简意赅标语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第一条:“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部分老人不愿意佩戴口罩,没有主动的防范意识。

第二条:“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反映了人们对食用野生动物可能会染上疾病的认识不够第三条:“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反映了人们对此次疫情重视不够,很多人存着侥幸心理第四条:“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反了年节时期中国人爱聚餐、喜串门的风俗,但是同时反映了部分人仍然对疫情不够重视,有些人重面子而轻疫情的心理。

第五条:“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反映了人们对疾病的了解不够,同时反映部分人自私、怕死的心理状态第六条:“本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互相来往”反映了病源地武汉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反映了人们将武汉与病毒等同起来了。

但是这些标语自身也存在问题,言语过于极端第一条:“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这几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要么戴口罩,要么在医院用呼吸机抢救部分老人不佩戴口罩的原因是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够,缺乏防范意识知识的缺失是通过教育补充的,不是通过吓唬达到的。

____二、征候与语义生成的关系征候和事物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而语言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没有本质的联系的如看见深山中的“渺渺炊烟”就能够推测出山中有人家居住,“炊烟”就是山中有人家的征候语言在音与义的关系层面不存在理据的问题。

但是在语义的生成层面却存在着征候与语义的关系问题如:“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发烧”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征候,但是具有同一征候的事物不少比如普通的感冒或者伤口感染都有可能引起发烧。

这一征候到底代表哪一现象,普通的流感还是伤口感染呢?那要看假定的交际对象普通流感或者伤口感染没有必要与人民群众交代更不能因为没有与人民群众交代而成为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所以这一交际语境下的所指对象应该为新冠状病毒的感染者。

这个标语却仅用征候去确定谁是阶级敌人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是具有同一征候的人也被无辜的牵连进来了;另外此句所暗含的语义为凡是高烧不敢说的人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那么这些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从认知层面考虑:

如果某人被界定为阶级敌人,他肯定不愿意暴露在敌人面前的,所以从语义生成角度分析,此标语有以篇盖全,语义过重的嫌疑。本来疫情就较为严重,人人自危,仍然渲染这种紧张气氛显然与当前疫情防范的要求不符。

再如“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更是言过其实,将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紧张化根据当前的媒体宣传,食用野生动物可能是引起疫情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典型用征候代指事物,野味不仅仅指野生动物,还有野生植物在当前的语境下能够吃一口就将人致死的野味,就是引起疫情的野生动物了(目前多指蝙蝠)。

这样的话语不像是标语更像是诅咒,用征候代指事物进而诅咒吃野味的人但野味还包括野菜类等,那么根据这一征候特点,诅咒的面就过大了不但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让人反感____三、隐喻与语义生成的关系问题隐喻是把事物比拟成与其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1]p230。

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为典型的隐喻在以上的几条标语中也使用了隐喻手法“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地府”是人们臆造出来的,被认为是人类死亡后的可怕去处这里使用“地府”而不用死亡这样的词语主要目的是增加恐惧感。

相传“地府”是人类死亡后的去处,又称为十八层地狱,在每一层中人要经受各种折磨去“地府”是一种隐喻

再如“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这里的“敌人”也是隐喻用法因为串门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进而认为来串门的人都不怀好意,从而将此类人比喻为“敌人”从隐喻的本质来看,标语中的隐喻似乎有不恰当之处。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上文已经说过是在诅咒和谩骂且不说野味的分类,仅说“沾一口野味”是否能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沾一口野味可能会致死但是否还要去地府里遭罪呢?隐喻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关系把儿童比喻成祖国的花朵,儿童和花朵都是美好的事物,未来都能够结出甜美的果实。

再看这些标语,“阶级敌人”与“发烧不说的人”,地府与得病的后果关系都不具备相似性“发烧不说”可能是害怕、自私,绝不是某个人故意不说要把病毒传播开来,而敌人是故意不说的人而不是前者,进而我们不能因为某人害怕和自私就将其定义为阶级敌人。

发烧不说的人是对疾病不了解,是文化程度不高或者胆子较小大部分不是有意的想去危害群众他们可以认为是自私的但不能判定是敌人___四、征候和隐喻的不对应关系问题征候是一种现象,从现象可以推测出事物比如发烧是感冒的一种症状,那么我们认为发烧是感冒的征候。

一个事物可以具备多种征候,如感冒表现为咳嗽、发烧、腹泻等同一征候也可能与多种事物联系,如感冒、肺炎、伤口感染等都可能引起高烧“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发烧是一种征候,而“发烧不说的人”是具备这一征候的一个群体。

阶级敌人是隐喻用法根据发烧不说就认定某人为阶级敌人,是不是合理呢?那么发烧的人和做标语的人算不算一个阶级呢?恐怕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根据“发烧不说”就将某人定为阶级敌人,进而将其在人民群众中分离出去,就是通过征候和隐喻的不相关性,为具有某一征候的群体扣一顶“大帽子”。

这样的标语显然不具备科学性

此类标语是权威部门制定的,具有教育、警示和劝诫作用无论为了达到怎样的效果,标语都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征候过于泛泛,而隐喻的程度过重是造成征候和隐喻之间不对应的最直接原因“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戚

”,都是用征候代指事物吃一口野味就要去地府,串门亲戚就全部死光,这是诅咒式的言语行为常用的语义生成方式比如“说谎的人出门就让车撞死”就和此类标语语义生成和句式相同如果宣传标语使用了这样的语义生成方式和句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____五、语义与中国文化环境相背离这些标语都是情绪化的,仅在当前的环境下能被群众接受换个角度说,之所以人们接受了这样的标语完全是自保的想法这种自保是危机情况下,人们自我保护的极端方法“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等标语的目的是提醒人们不要聚餐,否则将疾病传染给别人会造成严重后果。

“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主要目的是劝外出的人别回乡,避免疾病的传播,更多是为本地区人的健康考量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注重家的观念,有落叶归根和荣归故里的说法这个标语前半句主要是劝诫,后半句是谩骂。

这个标语没有考虑出外人的情况他们要去哪里就医、如何护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其实,政府事前就应有信息统计(掌握外出人员的情况),做好沟通和管理孝与不孝的判断不是依此为标准的,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式的言语形式。

生病在外无依靠,有家又不能回,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这里有个极量就是“丈人”丈人又称老泰山,可想而知其在家中的地位“撵”往往是对不受欢迎的人将其驱逐出去用“撵”这样的词语对待岳父,这不符合中国文化道德规范如果“撵”用更文明的、礼貌的词语替换,也同样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的标语很难让人感受到家乡的温度,更多的是家乡的无情和冷漠,甚至有一种被家乡抛弃的感觉____六、这些标语凸显的基本问题简述(一)缺乏常识标语的作用是宣传或者警戒,宣传和警示必须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疫情爆发时期,首先要做到避免恐慌进而组织群众隔离,从而达到预防的作用需要全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发烧不说的人,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出来打麻将的是无耻之徒”主要的作用似乎是规劝。

但是绝不是说理性规劝,而是家长责骂式的规劝这种规劝不注重方法,更不讲科学性“吃一口野味”,明天就要“地府相会”,将疾病的危害性有意夸大,弄得人人自危,进而导致人心惶惶,更将野生动物至于危险的境地,甚至连家养的宠物都受到了牵连。

此外,通过疾病将人分成了几个阶级,这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病毒是背道而驰的权力是可以施展的,但是必须是在科学和制度的监督进行,否则这种权力就是粗暴的、简单的(二)缺乏文化内涵这一次,日本捐赠的物资上写着“。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标语,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反观国内的标语几乎都是“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从汶川地震后“××加油”几乎成了固定格式似乎中国关于疫情的标语或者宣传口号仅剩下了这句文化是历史传承的结果,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结果在疫情面前苍白到了仅剩下“××加油”的简单句式。

反观日本的标语不但有文化还有温度

“××加油”更像一个口号在搞政治运动和体育运动的时候作为口号是较为合适的,针对疫情“××加油”对感情的表达是不够的语言表达的“千人一句”往往不代表万众一心,更多的是盲从和放弃思考的思维同化,从而凸显独立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

(三)缺乏语言知识塞尔认为言语与其他行为一样,言语可以行事[2]p87标语是社区等部门的言语行为,代表着这些部门的态度和行事的目的那么以上标语的态度是怎么样呢?这些标语缺少理性的劝诫,主要是诅咒式的吓唬。

当然我们确信初心是好的,但反观其言后效果就不太理想了,要么去地府、要么死亲人、要么死爹娘当然疫情控制不得力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预防是向群众普及防疫知识,这需要社会工作者花时间下功夫,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诅咒性劝诫。

诅咒的言后效果要么是激怒对方要么是恐吓住对方这会无意间制造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这种标语是以保民健康为前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结果达不到科普和劝诫的最佳效果这种标语反映的是相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准备不充分,发生紧急事件后临时补课又为时已晚,那么只能发挥权利的作用,从家长的视角去规劝和吓唬,凸显的是某些部门平时功夫不到位,没有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认真准备。

类似突发事件已经多次发生,反观这些宣传标语似乎在宣传手段和方法上没有多大进步(四)缺乏人文关怀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但是反观以上标语似乎没能很好的做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党和政府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执政理念在疫情严重的一线也是党员冲锋在前但是再看看以上的几个标语,被某些媒体用“硬核”等词语修饰并美化,这似乎与我党和政府的实际表现不相符。

人文关怀需要尊重人、尊重科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社会有些人说以上标语至少是话糙理不糙,但标语是权威部门的形象,是部门的态度,不但要求理不糙话也绝不能糙公众形象要维护、部门权威要树立都要求谨言慎行虽然情况紧急,没有过多考虑时间,但相关部门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应付日常工作也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事件急、时间紧绝不是借口。

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是要体现在平时生活中的。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来的是敌人”“出来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无耻之徒”等标语反映的社会现象确实很客观但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无知是因为缺乏防范意识进而无畏的去聚餐或者不戴口罩。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平时多为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即使群众是无知,标语也要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简单粗暴不是行事的原则,我们需要建立的是长久的互信机制和科学的宣传策略防范意识与平时宣传的关系是很大的,面对突发事件,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有又没有应对的方案和计划,很难做出良好的宣传标语。

___结语“网红标语”反映的问题是部分部门制作标语时缺少思考另外,口号过于简单,不能体现我们的文化内涵和政府的人文关怀标语缺少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是最大的问题,从而可能费力而不讨好当然也有个别部门为博得眼球而不顾及形象的,越是危急越能凸显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最后的建议是好事做了一万件,可不要因为宣传而让形象打折扣虽然标语在疫情防范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却不能忽略这样的细微环节____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出版社.1999.作者介绍:董振邦,语言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__

__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微信号 : yan-yu-ke新浪微博:@语用学种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