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关爱老人主题名称(关爱老人的主题名称)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关于开展2022年“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

关爱老人主题名称(关爱老人的主题名称)燃爆了

 

横文明委〔2022〕1号各镇、街道党(工)委,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驻横单位: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的深远力量。

现将2022年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至上宗旨。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和谐、节俭、绿色的节日理念,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引导市民认知、尊重、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着力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幸福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内容(一)把牢活动导向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主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在每个传统节日期间,集中开展百姓宣讲、主题展览、节日习俗展示等活动,组织干部群众讲述身边变化、分享追梦圆梦故事、讴歌幸福生活。

广泛组织同升国旗、同唱国歌、诗词朗诵、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二)展示文化内涵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认真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阐释、推广工作,注重挖掘每个节日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传统美德。

要以运动公园、非遗小剧场、文化广场等为重点,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和节日主题、习俗,采用就近就便、小型多样的方式,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吸引人们走出家门、融洽邻里关系,让城市的节日氛围浓起来。

要用好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让传统节日、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富有时代感、更具生命力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活动室(广场)、农贸集市等阵地,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节日活动,活跃精神文化生活。

(三)融入节庆活动抓住“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精心组织走访慰问、送温暖等群众性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倡导崇德向善之风,培育节日文明风尚开展文明餐桌、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公勺公筷等活动,倡导勤俭节约、礼让宽容、爱护环境之风,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用好各类平台要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等平台载体,发放推介节日文化的宣传资料或图片,推出更多介绍节日文化的通俗读物、文艺作品、视听节目,加强对节日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一些濒临失传的节日习俗、风土民情、传统技艺等给予扶持和帮助,使它们活起来、动起来,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重新焕发光彩。

三、活动安排(一)春节、元宵节以“疫情防控、国泰民安”为主题1.紧紧围绕节日主题,广泛开展敬老、爱幼、助残、济困等“爱心暖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化志愿服务队进社区、结对帮扶贫困村开展走访慰问,营造欢快、喜庆的节日氛围,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过上舒心、开心、温馨的春节。

2.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就地过年主题,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开展云端新春晚会、新春云端送“福”、新春书画文艺展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活动配合市委宣传部办好《大红的榆林大红的年——2022年榆林市春节惠民联欢晚会》《我和我的家乡—2022年榆林市网络春节联欢晚会暨走出家乡的榆林人春节网络大联欢》《榆林市少儿春节联欢晚会》《非遗拜大年》《主播探馆》等线上重点文化活动。

开展优秀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展映、新春精品剧目惠民演出活动,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节庆氛围3.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文明交通引导、文明旅游宣传、义诊、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

4.开展好“万福进万家”送春联、送福字、送灯笼和书画摄影剪纸作品系列展示活动举办“奋进新横山 欢度幸福年”横山区2022年春节文艺作品线上展等活动,展示一批描绘新时代人民小康生活新图景、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成果、反映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营造团圆、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

(二)清明节以“纪念故人、缅怀先烈”为主题1.宣传绿色倡议,根植文明理念通过微信、微博、抖音、LED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发出“文明祭祀倡议书”、文明祭扫公告等,广泛宣传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节俭治丧的理念。

倡导群众采用鲜花祭祀、手折千纸鹤、植树祭祀、家庭追思等文明简约、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缅怀故人、慎终追远2.组织云端祭祀,倡扬社会新风各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积极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网络祭祀活动选择线上献花、留言寄语、点播思念歌曲等祭扫方式,通过互联网追思先人、祭奠英雄,延续情感。

3.学党史祭英烈,赓续红色血脉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祭英烈知党恩 赓续红色基因”主题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志愿者祭扫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丰碑励童心”活动,邀请烈士后裔代表、抗美援朝英雄、全国好人、陕西好人以及专家通过“沙龙”和“对话”的方式,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三)端午节以“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为主题1.开展“过端午、读经典”活动吟诵中华经典爱国主义、红色经典、描绘新时代伟大建设成就、抗疫英雄等主题的诗词,通过举办赛诗会、咏诗会、朗读大赛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让民众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群众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2.开展“过端午、话祥和”节日民俗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开展包粽子、做甑糕、制香囊、编彩绳、悬艾叶、剪纸、民歌等传统风俗展示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3.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广大志愿者要深入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社区等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士送粽子、献爱心,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用实际行动践行孝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幸福感。

(四)七夕节以“忠贞爱情、家庭和睦”为主题1.开展“爱在七夕、经典共读”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诵读与七夕节紧密联系的歌谣、诗篇、美文经典著作、千古流传的经典爱情故事、当代表现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的感人故事为主要内容,策划开展线上、线下等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引导网民传承七夕文化讴歌纯洁爱情、诠释爱情真谛,认知传统,亲近中华文化,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积极传承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观念,通过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七夕传统习俗活动,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

3.开展“公益相亲、文明婚俗”活动以培育健康的婚恋观为主题,组织适婚青年开展公益相亲活动、联谊活动、趣味活动等,建立年青人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市民将道德操守、人格魅力、职业素养、文明礼仪、共同爱好作为选择婚恋伴侣的主要条件,摒弃浅薄浮躁、拜金主义的婚恋观。

坚持喜事新办、贯穿文明婚俗理念,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引导民众弘扬传统美德,摒弃婚礼陋习,抵制盲目攀比,践行文明婚嫁的婚礼新风尚(五)中秋节以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为主题1.开展“品读经典、传承文化”活动。

精心挑选与中秋有关的名篇佳作,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市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引导他们珍惜亲情、热爱生活2.开展“互助友爱、共度佳节”活动。

围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清洁环保、文明护绿等内容,组织社区志愿者集中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家庭、关心外来务工人员、清扫环境卫生等活动,共同迎接节日的到来,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3.开展突出中秋文化内涵系列活动。

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中秋赏月、共品月饼、文艺联欢、广场合唱、非遗传承、文旅市集等活动,充分挖掘中秋蕴含的阖家团圆、喜庆丰收的文化内涵,使广大干部群众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激发广大市民爱祖国爱横山的热情,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六)重阳节以“尊老敬老、厚德仁爱”为主题1.开展“关爱老人情暖重阳”活动。

要深入老年公寓、敬老院和老年人家庭,走访慰问老党员、老英模、老军人、老知识分子,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年人心中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建立起稳定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伍,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以关注老年人健康为主题,组织健康讲座、养生课堂,帮助老年人及其子女建立科学的养生观、养老观和健康观,帮助老年人远离“保健养老”的陷阱,调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2.开展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

组织开展棋牌、书画以及学习参观等各种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便于乐于参加的文体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老年才艺展示、老年文化周、文艺汇演、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等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开展“庆重阳、看变化、谈发展”活动,让老年人欢度重阳佳节。

3.扎实开展老年人维权工作各相关单位要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重点,加大对《老年法》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主动开展对涉及老年人优待政策和有关涉老法规落实情况的检查,切实把各项惠老政策落到实处,及时解决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遗弃、虐待、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案件。

4.开展“感恩父母、和谐家庭”主题活动以重阳感恩父母为主题,开展帮父母做家务、陪父母去旅游、为父母做顿饭等“陪伴父母,共度重阳节”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孝老敬亲传统美德,增进家庭内部特别是与老人们之间的感情和亲情,进一步营造爱老及幼、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氛围。

5.开展“重阳登高望远”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组织干部群众登山秋游,开阔视野,锻炼身体,培育人们回归自然、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怀四、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要把组织开展2022年“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纳入本镇(街道)、部门、单位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与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横山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活动项目,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实效。

(二)广泛深入要把2022年“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落实到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城乡基层,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公众人物和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志愿者教师、文艺骨干的重多作用,扩大活动参与面和节日文化影响力,努力实现全覆盖。

(三)形式多样要综合运用电视台、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头条、门户网站等新兴媒体,通过活动报道、言论评论、群众讨论、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结合“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公益广告宣传,对传统节日进行时代化解读、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广泛宣传普及节日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

(四)做好总结“我们的节日”活动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把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各单位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内容各镇(街道)、区直各单位要注重活动进程资料收集和新闻宣传报道,在节日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开展情况的信息和图片(至少3张主题突出、画面饱满、分辨率高的原创图片)报至区委文明办。

邮箱:136367320@qq.com,格式为:“我们的节日”+单位名称+信息名称,联系人:师一师,联系电话:15353177871中共榆林市横山区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22年1月20日编辑 | 笑鱼雁

审核 | 常耘获取更多精彩故事分享敬请点击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