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关怀(赔偿或人为关怀)没想到
生命如何计算?丨灾难教育第九期
写在前面 2020年的初始,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而严峻和不同寻常疫情初期的未知、疫情高速传播期的恐惧,以及当下疫情防控常
生命如何计算?丨灾难教育第九期
写在前面 2020年的初始,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而严峻和不同寻常疫情初期的未知、疫情高速传播期的恐惧,以及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不安,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局外人作为普通民众应以何种心态、何种生活方式来应对,我们都很茫然。
这里,我们想通过引领大家阅读相关的纪实文学、科普作品或经典文学作品,以及欣赏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来了解灾难的历史、认识灾难,看见灾难后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人性中的关爱通过了解而不盲目通过客观更加从容通过科学增强理性
通过人性的透视而怀感恩生命如何计算?法律人对灾难受害者的关怀“金钱可以让我们生活的不那么艰辛,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的灵魂永远不能平静,除了死亡外没有任何力量能让我们忘却那个早上发生的一切”——“水牛湾”一案的原告。
“没有任何爱可以超越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无条件的伟大的爱当他晚上没回家的时候,我无法入睡等我听到他停车的声音,甚至能敏锐地感觉到他爬进地下室的窗户,确定他已经回家,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这种感觉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9.11事件”中失去儿子的父母人生变幻无常,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突发事故和侵权事件不断地造成生命的损失,人们将会如何应对悲剧?赔偿和补偿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多少的现金支票符合人们心中对悲剧后果的预期?政府在治愈创伤和弥合那些把我们撕裂的缺口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又从中知道了何种公平的内涵?
《正义永不决堤:水牛湾惨案》和《补偿的正义:美国如何应对灾难》两本书的作者,以法律人的悲悯之心和正义之感,通过他们的办案经历向读者完美阐释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水牛湾一案”和“9.11事件”中对生命损失所不可避免涉及到的关于生命价值的计算问题。
书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也有细致入微的关怀;有知识,更有情怀1. 为弱势受害者寻求公正的赔偿:《正义永不决堤:水牛湾惨案》来自本书的前言:“这是一个有关西弗吉尼亚州的小社区如何应对一场可怕的矿业灾难的故事,125人在这场灾难中死亡,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作者杰拉尔德·斯特恩,是位有故事可讲的律师,而且故事说的非常引人入胜书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像是发生在影视剧中的情景:选取诉讼地点——如何避免在已被大公司控制了的州法院诉讼而到联邦法院诉讼,如何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一样查找执审法官,如何像撰写剧本一样写一份“庭审要旨”,以及证人的反水,律师之间如何为争夺代理权而互相“拆台”,庭上庭下双方律师的唇枪舌剑,作者内心的挣扎——把这样一个轰动全国的案件拉到法庭上是多少出庭律师梦寐以求的,但良知又告诉他,诉讼的拖延会把已经处于困境中的当事人拖垮......经过两年多的较量,最终迫使这家煤矿的唯一股东匹茨顿公司十分不乐意地掏出了1350万美元的赔偿金,这个赔偿金额是当初该公司提出的4.5倍。
在这个故事中,令人感动和敬佩的不仅是在整个案件中殚精竭虑的斯特恩所带领的律师团队,还有站在他们背后的阿诺德波特律师事务所在可能完全得不到任何回报的情况下(风险代理),律所从自己的腰包中掏出大量的资金,甚至先行垫付为受害者进行心理检查的钱。
此外,作者精心选择法院和法官,幸运的原告们遇到了一个有同情心的法官——霍尔法官,作者强调了霍尔法官出身贫苦,理解小人物的悲苦世界书中提到的新闻媒体的监督,前期也给了被告很大的压力正如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该书序言中所言:“如果法律系统向每一个人开放,法官务实而清明,律师们也愿意以免费或低收费的标准接收疑难案件的话,这个法律系统就是行之有效的。
”从该书的故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以下事实:灾难后的幸存者们遭遇的不仅是身体伤害、经济损失,还会遭受严重的精神痛苦水牛湾一案中律师所称的幸存者的“心理损伤”,现在被正式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汶川地震中人们对地震没有被预报的强烈质问,对“蟾蜍搬家”、“阴阳云”等敏感信息的反复纠结,终日观看地震报道节目而不能自拔等精神现象,都是在此类情绪支配下的极端表现。
“水牛湾一案”将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司法过程中考量的一个对象加以确定,为以后类似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开辟了道路或许如果以后还有人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打击,即使他的精神得不到完全的康复,也可能拿到足够的金钱让他的生活无忧。
另外,这个案子中皮茨顿公司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对于其他在安全和利益间动摇,并且更加倾向于放弃民众安全的人而言更是一种警示!杰拉尔德·斯特恩的这部经典作品为我们诠释了“没有律师,正义也会决堤”这一朴素真理,充分展现了律师、法官这些法律秩序维护者们的职业素养和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让我们对灾难发生的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法律系统如何追究过失方的责任,如何减少损失,帮助受害人复原等方面都有所认识。
延伸阅读:《事故共和国: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美国是一个溃坝事故频发的国家,而目前却依然有数千座大坝面临溃坝之忧2011年国家大坝安全管理协会宣布,有4400座大坝有溃坝之虞,占全国大坝总数5%。
”——琼·比恩导致灾难性溃坝事故的原因是人为失误、建设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政府部门在监管中忽视安全问题等,所有这些本可以避免的因素正是导致灾难的原因既然上述危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威胁公众,因此,如何走出水牛湾灾难,防止此类带来重大伤亡的工业事故重演,是工业化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约翰•维特所著《事故共和国》一书记录了美国摆脱这一恶名的艰难历程,是关于工人补偿制度起源方面最好的著作,但它的主题更为宽泛维特对美国工业化时代的描绘既细致入微,又视野恢弘工业事故赔偿“一头连着美国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庭,一头连着美国的法律制度”,灾民获得法律救济所依靠的是克林顿称赞有加,许多美国律师正在践行的公益法律服务。
2. 为每一位灾难受害者计算合理的补偿:《补偿的正义:美国如何应对灾难》在美国诸多灾难危机的应对中积累的独特经验和智慧汇集于此书——《补偿的正义》,以不同寻常的第一人称视角引领读者探索“金钱补偿受害者”的深刻命题。
该书为人们展现了另一种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赔偿救助解决之道——专向补偿基金与特别主事人机制的形成与运作作者肯尼斯·R.范伯格:美国著名律师、灾难赔付人、突发事件/公共危机处理专家过去三十多年里,范伯格几乎参与了美国所有严重灾难的赔付进程:橙剂案、“9·11”恐怖袭击、2008年金融危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等,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其善后处理:每起案件均由中立的第三方来设立并发放补偿金。
在每一起案件中,美国总统、总检察长以及其他政府高层均力邀范伯格先生来担当主事人的重任范伯格在书中将其处理这些棘手要务的非凡经历娓娓道来,并逐一揭示对每起灾祸中的受害个体进行补偿时的深思熟虑、艰难决策,以及其独具匠心的解决办法。
《补偿的正义》展现了范伯格式的‘法外开恩’,暨书中所载他寻找正义的那些过程他几乎解决了每一个诉求,实际上他遵循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动因在改造着传统的法律体系”--路透社(Thomson Reuters)以美国“9.11”恐怖袭击一案的处理为例: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政府既想迅速安抚受害者及其遗属,又希望保护航空公司免因巨额索赔而陷入灭顶之灾,同时还想刺激纽约的经济,势必要大幅提高救助标准。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高标准救助所面临的最大法律问题是:尽管高标准的正当性能够得到证明,人们在情感上也给予了普遍认同,但这种做法毕竟于法无据,甚至于法有违“9.11事件”中,美国国会想要向全世界证明他们对受害者的同情和支持,通过立法迅速设立了一个慷慨的公共财政资助的补偿基金项目,以证明美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愿意互帮互助,并宣告这种特殊的标准及其形成机制是美国人民为了应对“9.11”这一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做出的基于共同意志的选择!“9.11基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换言之,是以纳税人的钱来为受害者提供补偿。
这是一种独特的、前所未有的补偿,它几乎只给了范伯格一个人无限的自由裁量权:计算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严重的灾难最终,“9.11事件”中失去挚爱亲人的每个家庭平均获得了200万美金的补偿金(死者遗属最高获得710万美元,最低仅25万美元);致残的受害者平均获得了40万美金的补偿金(受伤的救援人员获得的最高补偿为860万美元,最少为500美元),98%的受害者家庭选择通过专项补偿基金项目而非诉讼获得补偿。
“9.11补偿基金”项目的顺利开展,是美国民众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国家惨剧做出的富有同情心的正当反应,公众情绪(包括爱国热情)高涨,从美国民众而非个别受害者的角度来说,“9.11补偿基金”帮助国家度过了这场灾难。
在当前我国的突发事件救助体系中,社会保险阙如,商业保险萎缩,基于公共财政的国家救助就成了受害者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加上占社会捐赠绝大多数的非定向捐赠最后也由政府统一管理和支配,灾害救助中的政府主导因素进一步凸显。
在环境污染事故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政府承担一定金钱补偿等义务已经成为常态,如2015年天津危化品爆炸事件的后续处理中,政府以发放临时资金补贴、免费修复房屋等方式为受灾人员提供补偿而公众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中政府采取特殊救助标准的正当性,在情感上也普遍显示出较高的认同。
汶川地震中,公众非但没有指责政府的救助标准伤害了平等,反而会为救助标准的提高感到欣慰同时,公众提供的大量捐赠又在客观上推高了救助标准延伸阅读:《What is Life Worth?The Unprecedented Effort to Compensate the Victims of 9 /11》
在《补偿的正义》之前,范伯格在前一本专门解读“9.11”受害者补偿基金的图书《What is Life Worth?The Unprecedented Effort to Compensate the Victims of 9 /11》(《如何丈量生命?史无前例的“9.11”受害者补偿基金》)中特别提到:“担任9.11受害者的特别负责人补偿基金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凡的经历,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个人生活上。
这本书不是一本记录我个人经历的日记,它关注的是我对9.11基金的管理如何改变了我,这个故事的公共政策含义,或许最重要的是,这些家庭可以教给我们关于生命、死亡和应对悲伤的教训”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范伯格对这场灾难的个人描述是“补偿悲痛的家庭的灾难性损失”。
这是范伯格职业生涯中最痛苦的经历:三年来,范伯格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会见9.11遇难者家属上,亲自组织了900多场听证会,倾听受害者们诉说他们对已逝亲友的记忆,他们多么渴望挚爱继续活着而不是在没有任何征兆或预警的情况下悲惨离世
,同时向受害者家属阐述他们这个项目的慷慨和同情心,并为每个人计算适当的补偿金3. 最好的关怀:为社会公众筑起一道防灾抗灾的制度屏障纵观历史,每次重大灾害危机过后,受灾国家或地区都会出现新一轮灾害管理机制的变革,而且都比先前的任何时候都好,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日本是一个危机频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较为完善的国家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由地震、海啸和核泄漏构成的三重打击,使日本遭遇战后最大的灾难针对大地震中暴露出的问题,日本政府将完善防灾法律制度作为“突破口”,驱动立法和修法两个轮子,灾后五年间,先后颁布了《海啸对策推进法》、《大规模灾害复兴法》等6部法律,三次修订作为日本防灾体系根本大法的《灾害基本对策法》,以确保灾害管理机制的运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大地震后日本防灾法案出台和修订的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此外,政府在防灾资金的投入上舍得花本钱,据统计,灾后五年间日本的防灾预算是前五年的1倍,防灾预算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灾害预防、国土保全和灾后重建等四个领域。
我国自2003年抗击非典开始,历经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应急法治体系十余年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实施,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了法律依循,也为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基础性的法治保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弥补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不足针对防控初期出现的诸如封闭小区、交通管制等一系列法律依据不充分或超越现有法律规范的应急管控事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通过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紧急授权出台和修改有关决定,弥补制度漏洞,为短期内抑制疫情蔓延、及时排查感染人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哲学视野中,人的生命因其不可替代性而是无价的,国家往往不惜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挽救那些处于生命困境中的人们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从出生不久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都不放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并将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进一步从法律上完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措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用不断健全的法治预防下一次人为灾祸的发生,用良善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民众的伤害,以分享和合作的理念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是对人的生命健康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关怀。
推荐书目:1.(美)肯尼斯·R.范伯格著;孙伟,许捷,郭超等译. 《补偿的正义:美国如何应对灾难》. 法律出版社, 2013.12.2.(美)杰拉尔德·斯特恩著;许身健译. 《正义永不决堤:水牛湾惨案》. 法律出版社, 2015.02.
3.(美)约翰·法比安·维特著;田雷译.《事故共和国: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上海三联书店.2013.4.4. Kenneth R. Feinberg. 《What is Life Worth?The Unprecedented Effort to Compensate the Victims of 9 /11》.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PublicAffair
5.(日)竹中平藏,(日)船桥洋一编著;林光江译. 《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复合型灾害与危机管理》. 新华出版社, 2012.03.6.王德迅著. 《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5.
7. 汪建荣,沈洁,何昌岭主编. 《用法律保护公众健康:美国公共卫生法律解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9.8. 陈珊编.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研究: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06.
本期导读:程宏东南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部 副教授推荐书籍:
《我国自然灾害事件下社会救助法制体系研究: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分析》获取方式:本校师生至图书馆主页超星数据库内获取。
《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研究》获取方式:本校师生至李文正图书馆A208可借阅纸质书籍,索书号:D731.33/3主办:东南大学图书馆党总支 东南大学图书馆
承办:东南大学图书馆第一党支部东南大学图书馆流通阅览部图片:撒拓 、网络 编辑:刘宇庆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为关怀(赔偿或人为关怀)没想到
生命如何计算?丨灾难教育第九期 写在前面 2020年的初始,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而严峻和不同寻常疫情初期的未知…
-
人为关怀(赔偿或人为关怀)没想到
近日,关于2024年10月起机关事退人员养老金、年金、抚恤金的变化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热议。这些重要的待遇变化对于机关事退人…
- 人为关怀(护士人为关怀)这都可以
- 人为关怀(护士人为关怀)居然可以这样
- 人为关怀(人为关怀的成语)一篇读懂
- 人为关怀(人文关怀的灵魂是什么)学会了吗
- 公司人文关怀有哪些(公司的人文关怀有哪些)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