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统称为)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理想是时代的产物,理想城市亦然

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统称为)没想到

 

“对城市现实问题的批判和对理想城市的向往构成了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原动力在当前规划日益工具化的时代,规划理论课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批判能力和保持对理想城市的热情没有这两颗种子,规划就不可能有未来。

“理想之于城市,如价值之于人生”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理想城市代表着人类对美好城市家园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自城市产生之日起,人类对理想城市的探索就从未停歇。

理想是时代的产物,理想城市亦然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从老子的寡国小民到陶渊明的世外桃花源,理想城市或乌托邦的存在,往往是高于时代却又依附于时代的理想对于城市的意义正是给城市以想象力,是当下的一种超脱或未来的一个方向。

西方理想城市发展历程梳理: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理想城市的设想在西方城市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其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从词源来看,理想城市(ideal city)在英文中有两种写法Utopia(乌托邦)和Eutopia(理想城)。

它们来源于两个不同的词根:utopia源于ou + topos(乌有+地方);Eutopia源于eu+topos(美好+地方),“理想城市”诞生之初就寄托了人类对于“美好但乌有”的未来的向往从时间上来看,人类对理想城市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有关城市的论述。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前人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古典理想城市的方案,并开启了人类对于Ideal City的无限探求从最初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工业革命之后一系列“花样百出”的理想城市理论,再到战后的新城运动﹑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等,西方理想城市构想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人类对田园式人居环境的向往,对传统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畅想,而出现的一种必然,这种必然自古以来就从未间断过。

纵观西方理想城市发展历程,我将其分为彼此分离却又相互联系的3个阶段:①  19世纪末及以前:理想与艺术导向的空想化阶段;②  19世纪末至20世纪:化解城市病导向的技术应对阶段;③  20世纪末以来:可持续理念导向的多元探索阶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