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电影(人文电影鉴赏与研究)奔走相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主讲教师:王岳\x0a时间:3月15日 18:40\x0a地点:逸夫楼507

人文电影(人文电影鉴赏与研究)奔走相告

 

编者按为了充分展示优质课程,推动教学资源在师生中的共享,进一步促进医学部教学质量提高,医学部设立“通家学堂”系列现场观摩课,由获得“医药科精品课程”、“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奖项的优秀研究生课程进行展示,供医学部师生对各门优秀课程进行观摩学习。

“通家学堂” 本期课程《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授课教师:王岳

3月15日(周一) 10-12节 18:40 - 21:30

医学部逸夫楼507教室欢迎医学部师生现场观摩学习《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一、课程背景我们爱医学,是因为我们爱病人“医学人文”不是知识,所以无法讲授;“医学人文”不是能力,所以无法锻炼“医学人文”是一种感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价值共鸣,至少包括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是对“死而不亡”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同;是决策时从对方利益、弱者利益出发的悲悯情怀与思维方式;是不断追求极致境界的专业主动性。

哈佛大学教授阿伦·斯通教授曾率先尝试在大学严肃殿堂开设一门电影赏析课,他在哈佛法学院开设电影赏析课程时也面对过一些质疑正如他自己所说:“当很多我的同事得知我一直在这个庄严的学术殿堂教一门‘关于电影’的研讨课的时候,都不禁哄笑。

而学生们的反应则有所不同——《法律、心理和道德:透过电影的探讨》最终成为哈佛法学院最抢手的研讨课”斯通自己都说在哈佛大学执教30年,在临近教学生涯尾声时,却意外找到了一种增强学生探讨对其具有重要意义观点的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二、课程目标与定位本课程是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在前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借鉴斯通的教学方法,面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通过医学相关经典电影赏析和“观后的对话与讨论”,让医学生感悟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如何面对生死爱欲”、“医生的使命与幸福”、“不同疾病患者的各异需求”、“法律中的人文关怀”、“法律对医学审判的局限性”等等问题。

本课程力争让医学生进入电影的“情景模式”,进入电影主人公的角色,通过反思与审视,发自内心地树立其医者的专业精神共识,并将其作为指引自己临床决策和行动的信仰课程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牵头,并邀请了附属医院相关专科医师(肿瘤、妇产、儿科、心理等)共同授课。

         《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三、课程内容本学期的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3月15日的本次课程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欣赏的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美国电影《心灵点滴》1 医学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吗?这部电影给观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医学的使命是什么?作为医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但是,如果医务人员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行医的唯一目的,那么你的工作将如同一场赌博,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而最终一定以失败告终,因为所有患者最终都逃不过死亡更为可怕的是,你会发现你的工作结果是不可操控、不可决定的,哪怕非常普通的手术,你都不能对患者做出手术结果的承诺,因为那是你不能确保的。

2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疾病与死亡”吗?你是否思考过,医生最大的敌人是谁?医学生往往会回答:“疾病与死亡”其实药物、手术刀可以治疗的疾病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医生工作中真正的敌人到底是什么?传统的医学教育理念往往要求医生要与患者保持“职业距离”,防止发生“移情”,这对吗?。

3 专业技能之外,医生还需要具备什么本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治患者必须把患者作为整体的“人”来看待,尊重作为个体的人,尊重其权利中国心血管病治疗奠基人之一——陈灏珠院士曾说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再先进,也不能代替医生问病史、做查体,因为视、触、叩、听永远是诊断疾病、把握病情的主要方法。

更重要的是,病人会在医生问病史、做检查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病人以及家属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内心特别渴望温暖,如果不给病人以人性的温暖,而把患者视作等待修理的“机器”,即使有再丰富的医学知识,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医生。

《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四、主讲教师

王岳,医学学士,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法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人体器官与组织捐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卫生法学、医学人文与医患关系、医药政策法制史。《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五、教材建设

在《医学人文、法律与电影赏析》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电影叙事中的医学人文》一书作为课程配套教材本书一改传统医学人文教育偏重理论、缺少互动、枯燥乏味等问题,通过对18部与医学相关的经典影片的赏析,用电影叙事的语言让临床医学与人文产生共鸣。

深入探讨了如何面对生死爱欲、医学的使命与特质、患者的各异化需求、法律审判的局限性与人文关怀等极富争议的话题,让读者感悟生命的意义,让医疗回归本质并被《医师报》评为“2020中国医届好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