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关怀的意义(人文关怀的意义有哪些内容)快来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念诵是藏传佛教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修行方式

人文关怀的意义(人文关怀的意义有哪些内容)快来看

 

本文来源:《第二届海峡两岸佛医论坛》论文集

德吉卓玛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念诵是藏传佛教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修行方式,信仰者可通过念诵不同内容的经文、礼赞和祈愿文等来实现个人的现实诉求,以表白自己的信仰和愿望,藉此亦可修养个人的佛学素养和提高佛学知识水平。

因此,念诵在藏传佛教修行中十分重要,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在藏传佛教生命关怀中,念诵与祛病可谓信仰的一种生命价值体现,普遍流行于藏传佛教和藏区社会

基于生命关怀的念诵传统念诵对人们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尤其在藏传佛教中念诵作为信仰者的一种修行,得到了普遍的奉行,而且每一种念诵都有其内在的价值意义和功德,信仰者可通过念诵的内容来加以表达或流露个人的信仰和诉求

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念诵的内容纷繁多样,十分丰富,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或八万四千法门皆可作为念诵的内容,因此从僧团集体到信仰者个人悉皆形成念诵的修行传统,故而,念诵本身业已成为藏传佛教修行传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藏传佛教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众所周知,佛教是释迦牟尼立足于社会现实,为解决人的生、老、病、死及教化人们行善,对治人性的贪、嗔、痴、妒、慢等弱项,以及消解社会中人与人的不平等等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创立的教法因此,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对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有情众生的问题或烦恼。

其中,人的生、老、病、死是佛教最关心的基本问题,基于这样的生命关怀生起的法门,无疑为人们解决生、老、病、死问题提供了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所以,藏传佛教在沿用释迦牟尼佛教传统的基础上,亦形成了藏传佛教解决生、老、病、死等生命问题的传统,以及行持的方法,从而凸显出了自己的特点。

就一般而言,在藏传佛教有关祛病的教法行持当中,最流行的莫过于念诵行持药师八佛与三长寿尊:即无量寿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相关的各种法门除此,诸如持明长寿法等密法的修持也十分流行比如,药师法门的诵持,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虽然每个宗派都有各自相关的念诵法和修行仪轨,以及固定程式的法事仪轨,但是。

药师法门的行持或念诵各寺院却一致地将藏历初八制定为药师佛及其相关法门的修持时日,在各寺院中建制固定的法事仪轨,千百年来一直在延续这一传统。 

具有特点的是,藏传佛教每个宗派依药师经修持的过程中派生出各自宗派的修行仪轨,比如,宁玛派的《药师琉璃光法流仪轨》、萨迦派的药师八佛仪轨功德述要,噶举派的噶玛乔麦天法药师经、格鲁派的四世班禅大师罗桑却吉坚赞于扎什伦布寺著造的

《药师佛仪轨》等经、续仪轨繁简的药师佛修行法及其仪轨为数甚多,且形成了各个宗派的药师佛修行特点和法脉传统,从而建构了藏传佛教药师佛修行传统及其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对藏传佛教意义深远在藏传佛教生命关怀的传统中,白度母和尊胜佛母作为长寿佛菩萨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崇拜和信仰,相关的念诵法门与行持仪轨在藏传佛教中十分流行。

比如,《白度母长寿法》《尊胜佛母长寿法》是藏传佛教中祛病求福,延年益寿的重要法门,亦是僧俗信众念诵修持的重要法门藏传佛教认为,念诵并修持《白度母长寿法》《尊胜佛母长寿法》及其陀罗尼,即真言、密咒,能增长寿命及福慧,净除业障,美丽健康和智慧,这些教法它所体现的对于人的生命关怀与对生命崇拜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对藏族地区的僧俗信众影响极其深广。

当然,在藏传佛教中,基于生命关怀意义的教法仪轨在密宗修行中亦占据重要地位,各类长寿祈修法十分丰富比如,长寿持明修持法,是藏传佛教从一地至十地成就四种“持明果位”的密宗修行法之一,亦是基于密法修行次第和果位要达到的一种长寿持明成就。

“持明”在藏传佛教可解释为“明觉”,指了悟心性者;亦指持有如来、莲花、金刚等五部之佛种性者,即为持明长寿持明,为四种“持明果位”,即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修行次第过程中,要成就的一种持明果位,或者说寿命自在持明。

《业次第论》中云:“究竟趋入现见义,修行资粮之成就,身界生处有漏尽,成金刚身寿持明,所见之法定涅槃,不舍身体至佛地,远离诸畏神变圆”所以说,长寿持明是通过修行究竟胜法位以后,获得金刚身而无生无死,心得见道,身体住于胜法位的长寿成就法,堪称是藏传佛教一种高境界的长寿修行法门。

同样,这些关乎人的生命或寿命及身体与心性的密宗修行法也建构了藏传佛教基于生命关怀的念修传统藏传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思想,也渗透到了雪域藏地的高山大川山河等大自然的崇拜,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民族的信仰中,是一位美丽的长寿女神,珠穆朗玛峰及其周边五山峰,构成五长寿女神峰并尊为雪域藏地的保护神形成了一系列的念诵祈愿及其奉行仪轨,也已成为藏传佛教生命关怀念修传统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基于念诵与修行的生命关怀体现出了藏传佛教生命意义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推荐阅读如何提升生命幸福指数?“胀气”的罪魁祸手是情绪真正让你血压升高的病因在这里佛医与中医理法上的异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讲佛医回顾 ∣“中华医药文化复兴”迎来新机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