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人文关怀总结(银行人文关怀总结)万万没想到
今年是杭州银行党委提出建设“清廉杭银”的五周年,五年来杭州银行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将清廉思想与
今年是杭州银行党委提出建设“清廉杭银”的五周年,五年来杭州银行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将清廉思想与清廉理念、清廉制度与行为规范、清廉氛围与清廉形象系统集成、贯通融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去年总行营业部获评全省100个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之一、全市112个清廉杭州建设优秀实践案例之一。
杭州银行在驰而不息推进正风肃纪、惩治腐败、党委综合督查、岗位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八项禁令”飞行检查、员工失范行为排查等工作,开展各类清廉金融文化教育活动之外,也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
(一)突出顶层设计,构建“清廉杭银”四梁八柱框架体系杭州银行始终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三不一体”整体框架之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例如,近年来杭州银行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基本形成了“清廉杭银”四梁八柱框架体系,统筹考虑“清廉杭银”总项目和“清廉文化”子项目及各要素,坚持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具体工作标准化。
杭州银行把“清廉杭银”四梁八柱框架体系概括为两个生态、四个聚焦、八项载体“两个生态”即“清廉杭银”建设的宗旨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奋斗为本的创业生态;“四个聚焦”即聚焦党的领导、聚焦机制制度、聚焦权力运行、聚焦清廉文化四个方面;八项载体即体制、制度、教育、监督、惩戒、文化、作风、(纪检)队伍等八个方面。
同时,建立健全了纪检组和党委情况通报、工作会商、处置联动等一系列配套机制,确保顶层设计的落地见效(二)突出青年群体,探索“青年清廉”入脑入心教育青年员工是企业的未来,是企业的希望,教育管理好这个群体,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以杭州银行为例,目前35周岁以下员工占66%,全行平均年龄33周岁这个群体有明显的个性特点:理论知识丰富、社会历练缺乏,个人意识强烈、组织意识偏弱,反感强制灌输、愿意平等交流等等,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思考符合这些特点的教育形式。
去年以来,杭州银行践行“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书是第一本教材、系紧职场第一粒扣子”理念,开展了“信我信未来”清廉主题家书活动,共征集1084封家书,开展诵读、交流等活动90余场次,得到学习强国、人民网、全国妇联、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和地市银行业协会、文明杭州、杭州市总工会等官方微信号的转载报道,杭州日报专题报道单篇阅读量达35万。
这个活动得到了员工、家长和管理者的广泛认可,为员工带教、日常管理、八小时外监督、企业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好载体这项活动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于找到了一条符合青年员工个性特点的“软传播”路径,即改变以往发红头文件、组织考试测试、签定承诺书、举拳头宣誓等单向的“硬传播”路径,采取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平等交流、注重亲情融合、注重价值引导、注重内心唤醒的“柔性教育”新路径。
(三)突出监督保障,构建“风清气正”企业文化氛围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监督的救济功能、校正功能、预防功能、制约功能等至关重要,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介入、早预防,对一些不正之风和轻微违纪违规行为要大声喝止。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好风气清正的政治生态、创业生态一是推行“码上查”“曝光台”“直通车”“排行榜”四大作风建设利器制作公布一款“二维码”,内外部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实名或匿名反映问题,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及效能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从2019年至今已经曝光10余起;对员工反映的问题进行“收集-办理-反馈”线上限时直通答复,3天内答复占比近90%;对分支机构工作绩效、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排行挂帅、公开晾晒。
二是构建结构科学的大监督格局在行党委统一领导下,搭建内部控制委员会和问题线索报告处置联席会两个监督统筹协调平台,建立配套保障、责任传导、成果运用“三项机制”,进一步破解监督主体多但联动少、监督项目多但信息交换少、交叉重复与空白盲区并存、重问题发现轻源头治理等问题。
下一步,杭州银行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大监督格局的意见》,建立总行、分支机构两个层面的大监督运行机制,贯通党内监督、派驻监督、公司治理监督、审计监督、内控监督、业务监督三是旗帜鲜明坚持容错免责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鼓励和保护干事创业的热情。
行党委制定出台容错免责相关制度,明确容错纠错的具体适用情形,对工作中因一心为公、推动改革创新和发展大局而出现瑕疵,且未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容错免责;对改革创新中,出现负面影响较小,能够及时挽回损失的容错减责。
去年,杭州银行对某高管在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用人机制过程中出现的瑕疵,首次启动容错免责认定程序,予以免责,充分激励干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四是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拟出台《行系统纪检组织建设实施意见》,配齐配全人员,完善片组协作、定期会商、任务交办、联动执纪等工作机制。
建立办信办案工作流速表,定期汇编业务学习资料,梳理文书模板,编发直属机构纪委书记履职“三化”(系统化、标准化、模板化)手册,不断推动纪检工作流程规范、行为规范、操作规范(四)突出品牌建设,擦亮“清廉杭银”特色文化名片。
在推进“清廉杭银”建设的过程中,杭州银行自始至终注重培育“清廉杭银”品牌,采取一些互动式、沉浸式的柔性方式,逐步争取让全行员工清楚知晓“清廉杭银”的建设目标、传播内容,不断提升“清廉杭银”的辨识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员工对清廉金融文化的认知度、忠诚度和联想度。
一是搭建“清廉杭银”宣传主平台适应新媒体和年轻员工新特点,打造“清廉杭银”微信公众号,增强教育针对性,提升员工参与度,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经常性编发工作动态、案例警示、机构亮点等各类清廉宣传报道,针对员工酒驾案件较多的问题,组织“预防酒驾”专题宣传等。
二是每年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从2020年开始,确定每年五月为全行“集中警示教育月”,为各直属机构提供便捷的“套餐式”教育方案,开展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党纪党规、法律法规、行内规章制度的学习宣讲,编发典型案例汇编、开展典型案件剖析、组织清廉知识测试等菜单式教育活动,发挥震慑和惩戒作用,教育引导干部员工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是坚持分类分层开展清廉教育对青年员工,要注重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避免简单灌输压制,把“清廉家书”教育活动纳入校招新员工入职清廉教育常规项目;采用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清廉文化产品。
在IP形象设计方面,今年杭州银行推出了由“杭小宝”延伸出来的清廉主题形象,进一步提升“清廉杭银”个性化特征和形象辨识度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要抓好任前教育、信访问题查结后的提醒教育,以及处分后的跟踪回访纪检组也准备开展“送清廉课程上门”“走进纪检组”等面对特定群体的交流活动。
同时,发布清廉杭银“九条倡议”,从作风建设、管理效能等九个方面倡导清廉为本、提质增效(五)突出理论引领,推行企业员工全周期清廉体系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理论来支撑今年“清廉杭银”建设五周年系列活动中,。
杭州银行计划重点开展几项专题研究,以理论的清醒来促进“清廉杭银”建设行动上的坚定和有效一是全面总结“清廉杭银”五周年经验全面回顾近五年“清廉杭银”建设的经验得失和工作成果,盘点有效做法,讲好“清廉杭银”故事,提炼核心理念,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清廉建设”明确方向、提出目标。
二是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和“员工成长全职业周期”开展清廉体系建设专题研究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的理念,研究总行及各分支行、各业务条线的发展阶段和员工不同阶段的职业特点,从前期预警研判、中期应对执行到后期复盘总结,进行全周期统筹和全过程整合,推出体系化清廉建设措施,一体推进“三不腐”。
三是开展“清廉银行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整合行内研究资源,联合外部专业力量,争取上级纪委和行业协会支持,开展清廉银行指标体系研究,以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探索,结合金融行业特色,制定责任可量化、进度可评估、效果可感知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建设一批清廉银行示范单元。
通过理论研究,为做好清廉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杭州银行将紧紧围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企业特性,深耕做强“清廉杭银”品牌,不断提升清廉文化的渗透力和创造力,持续发挥清廉文化的教育、激励、凝聚、导向和约束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经营发展。
来源:杭州银行END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单位人文关怀总结(银行人文关怀总结)万万没想到
今年是杭州银行党委提出建设“清廉杭银”的五周年,五年来杭州银行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将清廉思想与…
-
单位人文关怀总结(科室人文关怀总结)这都可以
恒守初心·关怀为本
- 单位人文关怀总结(人文关怀的总结)快来看
- 人文关怀在哪些方面(学校人文关怀体现在哪些方面)干货分享
- 人文关怀在哪些方面(医学人文关怀体现在哪些方面)怎么可以错过
- 人文环境描述(公司内部人文环境怎么描述)居然可以这样
- 人文环境描述(工作人文环境好怎么描述)一看就会